文学
哲学入门
史铁生
天堂
病隙碎笔(书籍)

如何评价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如何正确阅读?

个人感觉偏哲学有些观点难懂。 例如下图的一段对天堂的论述。 [图片] 如何正确接收书中的观点并为我所用呢?大多时候感觉自己都在感受而为理解...
关注者
164
被浏览
158,604

36 个回答

谢邀

单独谈谈这段好啦


“彼岸”永远无法“到达”,因为你脚下的土地——所处之地——皆是“此岸”,或许它曾是你心中的“彼岸”,但你到达的那一刻它就成为了“此岸”。

正因彼岸永远无法到达,它才成为一条道路,而不是空间。

人们常以为彼岸与此岸一样,是一个可以抵达的空间,只是彼岸没有苦难、更幸福。其实不然,此岸和彼岸一个是房,一个是路。一个使人永在其中,另一个是精神的恒途。

我虽困于房中,但精神却可上路。

人所能抵达之处,皆是人间。人间就不完美,有苦辣酸甜。人造不出完美的天堂,也不会有神造一个没有苦难的空间等人发现、享受。因此不要奢想自己会得救。所谓的得救便是不断拯救。

我虽身困于房,但精神却可远行,远行的过程,就是人们所说的天堂。

不断追求,方是天堂。

编辑于 2018-05-19 15:05

我单纯就这一段来谈谈好么?

因为看题主说“个人感觉偏哲学有些观点难懂。例如下图的一段对天堂的论述。”

然而题主所引用的这段话我并不觉得偏哲学也并不觉得很难懂。——所以我认为题主对文字的提炼或者说掌握能力其实可能不是很能看懂楼上这些答案。因为题主的词汇量理解力可能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只是普通人的水准。

那么分析这段话我尽可能用简单易懂的方式,意思就是人需要一种精神力量作为信仰作为依仗,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凭借这种信仰追求靠近自己的“精神殿堂”。——人并不需要走到,也不可能走到,所以人的精神永远在路上。——单看这段这是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一生都能在通往追求自己的“精神殿堂”的路上行走。

嗯最后题主的“正确阅读”这个说法,我有点浅见,我希望题主看书明白一点,史铁生自己也有云:“寂静的墙和寂静的我之间,野花膨胀着花蕾,不尽的路途在不尽的墙间延展,有很多事要慢慢对它谈,随手记下谓之写作 "。所以一个人的作品其实是一个人情绪的表达,尤其是文学性作品。我建议题主看,感受,不明白也不要紧,也许几年后有相似体验就会明白,不要着急因为总会明白的,体悟,体悟,体在悟先。所以题主只要保持看,想,感受,这样就行了,当然题主要是想实现别的指标的话比如锻炼写作能力或者思想上一个台阶这种东西就需要有针对性的练习了。

一点浅见。

编辑于 2016-02-25 00:04

身为史铁生的脑残粉我一定要回答!

正好最近又在读这本,我是每次有空就读几个小章节消化消化,然后继续做点别的事情再读一点点消化这样……这本书比起史铁生其它的书来说比较零碎,不太成体系,但是那种闪光的思想点却很多ww有人说这个有哲学和神学就是因为这种思维的闪光,但是我不喜欢把这种共鸣的感觉称为神学或哲学。

在我看来,这本书比较像史铁生自问自答,是他对于生活,对于他自己人生的发问和追思。我的态度是,不要以教科书填鸭式阅读,即当作最高定理一板一眼去相信,而是应该结合你自己的生活去感受,去体会。

有的地方一时没有相似经历感受不出来,没共鸣,没关系以后有经历了再读再感受嘛!有的地方有类似回忆,其实就像一个引发你思维的思考点,你会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不要强迫自己读书上纲上线,开心就好。

个人感觉史铁生的这本书三观超正,是正能量的治愈物,比许多虚假鸡汤好太多。

发布于 2016-02-10 22:39

此岸与彼岸,二者永远分裂,时间在此岸与彼岸的分裂中永恒流淌,你无力泅渡,没有船桨。此岸永远是最丑陋的,但正因此岸的丑陋,彼岸的风景才值得眺望。此岸在,则彼岸亦在,彼岸始终以此岸的存在为存在的理由。难以逃脱的宿命是你无论如何都只能立于此岸,立于此岸,彼岸才能得以保留不至于轰然崩塌。

