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
中国医生(纪录片)
中国医生:战疫版(纪录片)

看过纪录片《中国医生》后,你有什么感受?

关注者
76
被浏览
91,707

33 个回答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

2020魔幻开年,那些暴富、变瘦、脱单的新年愿望,因为新冠肺炎都变成了“活着”,更准确的说是“健康地活着”。

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艰难战役,从来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而就在这个特殊时期,一部在大年初三上线的国产医疗纪录片拿下了豆瓣9.3高分,播出及时,更触动了所有国人的心。


《中国医生》,国内首部以医护群体为主角的大型医疗纪录片。每集约45分钟,共9集,现已更新6集。制作团队深入全国六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整容烧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科室,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纪实拍摄。

这里没有突然煽情的配乐,在《中国医生》冷静克制的叙述话语、平实朴素的叙述姿态中,我们会记住什么?

01

最帅男医生?最萌小患者?

最早让更多观众关注到《中国医生》的原因,是南京鼓楼医院28岁的烧伤科住院医生徐晔,中山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外形帅气且温柔亲和,被很多观众称为“现实版江直树”。

▲ 出自第2集【成长】

片头一闪而过的兔唇宝宝,双眼盛满了纯真与希望。而他就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舒茂国的小患者之一。舒茂国已经让数以千计的唇腭裂患者改头换面,尤其是婴儿。


▲出自第3集【妙手】

你可能会为了这些美丽的脸庞打开《中国医生》,但一旦打开了,你会发现真正吸引你和打动你的是什么。


02

病痛之下的笑脸

都说没有进过急救室的人不会知道自己有多幸福,《中国医生》记录了一个个患者和其背后家庭罹患的苦难,但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笑脸。

72岁的儿童文学作家金志强,患尿毒症18年,往后余生都要靠血液透析存活,同时遭受心衰、骨骼病变等折磨。但年逾古稀的他依然纯真得像个孩子,他说可怕的病痛是自己创作美好童话作品的源泉。

▲ 出自第5集【契约】

28岁的李燕,2016年被查出胃癌晚期,是这6集中最爱笑的病人。丈夫因为她患病选择了离婚,她有个年幼的儿子,和一对不惜生命地筹钱救治女儿的贫穷父母。她最爱笑,也依然相信爱情,像是敢与死神PK的女战士。

▲ 出自第2集【成长】

03 不敢死的中国医生

患者的笑脸足以打动观众,而这些医生,将会诠释“中国医生”四个字的重量。

天天这样作息不规律,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现在是主任医师,我们差不多得要用25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一个这样的。我现在44岁,如果我要是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这段话来自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的主任医师朱良付。他是个不敢死的医生,因为“死去就是浪费国家资源”;他是个无奈的医生,因为“病人知道你是个好医生,但并不妨碍他们投诉你”。

▲ 出自第1集【挚诚】

心脏外科就是得身体最好的,身体不好的站不住就被淘汰掉了。我腿静脉曲张,要穿着弹力袜,腰不行了,颈椎也不行了,要残疾了。

这段话来自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医生王东进,人称“心脏上的拆弹专家”。从医30年的他,时常连续十几个小时连轴转,几台手术无缝对接,常年的工作劳累让一个如此优秀的外科医生“要残疾了”。



▲ 出自第1集【挚诚】


有人调侃“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很多医者不会让后代学医,因为医生注定是辛劳无双的职业,因为至今还有很多医闹和伤医事件发生。一个无知的暴徒,就能毁掉国家培养和自身奋斗20多年的优秀医生,就能熄灭这位医生原本可以为无数患者和家庭带来的希望。

世界上有那么多职业可以选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当医生?为什么那么多的“白大褂”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地奔赴武汉?《中国医生》会给你答案。

希望奋战在抗疫前线的医护人员平安归来,希望疫情早日结束,希望所有人健康,希望今年武汉的樱花树下,有我们的欢声笑语。

编辑于 2020-02-18 11:02

这是一部很能让大家知道医疗纪录片怎么拍能吸引人的作品。


2020年,一个职业群体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化身全民偶像,他们的名字——

中国医护。

(图片来自网络)

恰逢疫情,一部讲述这个全民偶像团体的纪录片《中国医生》提前开播,豆瓣开分9.1;最后一集播出后,当天分数飙到了9.3,在开年国产影视作品中一骑绝尘。

全片9集,涉及到来自全国6家三甲医院16个科室的19位医护主角。

他们当中,既有工作时间不长的住院医生,也有从医20多年的主任医师,更有毕生专攻某个医学难题的国宝级专家。

「出圈」,原本是饭圈常用语,意思为某个明星或事件的热度不仅在自己固定粉丝圈中传播,而且被更多圈子外的路人所知晓。

现在被广泛定义为:“知名度高了、爆了、火了”。

据此定义,坐拥2亿阅读量微博tag的《中国医生》稳稳出圈了。

但,这一切都是因为疫情期间火速上线么?

可达鸭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01 角度 不止涕泗横流

医疗纪录片里,最不缺少的就是感动。

前有《生门》主人公李家福大夫妙手回春,后有《人间世》里构建医患互相信任的情怀,轮到《中国医生》时,网友讨论的画风突然有点变化。 ‍♂️

“长得帅、温柔、中山大学博士后,要是我小时候遇到徐晔医生这种我还会怕打针???

“朱医生有点像旺仔,可爱得很!”

“南京鼓楼医院是准备组医生男团吗,徐医生已经帅了我很多天了,这又来一个鼓楼吴彦祖!”