人类永远无法超越人类的终极困境,就像「你永远无法超越你的皮肤」(黑格尔语)。人逃离不了此岸,这是人的宿命。即使能够逃离,那么逃离了也无法跨越,跨越了也无法立足,立足了也无法伸手,伸手了也无法掌控,掌控了则彼岸立刻就变成新的此岸,而新的彼岸将与这个新的此岸共生,分裂永在,无限循环。

编辑于 2020-08-18 23:29

《病隙碎笔》的开篇这样写到——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动。

人生就像剧本一样,必须有矛盾、有人物间的冲突,戏剧才会好看。世间上总会有人在抱怨“我怎么这么倒霉”,其实只是因为走运的时候不嫌多,所以也忘得快,而“倒霉”却会念念不忘,这对神明是不公的。世界是一个整体,人是它的一部分,整体不能为了部分而改变其整体的意图,这就是上帝不能有求必应的原因,这也是人类中的个人永远的困境。

比如我,也有这样的困境。我曾经一直信奉能量守恒定律,认为,人不可能一直倒霉或者一直走运,一直倒霉的人总有一天会开始走运,因为每个人的能量是守恒的,我甚至默默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看完这本书,我突然发现我很狭隘,我懂得能量守恒定律,但仅仅是很微观的一部分,对于宏观来说,世界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磁场、一个能量守恒,所以世界为了它的守恒,不可能单单对个人来守恒。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好命,有的人却命途多舛。这又回到了我们开头中的那句话,每个角色都是戏剧的一部分,每一个人都这样平平淡淡恒等式的话,就怕整出戏剧都不好看了。

有了这样的理解,我突然豁然开朗,其实能量还是守恒的,只是不单单对于个人。也许我想得到的,别人更想得到,也许我失去的,别人失去会更痛苦,平衡不是对我,而是对整个世界。那么我是不是更会觉得生活无望了呢?不,相反,我觉得对于我是一种释然,不是我不够好,不够努力,不够优秀,而是为了平衡。

书中还有一个令人发醒的观点,那就是命运并不受贿,生活不会因为谁的虔诚就给谁特别的优惠。你做了一件好事,那么不要想那么多,不要认为这是在积德积福,死后就能上天堂。就像我们生活中常说的“攒人品”,其实都是带有一种目的性、功利性,在你做事情的时候,你立马就在想象着将得到的回报,这种行为是不纯粹的,像是在向上帝行贿一样。做的好事多,就能上天堂,这是一种争抢的心,倘若天堂之门也是大家争抢的天下,那么天堂与人间还有什么两样?就算争着抢着到了天堂,这样的天堂还会无忧吗?所以,天堂只是一种仰望,仰望使我们洗去污浊。

这个理解告诉我,我对别人好,不能期求别人对我也好,每个人思想的种子本身就不一样,每颗种子又会因为阳光、水份的不同而有不同程度的萌芽和生长,也就是俗话说的三观。还有,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纯粹因为一件事情而做,不要乞求能够得到什么样的回报,不以交换为目的,不向命运讨要好运。

这本书不是鸡汤,是内心的独白,特别治愈,有很多智慧的闪光点。分享一些我喜欢的句子:

1.只要你往前走,他总是给路。

2.进退维谷之日正可能是别有洞天之时。

3.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4.爱,原就是自卑弃暗投明的时刻。自卑,或者在自卑的洞穴里步步深陷,或者转身,在爱的路途上迎候解放。

……

发布于 2017-09-10 21:15

《病隙碎笔》~~

皈依无处。皈依并不在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分割的消息要重新联通,隔离的心魂要重新聚合,这样的路上才有天堂。这样的天堂有一个好处:不能争抢。

之所以会看这本书,是因为题主心态有点崩,所以先行心态,打打预防针。不过只是为了寻求安慰,不想真奏效了。这本书看完之后,心境的确开阔了不少*^o^*

长篇哲思散文的确是这样,你能理解,领悟很多关于生命的故事。史铁生用生动通俗的语言,探索,寻求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都会碰到的问题:命运,爱情,健康,金钱,人性,信仰,心态……共有六个章节,掌中小节字字珠玑,充满了智慧与安详。在幽默旷达的行文中,他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限疆域,启迪我们重新寻获爱与人生。

人性中,原来包含着神性和魔性两种可能,浮士德先生总是在。

艺术的价值不在于美,而在于正当的行为。

编辑于 2018-03-05 18:27

西川:我打开一本书/ 一个灵魂就苏醒

《病隙碎笔》越是读下去,越是觉得,你永远无法轻松随意地和长期思考的人对话。

思想太过深邃,而语言太过凝练。与其交流,需要时刻带着脑子。

读得并不顺畅。就是那种字字都认识,可就是不明白什么意思的熟悉感觉。深入浅出的艰涩感。莫名的矛盾。大概是因为有关思想,有关精神,有关灵魂,有关神性。

“在深刻的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评论如是说。深以为然。有一点哲学的意味。

他讲的太透太明白。朦胧能带来美感,好似一层轻纱,挡去了种种,留下希望。而太过清晰的事实显得冰冷而无助。当真是摧毁了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说摧毁不过负责任,冲击似乎更合适。他管重建么?他确是说了,可认不认同、接不接受倒是靠天分和一份破釜沉舟、不破不立的勇气。

“并非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存在,你能撞见谁的梦么?或者摸一摸谁的幻想?神,在被猜想之时诞生,在被描画的时候存在,在两种相反的信奉中同样施展其影响。信其有者,为人的行为找到了终极评判乃至奖惩的可能,因而为任性找到了法律之外的监督。”

“在对人性恶的觉察中,在人的忏悔意识里,神显现。在人性在接近完美却发现永无终途的路上,才有神圣的朝拜。”

本是六月份的书。当时只是想着,考试前已是如此艰难困苦,急待另一个更倒霉的人从而实现自我开解。

确是开解,而并非缘于困苦的比较。

铁生真的不算幸运。本是恣肆飞扬的年纪却因病痛囿于一小片天空下。

“坐在地坛的老柏树下,看天看地,听上帝一声不响”。

然而书中是一种怎样的气氛呢:

谈及生病,“可是一举步,形势不大对头——您与地球的关系发生了一点变化。是的,您不能再以脚掌而是要以屁股,要不就以全身,与它摩擦”。

谈到年少的恋爱,“但那时候不行,那时候真他娘见鬼了,总觉得自己的一片真情是对他人的坑害。”坦率得让人想笑出声来。

谈及所谓的残疾人的性障碍,“性,何以会障碍?真让人想不通。你死了吗?”

必须要承认,铁生想的很清奇。

譬如,“爱情既是这般美好,何以要倒要赞誉它的止步于1对1?为什么它不能推广为1对2、对3、对4......以至n对n,所有的人对所有的人?这时候我就围绕它,像四周的黑暗一样提醒他:对了,这就是理想,但别忘了现实。现实是:心灵的隔离。“

我是谁?

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

他的写作,更像是戏剧的语言,优美而深刻。

爱的弘扬是这种意见看中的拯救之路。

爱是铁生文字中永恒的主题。

编辑于 2022-12-20 22:44

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史铁生。

人在生病或突然残废的时候总会回想起自己的生活琐事,对公众社会态度产生自己的见解,对政治法规产生质疑。不可否认,在这个状态下,人对已知所看到的可能是最正确的,他们能理智地了解事情的始终,冷静地看待一切。

于是,残废了后的史铁生写了《病隙碎笔》,以一种大无畏、平静的精神述说自己的事,史铁生不像是在写自己,倒像是在写一个自己毫不认识陌生的史铁生。他真的毫无顾忌,是什么就说什么。

读他的书就像在读自己在读人,因为史铁生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写了下来,把人性的共同点直白无畏地说出来,从这点上看,史铁生是一个富有勇气、真实无忌的人。