他们说的,是下面这3位:

既有俊美明星脸,又有可可爱爱颜,毫无防备地,前两集刚播完,热度就窜上去了。


光靠脸赢得的胜利太肤浅,本片并未这么干。那些被“现实版江直树”吸引来的用户们,看了一集又一集,根本停不下——


因为,每位医生仿佛都很有魅力。

这位正为家属手口并用地解释急救原理的医生,是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军,今年52岁。


“一心多用”这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技能,被他牢牢掌握,因为急诊科室随时突发紧急状况,四面八方信息杂乱。王军说话自带倍速,性格耿直。


“听明白了吗”,是急性子的他最常对家属说的话。如果患者目光不坚定,他会换种方式再讲一遍。

片中第3集,还讲过一段关于兔唇宝宝的故事。

一对养父母在深冬时节,从野狗身边救助了被遗弃的兔唇宝宝。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外科的舒茂国医生备受感动,自筹手术费,为兔唇宝宝做手术

“我觉得我是义无反顾地会去做的,我认为这个不需要思考”,舒茂国说。

而虞竹溪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亲切、乐观、可靠。


她的病患沙媛,因妊娠期高血压HELLP综合征导致肝破裂,躺在ICU里,吃不得东西,说不得话。


沙媛时不时被虞竹溪拉拉小手手,唠叨唠叨彼此的年龄和育儿经验。待沙媛康复许多,可以说话了,她吐出的第一个词就是:虞大夫。


这些对医生的刻画,并不是大张旗鼓地要赚取观众的眼泪。更多的,是令人们从细节处感动:


从一位国家脑卒中中心主任每天上下班骑着小电驴、随时随地毫无怨言地被叫来加班的身影中感动;从世界顶尖脊柱外科专家每天加开几十个号、连续穿梭6个诊室的坚持中感动;从24年不敢看一眼自己同学墓碑的血液病专家、却几十年如一日地攻克当年夺命难题的坚定中感动……


一群医生,每一位都有鲜明的个性、鲜活的人生,让人欢喜又崇敬。谁说对准医院的镜头,只有让人涕泗横流这一种角度呢?


02深度 医心是件互相成就的事情


《中国医生》第1集播毕,朱良付医生的一颗“圣人之心”感动了许多人。


“我现在是主任医师,我们差不多得用25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一个这样的。我现在44岁,如果我要是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展现“医心”是医疗纪录片多个关照面中很重要的一个,因此几乎每部医疗类片子都会出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抚慰”的句子——但这句话,更多是从医生角度出发的。


每一段医病、医人、医心的过程,都需要医患双方相互促成。有好医生,也有好患者、好家属。


《中国医生》这部片子之所以打动人,正是因为跨越了医生单一视角,也从好患者、好家属这些方面来讲好医生的故事。

在第8集中,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外科主任医师董长宪在镜头前忍不住落泪。“这个病人家属咱也是非常理解,家属是非常好的。”


他指的“好家属”是一对父母,他们的孩子患有先天性淋巴血管瘤。“别说孩子精神头好,他精神头再差我们也不会放弃”,孩子爸爸说。


这对父母的态度让医护团队深受感染,他们下决心要尽最大可能延长孩子的生命,延续这个家的希望。

好患者引起好医生的共鸣,唤起医护团队最强烈的保护欲和责任心,这也许是对医生“圣人心”的由来最符合逻辑的讲述。


讲好病人、家属的故事,同时也成全了医生的故事。


片中出现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病人及家属:


一对侏儒症夫妻,生下了身高正常的孩子,但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肝癌10年,患者把命交到了医生手里,医生工作调动到哪儿,她就跟到哪儿。对她的医生来说,“患者就是把命交给我了”。患者一次次病危,医生也一次次把她从死神手里拉了回来。

患者老金,儿童文学作家,72岁,患尿毒症已经18年。他的主治医师何强说,老金很阳光,他一直用积极的心态感染我们。

老金把自己的生病、治病经历转化为创作的源泉,写出动人的文字:

摇啊摇,摇啊摇,

圆圆的月亮出来了;

小星星向小铃儿摇啊摇,

轻轻的风儿吹着树枝摇啊摇,

萤火虫儿提着小灯笼照啊照;


摇啊摇,摇啊摇,

我的小宝宝要睡觉。

悠扬婉转的摇篮曲,

从树林里飘出来,

飘到了静静的小河边,

金丝鸟听到了优美动听的摇篮曲,

沿着小河边轻轻地、慢慢地飞进了树林。


金丝鸟停在树上,

静静地听着、听着,

它想了想,

抹去了脸上的泪珠,

轻轻地、默默地

飞出了树林。

如同海报上牟一平医生所说:医生、患者、患者家人共同的敌人,是疾病本身。


有医、有患,有信任、同情,有勇气、能力,还有一些捉摸不定的运气——发生在医院中的每个不可复制的个案,就这样有了值得回味的深度。

03 态度 客观叙事即最佳态度

本片总导演张建珍曾说,在这个纪录片中,我们没有特意地渲染冲突,而是真实地呈现出医患之间为什么没有相互理解。

上图的患者家属在纪录片播出后被很多人指责,因为在父母被重度烧伤抢救、父亲生命危急时,他把治疗费用放在了第一位去考虑。


南京鼓楼医院的徐晔医生在与病人家属交流后,说出了那个网红金句——


有可能医术还没有碰到瓶颈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人心的瓶颈了。

但《中国医生》并没有止步于此,也从患者家属的角度来看这场重病:


高昂至百万的手术费用的确需要考虑,而且家是一个整体,如果砸锅卖铁来为父母治病,后续养家糊口的艰难处境也可想而知。


这种两难局面的陷入,在医院中天天都在发生。


不避讳、不渲染,真实还原的这些表情和对白,大多数屏幕外的观众也许都能由此感知到导演的态度:


各位,我把客观事实摆出来,但是并不打算讲什么道理呦~


正是这样客观的叙事、多元的视角,《中国医生》令我们对于医患关系有了更深层的了解与理解,也让人看到,救死扶伤的道路上,有责任,有希望,有温情脉脉,同样也有矛盾重重。

生死,是最大的命题。


现代医学发展的两百来年历史里,无数曾经引起恐慌的疾病被一一攻克,但发生在医院的故事每时每刻从未停止。


医疗题材是纪录片的富矿,未来还会诞生更多好作品、好故事;至于当下这部《中国医生》嘛,要说的也就这3句:


手别停,

脚别停,

麻利策划第二季。

发布于 2020-02-28 16:45

很难理解,在疫情笼罩全国的背景下,《中国医生》这么一部优质的纪录片在知乎上却是如此冷清。

冷清到我等了好几天,依然只有两个回答。

好吧,那我就来写第三个吧。


医疗是一件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非医疗行业从业人员,我曾经是病人,也曾经是病人家属。我因为种种原因去过很多次医院,但是对于医生这一职业,却始终了解甚少。

这次纪录片一共有六家医院,浙大附院、科大附院等五家医院没有去过,有亲身经历的只有南京鼓楼医院。

鼓楼医院正处于南京的中轴线上,开车和坐地铁通达性都很好。

每次开车到鼓楼医院下停车场前,都会看到那面写着光绪十八年的那块精神堡垒,虽然有装13的嫌疑,但是深厚的历史积淀却一语道明。

比起光绪十八年,我更在意的是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大学在众多江苏学子心中是无以复加的,清北之下别无他校。别和我说复旦上交浙大,因为江苏人都有个毛病——恋家。

鉴于江苏省高考的地狱模式,排2500名以内的考生才有机会进入南大。像我这种当年在40万人里面只能排2万多名的,当年也只能远远的打量下南大的招生简章,默默的选了所名声不显的211。

大四考研时,大部分成绩不错的江苏同学都义无反顾的冲刺南京大学,外省的同学都难以理解。

或许在南京生活了四年的外省同学,还难以理解江苏人对于这所凝聚了本地文脉的最高学府的执念,深入骨髓的执念。

而南京大学这么多年来也一如他的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那样,默默积累、不事张扬,与南京这座城市的气质一脉相承。

都说江苏是散装的,但是在高考招生指标外送,报考南京大学等事情上瞬间达成共识。

值得一提的是,在世纪初合并南医大未果之后,南京大学靠着鼓楼医院这棵独苗默默的在发展医学院。


铺垫了这么多,前戏做足了,也该进入正题了。

2019年初父亲的老胃病又犯了,体重在三个月内轻了十公斤。

父亲已60出头,并且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缠身,家族还有心脏病史,所以家里人都很紧张。

期间去镇江某几个医院做了一系列检查,CT、磁共振等全都来了两遍,医生最终得出结论,胃出现了一块病变,可能需要手术。

父亲一开始准备在镇江的医院动手术,因为家里认识一些关系,还可以介绍医生帮忙照顾下。

但我和他们的意见却不太一样,镇江医院有关系能照顾一下自然是最好,但是如果能够到医疗手段更好的医院,即使没有关系也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上网查了些资料,综合比较后发现鼓楼医院是江苏省消化内镜中心,逻辑上看应该是全江苏最好的。

父亲后来又担心费用,因为在镇江的医院找过熟人,手术费用总计不会超过4万块,怕到鼓楼医院后怕费用会高很多。

其实父母也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私下里我也了解他们的积蓄,负担这种医疗费用的手术其实压力不大,况且我还可以支援他们。但是老一辈的人当年穷怕了,节俭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了。

既然直接建议不采纳,那就退而求其次,先旁敲侧击下看看能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我建议他们可以先到鼓楼医院找个专家看看,动手术毕竟是大事,多花几十块钱挂个专家号咨询下总没错的。

我用父亲的名字和身份证号在鼓楼医院APP上提前一个星期预约了个专家号,然后截图发给他们。

父母收到专家号信息后,我又给他们打了个电话,把医生信息给他们渲染了下。南大教授、硕士生导师,他们一堆头衔从电话里传了过去,果然还是南大的牌子把他们镇住了,毫不迟疑的就接受了。

毕竟他们的儿子——我,当年高考超常发挥得了个全村状元——也没敢填南大。如今有个南大的教授,还是硕士生导师来给自己治病,哎呦真香!

父亲提前一天从老家赶到南京,住了一晚上,顺便还逗了逗孙子。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俩就精神抖擞的坐着地铁赶到鼓楼医院。

看病的过程很普通,平常、乏味,和专家交流时间不到十分钟,但是得到的信息却十分振奋人心:

1、丹阳和镇江的检查结果可以用,而且一年前父亲在鼓楼医院曾经做过胃镜,结果之间可以互相印证,不需要重新做全套检查;

2、病比较轻,手术难度不大,费用在3万以内;

3、医院暂时没有空床位,先登记下电话,等到轮到时会通知。

从门诊出来,坐在医院一楼钢琴厅的沙发上,我和父亲琢磨起来。

医生给的消息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病情轻、手术费不贵,忧的是不知道啥时候能排上。

我私下里问父亲,在镇江动手术需要等多长时间。父亲说找个熟人打个招呼就行了,实在不行就塞个红包,最多等一个多星期肯定能排上。

这时父亲想起来一件事,他记得大半年前我爱人在鼓楼医院生孩子的时候好像床位不紧张,还住了个条件不错的单间。

我告诉他刚从产房出来的时候是睡过道的,旁边都是别的产妇和家属,后来我硬是趴在护士站磨了好几次才抢到一个VIP单间。

VIP单间条件很到位,卫生间、电视、空调、冰箱、微波炉、陪护沙发一应俱全。当然房间价格也挺不错的——2800元,还是折后。

父亲若有所思的说,媳妇生孩子是要过鬼门关的,住好点也是应该的。他自己只是动个小手术,只要能病好,睡几天过道也无所谓。

虽然我们俩嘴上说住过道无所谓,但是谁愿意真的住过道………………

于是我俩一路摸索着就找到了位于住院部十三楼的内科分泌科病房,先进去打探下再说。

进去后发现,人家根本就没给你睡过道的机会。内分泌科占了整整一层楼,几十个病房加起来有一百多个床位,跟闹哄哄的产科完全不一样。过道?那是用来走路的,不允许睡人……………………

去护士站问了下病床价格——75块/天,真心不贵。一个病房就算3张床,加起来才收225块钱,旁边的如家大床房一晚都要300块,真心便宜。

病房的事终于搞明白了,看着一百多张床位,下楼后我们俩稍微踏实了点。

又挂了下一个星期的专家号,准备再和专家聊聊,顺便聊聊床位的事,试试看有没有机会争取下。

第二个星期又去了一次鼓楼医院,就上个星期在鼓楼医院做的一些基础检查结果又和医生沟通了下,结果还是要回家等消息。

出来后我和父亲两人郑重的商量了下,觉得还是送个红包比较踏实。父亲觉得按照镇江2000块的标准就可以了,我坚决反对,在这里看病的都是南京大学的教授,怎么着也要翻番才可以。

可是商量了半天送红包,也就是打打嘴炮而已,真正送出手还要多费脑子和精力。我们俩看着诊室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醒目的不接受红包的标语,琢磨了二十分钟也没想出送红包的好办法。

蹲在门口守着等医生下班?

可是这才上午,难道要守一天?