史铁生如一切人一样都遭遇过险滩,他遭受的苦痛可能更多,在一段时期内他到了人生最低谷:残废了双腿,作品也很少得到看重,甚至被人嘲弄为“性无能”,但一切的一切变成了他生命中宝贵的阅历,心性变得通透成熟,让他可以对一切都淡然处之,冷眼浅笑。他曾说过:“视他们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他好像一个智叟般看透了一切,看淡了一切,放下了一些。

我最初认识史铁生是看了必修二的《我与地坛》,这篇文章对我感触很大,,主要是几个细节。

“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史铁生坚信自己和地坛有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这种感觉不到地坛就体会不到,就像有些事不亲身经历过,你永远无法体会和理解,有些事光听光看光理解真的是无用的,有些事必须自己经历。更不用说了。

“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这句话打动了我,我切切实实地感觉到了他的无限悔意,他在埋怨自己,怪自己的无知懵懂。这同样告诉我,他在以前不知道也无法料到母亲会突然离世,做了许多让他以后后悔的事,他没来得及为母亲做过什么,所以很后悔。有些事,现在做,立刻做,不要给自己后悔的余地。

在接近结尾时“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不要对自己父母玩那套自尊那种“倔强”,他们迁就你也没什么好得意炫耀的。在这里我对史铁生的印象立刻差了,在我眼里他实在不够好,美曰其名自己残废了,情绪低落,难道那时他不残废就会对他母亲孝顺了?我真的不信。到了失去了,又过了许多岁月才突然后悔了,再写几篇文字表明:我后悔了。

人在大风暴之中才最暴露本性,为什么他生病的时候看不到自己卑微平凡的母亲那样爱他,在失去了以后才后悔莫及。人呐,珍惜眼前人。有的蠢事干出来了可是没有后悔药的,一辈子都在负疚中不能摆脱。

再来说点

首先,他在没有残废的时候,家里并不宽裕但他家人用尽一切办法给他提供最好的条件,可惜他就是不知感恩,就是喜欢乱砸东西,就是喜欢乱发脾气,是非常典型的熊孩子类型。所以评论里残废就不能成为支撑你论点的论据。

其次,他等到他母亲死了才惊觉母亲是得了癌症,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他是多漠视他的母亲了,住在同一个家里,他居然一点点异样都不曾察觉,或者他察觉了也不去在意。起码他有文字可以舒缓心情,有人还在默默守护他,可他有看到自己的母亲了么!他母亲身体上心里上的痛都不比史铁生少,但她却不曾说,临死的时候最记挂的还是她的孩子。

难以想象,面对癌症已是常人不能忍受,每天还要面对儿子暴虐的脾气,以及他带给她的无边冷漠,她到底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我欣赏史铁生的文采,但他的品行我真的喜欢不上。

编辑于 2018-05-15 00:20

文学走向哲学是源于作家的思考,史铁生说他是一个以生病为业,业余写作的人,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自我解嘲,他由于自己特殊的人生遭遇使他更接近死亡,也引发了他对生命的思考。既然他的思考是以他的遭遇为基点的,正如打碎的花瓶的碎片无法复制一样,他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对读者来说也是难以复制的。他的文学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如何由自己的境况找到哲学,找到有哲学之光的人生。他的哲思对我们有价值,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不然,他最打动人的就不再是文学,而是哲学。更何况哪有没有经历就领悟的哲学?

发布于 2016-02-07 17:48

最近在读这本书,跟题主有同样的感觉。看到楼上的一些回答偏重于理解具体的文意。我想谈谈该如何阅读。

文章是碎笔,内容大多是感悟式、哲学式的语句。这样就会导致,没有上下文,没有语境的情况下,信息显得很大。而且很多都是我们这个年龄无法感悟或者经历的,比方说对生死的看法,对性的看法等等。

我个人的看法:

先囫囵吞枣看一遍,没必要锱铢必较。最好当做小读物,用零碎的时间加以阅读揣摩。把自己有感受的语句摘录或标记下来。

过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再次阅读,对之前原先存疑或者不甚了解的部分加以仔细阅读。

原则:读的开心就读,读不下去了就停。

评价:个人感觉整体还是一本不错的书,但是方法可能需要变通些。

发布于 2016-03-15 12:08

我觉得,该书绝对是本好书。

作者写得真诚,没有半点虚假或造作,如同一个老朋友,在你面前,把他所想的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和感悟,毫无保留地和你娓娓道来。

作者写得深刻,通过生病,感悟出许多人生道理。在常人看来,疾病也许给他带来的是苦难,但他在其中发现了生病的“价值”-----有时间静静而积极思考,“挖掘”和探寻人生的意义。

作者写得勤奋,虽疾病缠身,常常要遭受肉体痛苦,但他依然有空就思考,有空就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把自己的思考贡献给其他人。一想到他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写作,如此勤奋的态度,怎能不叫人肃然起敬?