况且父亲是病人,守在门口也不现实。我们俩思想斗争了好久,还是选择打道回府。

回家的路上,我和父亲都心里没底,琢磨着鼓楼的专家们是不是平时危重症经历的太多了,像父亲这种轻症会不会不重视。况且再过半个月就要国庆节了,如果拖下去,又大半个月时间要过去了。

晚上一家人开了个小会,商量之后决定10月份如果还在鼓楼医院等不到手术通知,就在镇江找关系把手术做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眼看着都9月底了,情绪难免有点焦虑。

9月27日白天,父亲突然打电话给我,兴奋的说鼓楼医院通知他9月29日可以来办住院手续了,手术就排在9月30日。

这幸福来得有点太突然,搞得全家人一下子都没适应过来。

9月29日下午我开车去火车站直接吧父亲接到了鼓楼医院,顺利的住进了病房。

病房条件比想象中还要好,双人间,窗外就能看到紫峰大厦、玄武湖、紫金山。

整理好病房后我们俩出去觅食,想到明天就可以动手术了,父亲又点了几个中意的菜。我劝他多吃点补补,毕竟手术后有好几天不能吃东西。

吃完后我们俩散步消食,刷身份证进南京大学参观,在南大博物馆缅怀了下两弹一星元勋的功绩。

父亲看着在沙漠里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们兴致很好,在一旁的我也就更踏实了。

回到病房后我们俩又研究了下窗外的紫峰大厦,看了会电视,和同病房很NICE的高淳病友聊的也很投机。

第二天一大早我赶到了医院,在地铁口刚好碰到了出院回家的高淳病友,聊了几句就上楼了。

这下彻底升级了,花75块一天住上了豪华单间。这房间有独立卫生间,还自带冰箱、空调、电视、微波炉。

中午一边准备手术,一边品尝了下20块的家属餐,还真不赖,比医院外面的小饭店实惠多了。

至于你问我为什么一直在强调吃的好、住的好,实在是因为我父亲需要经历的是一个有惊无险的小手术,只要病人保持好自身状态配合治疗就可以。所以吃得好睡得好就尤其重要了哦!

父亲手术进行的很顺利,结束后主刀医师在手术室门口给我和母亲看了下手术切片,告知从外观上看大概率是良性的,等一个星期后化验结果出来后就可以彻底放心了。

给我们交代完注意事项后,主刀医师赶着去做下一台手术了,据说那天她排了6台手术,工作强度很大。她走后母亲拉开包让我看了下里面鼓鼓的信封,我愣了一下。

但是我们俩又看了看手术室旁不收红包的告示,以及不远处的摄像头和保安,心里却默默的笑了,今天也算接受了一场医疗系统的廉政教育。

尽管9月30日手术结束后晚上有母亲陪着父亲,但是出于谨慎考虑,我还是呆到很晚才回家。

晚上10点左右我下楼到超市买一些日用品,经过了钢琴厅,遇到了《中国医生》中出现的那一幕。

钢琴厅的沙发和角落里睡着好多病人和家属,路人走路的声音和感应灯打开的光线让他们从睡梦中惊醒。

我很惭愧,为自己贪图走近路打扰了他们的睡眠而默默道歉,其实我原本可以从西侧的天津路绕过钢琴厅的。

众生皆苦,想到我们家还一直患得患失,琢磨着手术省点钱,可是和这些睡过道的患者和家属比起来又能算得了什么?

第二天父亲心情很不错,还看了一个多小时国庆大阅兵电视直播。

10月3号,父亲出院了。当天早上护士给了全部费用清单才24000多,远远低于之前的心理预期。

就冲着这实惠的价格和优质的医疗服务,母亲在同村的七大姑八大姨那里宣传了个遍。以至于后来几个月,很多原本去镇江治病的人全都到了鼓楼医院。

大家都学会了用APP挂专家号,再也不用去某些医院托关系找人送红包了。

更有意思的是,我父母现在用鼓楼医院APP挂号比我熟练多了,老年人一旦认真起来真的很厉害。

当然这都是后话,在这里不做展开。


就诊的过程普通流水账一般,但其中的感受却让人记忆深刻。映像最深的是中国人看病最担心的几件事,在鼓楼医院都得到了缓解:

1、重复检查多,费用高。

在中国的医院体系内,重复检查一直广为诟病,父亲去鼓楼医院之前也已经做好了所有检查全部重做的心理准备。但鼓楼医院认可地方医院的检查结果,帮患者省去了检查费用。

从逻辑上看,医疗技术相对先进的上级医院不认可下级医院的检查结果也是可以理解的,也可以降低医疗风险。

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我觉得鼓楼医院这一行为减轻患者负担,加快诊疗效率,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勇于承担责任。对鼓楼医院这一流程中提现出来的担当,我致以深深的敬意。

2、不过度治疗,不过度用药

过度用药也是中国医疗体系广为诟病的一点,甚至以药养医的传言一度深入人心。

但我们在就诊过程中的经历却不一样,医生反复询问之前的用药情况,以及家中还有药的数量。如果家中已有的药符合病情,则建议继续服用,如果药量不足才补开一部分。

只有在极少的用药需要调整的情况下,医生才会开具新的药品。

3、靠谱手术预算

动手术之前医生透露的手术预算约3万,实际费用24000元,比在镇江动手术费用还要低。

就现有的医疗技术水平,即使得了艾滋病,只要掏得起钱都能得到不错的生活质量,享受很长的人生。

很多人之所以被病魔折磨后死去,大概率还是因为缺钱,一个相对低价且靠谱手术费用预算对他们来说真能救命。

那些睡在钢琴厅的病人和家属,支撑着他们坚持下去的信念里面或许就包含着对医院的这一份信任。


4、随访制度

父亲动完手术回家后,每隔2个月左右就会接到随访电话,询问身体康复情况。一开始他们还怀疑是不是骚扰电话,沟通起来还有所保留。

我告诉他们,这是医院在关注康复情况,并且搜集病历丰富病历库,帮助以后的治疗工作。

后来他们接到随访电话后就轻松多了,心情好的时候还和打电话的姑娘开玩笑,让她帮忙挂个专家号什么的。当然,帮忙挂专家号的事一次也没成功过。


最后,祝鼓楼医院援助湖北的三支医疗队在春暖花开时凯旋归来,大家都在等着你们哦,等得景点全都为你们免费开放了呢!

编辑于 2020-02-25 16:38
搬运一条我看完后写的影评

中国医生 | 苦不怕累不怕,就怕被忘记我们也是普通人

深夜改稿,接到闺蜜电话。

有点意外。

最近她24小时待命,最为忙碌。闺蜜是名医生,连续工作半个多月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她打来电话只是哭着说好累。

我不知怎么安慰,只能默默听着。思绪回到了高中,那时生活中唯一重要的是分数,忙碌而简单。那时的我们想快点长大,一点都不知道成年人世界的艰难。

在我神游天际时,闺蜜发泄完情绪逐渐恢复正常。不出所料她情绪崩溃是因为病人,按理说作为医生她不该如此,但她还是个新手妈妈,面对5岁的小病人,她不自觉想到10个月大的女儿。

控制好情绪,闺蜜反过来安慰我。健康的活着,让我们在起跑线上战胜了很多人。人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好好活着最为重要。

挂断电话我无法平静,好好活着是多少人的奢望。

2020以一场疫情作为开端,打开豆瓣到处是求助信息,打开丁香医生确诊病例倍数增长。电梯里、楼道中充斥着消毒液的味道。

2020年医生再一次走进我们的视线,灾难面前,他们是救死扶伤战士,是人民的希望。他们是白衣天使,是人民的英雄。

很是应景,一部关于医生的纪录片《中国医生》悄然而至。

导演张建珍将镜头对准全国各地的刘佳大型三甲医院,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科室和医院,力求透过屏幕,揭露他们白大褂下的本来面目。

01、人心

纪录片以一个医生的无奈开篇,直指医闹。

一位患者家属上一秒责骂医生,“我要把你撕成碎片”,下一秒抬手要求医生为自己检查血压。

发泄与保命无缝衔接。

当然这并不耽误,出门后的投诉。

这是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朱良付医生的无奈,他面对的是全国死亡人数最高发的疾病

脑卒中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

这个病发病紧急,致死率高,6小时以内不做出有效救治,极容易导致偏瘫。

面对医闹,医生能做的只是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时用手机录音,以求自保。

对此医生们颇为无奈。

病人家属将不满、愤怒全数发泄到医生身上。医生不仅打不还手骂不还口,还要在对方需要时及时治疗。

片中,一位医生坦言,未来不会让孩子学医,“作息不规律、高风险,没有生活乐趣”。

不少网友调侃“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镜头中上一秒聚在一起发着牢骚,下一刻患者需要立马奔赴病房。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我们的影子,上一秒大骂甲方XX,下一刻尽力按甲方要求修改文案。

这正是《中国医生》打动我的地方,没有歌功颂德,没有捧上神坛,只是客观的呈现出从事医生这个职业的普通人。


刚下了一台手术的王东进医生,面对镜头时有一点小羞涩。

揉着腰说,“在心脏外科得身体好,站不站不住会被淘汰掉”。

王东进医生患有严重的颈椎病,有时候会戴着颈托上手术台,日均17小时的站立,给他的双腿和腰椎带来严重的负担。

结束手术后王医生来到特别申请的按摩椅上舒缓超负荷运转的腰椎和颈椎,脸上写满了无奈与抱歉。

在患者面前,他们是希望。

私下里他们也害怕。

朱良付医生说:我现在最怕的就是死。

“因为我自己的家庭责任没有尽到,我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

国家培养一个主任医师需要25年。

长久以来,我们忘记了白大褂之下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唯一的不同是,他们选择了医生为职业,从此直面生死,责任重大。

iqiyi.com/v_19rvyqigb4. (二维码自动识别)

02、仁心

纪录片第二集中介绍了一个年轻的烧伤科住院医师:徐晔。

在这部纪录片中他是名副其实的男神,有颜有才有仁心。

他的患者是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刘,全身95%烧伤。

老夫妇的儿子在投入20万的治疗费后开始犹豫,病要治他们也要生活。

徐晔说,“医生最怕的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他一次次与病人家属沟通,告知后续的治疗方案,费用以及治愈的概率。

为了帮助这位患者他向医院申请救助金,得到2万元的审批,开心的像个孩子。

他希望至少可以保住老人的手,让他未来可以独立生活。

拼尽全力,问心无愧,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面对高额的治疗费在老刘儿子坚持下,老刘出院了。徐晔的上一个病人和老刘情况类似,出院后离世。 中山大学有一块匾额写着:救人救国救世,医人医病医心。

医者仁心,医者修心。

还记得刚工作时,面对病房里的生死离别,闺蜜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和徐晔一样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劝留他解决不了费用,劝走病人还有救治希望。

这是道没有答案的选择题。

医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病人和家属给出的答案。

有人说医生冷血,其实他们只是面对的多了,每一次面对极限都会被抬高一点,他们不是冷血而是冷静。

医生的仁心表现为冷静。面对病人和家属的慌乱与无助时,理性的从医学角度给出最优选择。

这份理性是病人的定海神针。

医生的仁心还表现为责任心。疫情发生84岁的钟南山院士第一时间赶赴一线,李兰娟院士投身医药研制每天休息3小时,众多医务工作者主动申请奔赴前线。

这份责任心让他们熠熠生辉。

医生的仁心还表现为同理心。在朱良付医生眼中,这份同理心是个等式:如果这个病人是你的直系亲属,你做不做?

这份同理心让得到病人的信任。

也正因此才有了满屏“国士无双”的赞美。

03、人心

再一次提到“人心”,我想说的是我们普通人的心。

医者仁心,医者人心。

人的心是会痛的,会失望的。做了5年医生的闺蜜说,我不会干涉女儿太多,只是会建议她不要做医生。

全天24小时待命没能击垮她,与生死为伴没能击垮她,但病人和家属无端的冷眼与责骂,同行们的生命一次次受到威胁,让她犹豫难过。

我们要求医生有同理心,要求医生尽力救治患者,但我们忘记了作为被照顾的人,我们也需要同理心。

可以不感恩,但至少不要伤害。

疫情来临,医护工作者奔赴前线,铺天盖地的赞美扑面而来。

“白衣天使”、“最美的逆行者”、“国之脊梁”……

这一幕何其熟悉,2003年非典型肺炎爆发时,亦是如此。

在那之后的2003~2020,17年间发生了什么?