有人说:人生只有过程,没有终点。是啊,史铁生已经去世,但他的语言还在,他的思想还在,我们好像仍然能时时感觉得到他用灵魂在和我们交谈,谁又能说他的人生随着他的离世而已到了终点?岁月久长,作者已逝,但他留下的文字和思想,仍然让人感到他仿佛依然活着,这,大概就是他思考的意义、写作的意义所在-------

发布于 2016-08-09 16:53

因为跟有恶的对比,我们才能定义善一样,对天堂的向往,是因为我们还活在充满限制和痛苦的人间。所以史铁生在后面解释了,我们因为在现世(此岸)有诸多限制和不满足,才会产生对彼岸的向往,但这种向往都是根据我们自己内心的渴求而塑造出来的。比如渴望长命百岁对人向往天堂的永生,比如穷人会向往天堂的吃饱喝足。那假如一个人真的获得了永生,还会始终保持当初的那种向往来对待永生吗,甚至可能会觉得这又是新的限制和痛苦;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不会有衣食之忧了,他又会觉得有许多无趣了。也所以“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因为天堂,其实只是我们心中不满足的欲望的投影,一千个人心中,也会有一千种对于天堂的描绘。

但是我们心中必须有这种对彼岸的渴望,必须有对天堂的向往,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认识到现世的不足,也才有可能会因为心中迫切的渴望和美好的向往,从而按照天堂的样子来改造人间。

《病隙碎笔》因为是史铁生之前一些文章和思考的合集,所以有些文字和思考单看会觉得很突然。史铁生被称为“匿名的圣徒”,是因为他的文词具有诗性美,但文字背后凝聚的,都是神性的思考,而他思考的结果就是“悖论神学”(可先读《爱情问题》、《好运设计》)和“过程宗教”(可先读《神位 官位 心位》、《命若琴弦》),当然这些思想的脉络散见于他的许多散文、随笔中,很多我确实无法一一对应的详述了,题主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再聊。

编辑于 2016-02-15 23:05

谈谈个人看法。

从哲学角度来看, 似有诡辩偷换概念之嫌, 我觉得像楼上所说按诗人的角度来欣赏更合适。

为何“到达彼岸”就意味着“彼岸的消失”?彼岸无非是从远方到了脚下。

彼岸即天堂,即信仰,即拯救。何种信仰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信仰若要具象可以是一枚十字架,

若要抽象亦是心中的一份执着。

就在身边罢了。

既说天堂/彼岸/信仰不是空间且非物质,而是精神的道路。

精神就存在于心为何无法到达?何尝不是触手可及。

但是,结合史铁生个人经历,来理解这“不可到达的天堂”确是合乎情理的——无法行走的不可及和“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融合升华。

文章字句皆是史铁生精神的“恒途”,是其心路,弥补了他无法踏足大地的遗憾。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模式,来理解作家的文字,思考正是价值所在。

发布于 2016-02-15 00:54

最近正在读这本,先附图


这本随笔就是松散为主,不然也不会叫随笔了,有些写的偏哲学抽象了,不过取己所需,有些内容我是蛮认同的。分享一二:


哈哈,我的专注点是不是都在情啊爱啊什么的,毕竟双鱼座,题主见谅。觉得此书整体还是偏悲观吧,不知道是不是跟我看书时的心态有关系呢。

以上。

编辑于 2016-07-07 07:01

文章写的很漂亮,但如果以哲学的角度来看,我很难称之为佳作。不必仔细探索史铁生的心路历程,当做打发时间的作品看过就好了。

发布于 2018-10-06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