2019年12月24日,北京民航总院急诊科医生杨文在工作岗位上受到一名55岁男子孙某恶性伤害。于25日凌晨不幸去世。

2019年42岁的兰州肛肠科医生冯丽莉,被自己的病人刺杀身亡。

2020年1月北京是同仁医院陶勇医生被患者砍了17刀,未来能不能操刀手术还未可知。

对抗疫情期间,两名医生遭到一名患有新型冠状病毒家属殴打,防护服被撕扯。

这只是最近发生的,是17年间发生悲剧的一个缩影。

2020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再次发文,呼吁保护中国医生,文中提到:中国医务工作者遭受暴力伤害的规模、频率和危害都尤为严重。

一边将他们捧上神坛,一边伤害着他们。

我很喜欢一句话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一介凡人,他们也是父母捧在手里的宝。

就如《中国医生》中所展示的那样,他们也会累,也会紧张,也会不能为力。

一位医生曾说:“我不是英雄,也不喜欢有人用英雄来形容医生,我只是个平凡人,如果感谢我的付出,不要对医生横眉冷对,将心比心,真诚沟通就好。

面对危机,我挺身而出,因为这是我的职业。”

白大褂下的“中国医生”只是一群普通人,父母、子女、伴侣、朋友……他们与我们有着相似的身份。 唯一不同的是,他们选择了一份不普通的职业。

疫情过后,请用行动表达感谢,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别让《柳叶刀》再发文章呼吁保护中国医生了。

我们的医生,该由我们自己保护。

此外,请收起捧杀那一套,送那些孩子一一顶极高尚极“好看”的帽子,用这顶帽子将他们推上神坛,裹挟着他们无私奉献。

这种普通人抱弱成团的道德绑架,不仅丑,还坏。

请记得,每一个中国医生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医生只是一个职业,和邮递员、办公室白领、老师、外卖小哥一样,并无差别。

生而为人,勿忘善良!

编辑于 2020-04-26 11:50

《中国医生》更新的最后一集看完啦。

周更也很快就追完啦(9集太少啦)

纪录片真的拍的非常好!很多地方都十分戳心。内容也很深刻。值得一看!


推荐指数★★★★★



———————————————————

新冠肺炎之前刷爆朋友圈、微博头条的新闻是什么?

“杨文医生被患者家属恶意杀害”

“陶勇医生被砍”

“暴力伤医”

肺炎来了,又各种赞扬,仿佛一下子理解了中国医生的不易和艰辛。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拔高医生的道德标准,树立无尚崇高的道德形象。

要知道,病人那么多,加号那么满,时间那么急,水来不及喝,饭来不及吃,厕所都来不及上,或许态度没那么好,或许语气稍微重了点,但没有哪个医生是不想治好自己的患者的,再不济,他不会害你吧。

医生的职业是治病救人没错,但一切都得在能力范围之内。医生是人不是神,也会有治不好的病,救不了的命。谁也不是机器,不能要求别人24小时连轴转,况且机器还要充电、日常保养维修呢,何况是人呢?

片中

第一集中术前要迅速录一段音。

想把医生撕成碎片。

投诉。


印象中特别深刻《中国医生》里烧伤科的徐晔医生说的一句话。“有可能医术都还没到瓶颈的时候,就已经到了人心的瓶颈了”。

急诊。


片中令人动容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有时间的话真的推荐大家去看一下。

今年的央视元宵特别节目刷爆微博,网友们纷纷称“太感人了”、“太好哭了”。直戳人心,数次泪目,英雄们在一线和疫情战斗。可是英雄也是人,也有家,是父母的孩子,是孩子的父母。

培养一个医生要多少年?培养一个好医生要多少年?像朱良付这样不敢死的医生又还有多少?


所以我看了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于医生,或许我们不需要过多的歌颂,医生也是普通人,脱了白大褂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不要拔高医生们的道德标准、社会责任。正视当下的医疗水平、医疗资源、医患关系。

不要!!!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有事医生上,有刀医生扛。

否则以后谁还愿意做医生?谁还舍得自己的孩子从事高危职业?那以后生病了怎么办?百度看病吗?

更多的理解,更好更高效的沟通。

而且基层医生们真的很累,早出晚归超负荷工作是家常便饭。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一不留神就投诉被骂被打被砍被医闹。身边很多学医的,要么辞职了,要么自己开个小诊所,要么转行彻底不做医生了。用他们自己的话就是“太累了”。辛辛苦苦那么多年,本科硕士博士读完才刚刚起步,资历得慢慢熬,年纪不小了,同学聚会人家的孩子都打酱油了自己还是单身。陪不了爹妈,谈不了恋爱,顾不了家庭,管不了孩子。

所以,真的多一点理解吧。

——————————————————————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这句出自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的话。

我想,刻在了很多医生的心上。

所以,请让他们

少一点担忧,多一些信任;

少一点无奈,多一些从容;

少一点委屈,多一些安慰吧。

我们,就多一点笑容吧哈哈哈哈。

——————————————————————

希望疫情早点过去,春暖花开,你们早日归来❤️

谢谢(。>∀<。)

比心哟~

发布于 2020-02-26 19:00

中国哪个职业最硬核?

三个月让雨落承认了,医生最硬核。站在第一线,面对着与世界众生相驳的步伐。

去年播出的《中国医生》,耗费一年的时间,跟踪拍摄了6家大型的公立三甲医院。



真实地记录了医生背后的生存现状。

最终豆瓣9.3分,

让雨落懂了,医生的背后,是如此惊心动魄。身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背后承载的压力却是巨大的,尤其在当下。



他们同样累,每天超负荷工作是一种常态。

他们同样冷静,面对心急如焚的家属,却秉承着难得的认真。

但他们同样被误解,医患问题,基本上每年都会发生,他们是一个普通人。

如今,它又双叒叕来了。

《中国医生》抗疫版。



豆瓣9.5,有80%的人打出五星。



聚焦当下新冠肺炎疫情下,武汉4家医院,8个医疗队,30多名医生的真实生活。

透过它,看到了更多常常被忽视的细节。

人间不仅有大爱,更有团结一心,终将胜利的决心。

来看看有哪些故事?

医生群体背后的小人物

余昌平,一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呼吸科医生,



也是防治专家组的成员。

他被感染了。为什么被感染?

说不清,因为总是冲在最前面,接触了太多的病人。

对于他,相信已经很熟悉,因为在疫情期间,自拍短视频而走红。



从一位一线医生变成了患者。

喜欢开玩笑,每天抱着乐观,开朗的性格。



他的背后,是武汉人民医院在疫情期间的医护感染情况,有141人。

这样的数据,仅次于李文亮医生所在的武汉市中心医院208人。

镜头前的他,调侃饭菜,显得十分幽默。



透过他,看到其中的情况。医院的改造,三天时间要改造成为一个传染病医院。

400张床,200轻症,200重症最终成为了800张床,而且全部都是重症。

简单的数据下,对于他们来说,却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其中的主持者余开焕,



自从开始医院的改造,已经有50天的时间没有回家,

每天收治着大量的病人,从一开始的十几个,几十个,到一百多个。

还面临着医护感染的情况,

即便有医疗队随之而来,但情况依旧严峻。

压力很大,每天工作着8到12个小时,之间没有休息,全靠纸尿裤支撑。



有的医生,为了防护服就将呕吐物又重新咽了下去。

陈晓蓓就是其中一名医护,为了不给家人带来隐患,一直住在宿舍。



每当谈到这些,总是忍不住热泪。

他们都是平凡人,挡在了新冠肺炎的面前,有责任,有担当。

面对病人死在面前,作为经历者其中的压力无法述说,如今尽管疫情已经消灭,但面对这样的情况,依旧让雨落佩服。

疫情面前的众人共进退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真正的体会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

为了应对它,全国同结一心,从1月24号开始,全国已经累计向武汉派出了四万两千名医护人员。

面对这样一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救援行动。



那一声“你们哪个医院的?”“华西医院”让雨落特别动容。

颇有一种上战场的责任感。

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容不得一丝差错

其中关于医护人员的防护装备,一幕对于防护服的穿戴,不仅表明了态度,也让雨落触动。



首先,是检查穿戴口罩的气密性,穿好防护服,然后将袖口的彻底封住。手套也要带两双。

这样一种不透气的状态,与外界进行了很好的隔离,但对于他们却很难受。

这样一丝不苟的认真,是一种对自己的负责,同时也是对同事的负责。



《中国医生》通过第一视角的方式,将镜头真正聚焦在了那些一线工作者的身上,看到了其中的真实状态。

比如,很多新人医生一开始难以适应状态,都后来的慢慢适应

有这样一位护士王浩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自己第一次给病人抽血时,还不到二十分钟就会感到恶心。”

疫情的加剧,工作强度的增加,反而让他更加坚守在第一位,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另一位护士荔缘也表示,

“自己第一次进病房的时候,真的很怕。但当和患者沟通后,自己才真正放下心来。”



这一份奉献,看到的敬畏,对于第一次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各种不幸,的确硬核。

作为疫情之中的逆行者,他们有护工,有医生,还有公交司机。







一份朴实,在第一线展现的淋漓尽致。

雨落深深感动。

也许力量微不足道,不足以对整体起到怎样的决定性作用,但正是这一份努力,一份付出,才换来了疫情的更快结束。

面对困难,挫折。以写纸条,写日记来鼓励自己,同时记录生活的精彩。



《中国医生》更像一种坦然,特别是其中彼此间的对话。

作为平凡人,坚守着不平凡的事。

正如片头的歌曲所唱的那样:

是谁的子女
是谁的父母
是谁的家人
午夜饭上告别爸妈
是战士拿起了抢
走上了战火无声的边疆

他们用行动表达着自己对于职业的坚守,这是一位令雨落尊敬的医生,护士,公交车司机。

《中国医生》和其他抗疫纪录片相比,最突出的地方,在于聚焦一家医院的整个全过程。

透过它,去了解这家医院的真实面貌。



作为记录者,同样有被感染的风险,但最终还是,记录下了这样一段中国医生的故事。这才是最贵重的地方。

它是一面镜子。

照亮了这其中的黑与白。

发布于 2020-05-20 16:01

中国医生,在疫情当前的大环境下显得格外的耀眼,平时接受到的信息是医闹,医患纠纷,一号难求等负面的信息,而对医生本身缺少关注。医生,生活在病人迫切的眼神中,奉献着自己的时间,健康和精力,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无论在何时,我们都应该给予医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而不仅仅是在现在疫情严重的环境下。

发布于 2020-02-06 18:56

这是一部令人着迷的纪录片。因为它真实且温暖,平凡却深刻。镜头下的情况就是医院,病患,医生以及许多家庭真实写照。它就像一面镜子,不加修饰的将内容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最先让我注意到这部纪录片的是第二集的徐晔医生,看完第二集,我也深深的被这部纪录片感动着。我开始从第一集看到第五集,也期待它每周的更新。每一集都是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故事。但我想,它的初心是相同的。每一个不辞辛苦,努力医治患者的他们都令人万分敬佩。也是因为所有医护人员的坚守与钻研,才有了如今我们所看到的中国医学的巨大进步。

只要生命依然可贵,那医生这个职业自己万千医护人员都值得被敬重。生命的意义是如此厚重,无论我们怎样全力以赴都不为过,因为我们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只有活着,才会为其他的一切事情提供可能性。所以,每一个为了患者生命而奋斗的身影都是美丽且动人的。今年春节之际,疫情肆虐,危害人们生命的时候,我才突然明白曾经这样一句话-生命,就在一呼一吸之间的含义。生命美丽且坚强,抗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科研专家,警察同志以及所有不同领域的人们,他们让我们心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朱良付医生,说到-他也知道你是的好医生,也知道你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这不影响她投诉你。有这样一个场景,就是朱医生在手术前给家属解释病情用手机录音,其实让人有许多的思考。看到朱医生,想到陶勇医生-眼科领域的后起之秀,想起泰戈尔曾经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他们也更是片头曲的歌唱的那样-疼痛过后,柔软依旧。徐晔医生-感同身受是不可能的,做不到感同身受,就将心比心把患者的痛苦想象到最大,尽量去照顾患者的心理。还有邱勇医生,脊柱矫形的权威,他说,希望他的所学能够给更多中国病人带来希望。让中国人享受到好的治疗方法。片中还有许许多多医生,我虽然未能一一提到,但他们每一位的故事与精神我都记忆深刻。也谨以此篇向所有的医护人员表示敬意。

发布于 2020-02-24 22:13

最近有在看了《中国医生》这部纪录片,也不算长,9集,一集40分钟,分了三天看完。

(一)

写几个印象深刻的医生和患者。

坦率来说,其实我以前只知道尿毒症,但是对于这种病其实真的没什么了解。这一次看了这个之后才知道尿毒症跟透析是这么的可怕,从来没有想过这种透析一周要换三四次,然后就算在家中完成每天在家里可能都要换三次,然后这种病是的问题在于终身难以治愈,对于家人的影响太大了。

但是令我感动的,其实是这个片子当中采访的患者,无论是那个透析的那对夫妻,两个人早早就去送牛奶,虽然他的名字,我已经忘记。包括胡娅莉医生接待的那个母亲。母亲好不容易已经怀上了孩子,但最后结果孩子依然是被打掉,我觉得这些患者比我想象的都要坚强,他们其实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并且努力继续生生存下去。我其实也一直在想,这种心态有时候是不是也无力抗争的表现呢?太失望了太绝望了,但是真的放弃一家人就全完了,那也只能继续走下去。

年轻医生徐晔,这一集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我看到在微博上很多女生有关注他,我看了网上的照片再去看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我真的是觉得确实是很年轻很优秀,然后很帅。他那一集,好像是叫年轻医生的困惑,其实我看到还是一个处在成长阶段的温柔,帅气医生的困惑,他为病人努力争取补助的,病人的家属却是左右为难,因为他们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无底洞,父母两人都已经遭受非常严重的受。

医生不是万能的,所以我看到那个有一个细节。当他返回到空空荡荡的病房,看到床褥都已经收拾好,他有抹眼泪的动作。这种无奈不是他能够左右的,因为钱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他讲了一个故事。他之前也遇到这么一个事情,然后上一个这么离去的有已经去世了。可以这么说,这个病人的结局也是可以预料的,他有95%的烧伤。我不是医生内行人,看完这段,只感觉这样的事情,以后徐医生还会再经历,至于他会不会改变,只有时间才能给答案。

还有一集是癌症患者辛月芳。这集是让我印象特别深,她自从得了这个病这么多年,一直在和医生打交道,她也很感谢浙江省人民医院的医生对她的帮助。我特别有感触的一点是她一直说要帮女儿过生日,却没有机会实现了,她躺在病床上和采访人员讲了这么一句话,他说我女儿很能干,应该是说会独立照顾自己,但是她个子不够不能生饭。不久之后可能她就离世了,后来有个画面就是她女儿个子不高,颤颤巍巍站在一张小凳子上生火烧饭,我看着整个纪录片的时候几乎没有哭,因为整个片子其实是积极向上的,但是我看了这个细节的时候我忍不住稀里哗啦。

有时候学医学到最后就是很无助的吧,其实你仔细看不管对一个无法救助的病人或者已经行将离世的,哪一个医生没有表现出巨大的伤感和难受呢?

(二)

讲三个特别感动的细节吧。

一个是浙江省人医的肾脏内科每过一年左右,就会组织得病的这个肾脏患者在一起,在医院里一个聚会,会给他们颁奖。比方说,谁透析的时间最久,然后是谁又是最热爱生活的最乐观的患者。他们的主治医生和护士会跟他们一起拍照。通过这种形式,我觉得其实还是大医院,才会有这种情怀来做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实际上对患者内心有个很大的鼓励作用。

第二个感动细节是是南京鼓楼医院叫胡娅莉院长提到的,在鼓楼医院的门厅有一个钢琴,有各种人义务或者自发去那里弹琴。虽然她走路很快,但是偶尔总会被声音吸引。这些声音来抚慰人们的哀伤、悲痛的心灵,鼓楼医院的这种情怀可见一斑。

最后我想提到的是,其实整个片子的基调,其实到并没有特别悲伤。每次片尾都会放各个医生穿着手术服远去的背影,南京鼓楼医院的那个王东进医生他,因为他常年做手术颈椎不好,腰垮了,走的很慢。徐晔因为年轻就很快,河南省人医的朱良付医生就是迎着月色推着电瓶车回家。

(三)

之前在微博看了一段话,大意是这样,其实现在的对医生舆论导向很差,要么就是医生收回扣,品德有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了,要么就是杨文医生被砍了,陶勇医生被砍了,两极分化太严重。想到最近武汉的疫情,这么多医生去了湖北,各种报道又是铺天盖地:最美的逆行,人间天使,伟大这些。

其实每一个医生也都是平常人,救死扶伤是他们的应尽的职责,不要对他们过度神话,历史告诉我们,过度神话的下场往往都很惨。不过度神话,就能平静接受医生努力之后的任何结果。把医生捧上了神坛,就再也下不来了。

发布于 2020-03-02 17:45

看完#中国医生# 真的挺多感触的,来这人间十八余载,第一次深深切切的体会到什么是人间疾苦。

以前我总是觉得自己活得很累,有很多的压力无奈与不如意,现在看来,比起急诊里因为肠梗阻加上心脏病要么放弃治疗回家直面死神,要么冒着很大很大的风险跟死神抗争的老爷爷;比起因为肺部疾病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能留老人独自等待死亡;比起患有先天性淋巴血管瘤的牛牛一家;比起那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小小身体就已经经历过两次手术的小精浩小天使;比起因为煤气爆炸全身95%重度烧伤,又因为经济实在无法支撑起医疗费用无奈回家的患者。其实我已经算是挺幸福的了,最起码我和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身体健康。

我想,知足常乐也不过如此吧。到现在我还是不敢去回想那个肠梗阻的老人,家属五个小时的商议,老人忍着剧痛在嘈杂的急诊科病床上悄悄擦泪,那时候他就好像已经知道自己可能要跟这个世界道别。在面临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家属很多时候都是茫然的,在老人颤颤巍巍说自己选择不做手术回家时,老伴握着他的手哭泣时,我的眼泪就再也绷不住了。

生活很难,我知道,但不能因为难就轻易放弃,每个人都在很辛苦的认真生活,每个人也都应该努力的去认真生活。

在最后的最后,我真的真的希望牛牛小朋友能够快快好起来,可以跟正常小朋友一样背上小书包去上学,去生活,去长大。姐姐相信你一定会好起来的。

发布于 2020-02-22 00:02

看完以后,我写了这篇文章

发布于 2020-03-22 13:01

所有关于医疗的纪录片,聚焦的都是省级三甲和国家级三甲。

但是,中国一直有两种公立医院。大医院里说假话很紧张,小医院说真话很紧张;大医院里过度医疗需要面临压力,小医院里遵循指南需要面临压力;大医院里说谎前要琢磨一下,怕被别人揭穿,小医院里说真话前需要琢磨一下,怕揭穿别人。

大医院里天天满床忙到爆炸,小医院里天天下乡求人给送个病人,赏一口饭吃。大医院里医护很忙,对病人的态度顾不上多好,小医院里医护围着病人赚,只要您继续赏我们饭吃,跪式服务都没问题。

我希望中国的普通医生可以清醒一点:这些屏幕上的角儿,腕儿们被捧的再高,叫好声再响,你也还是个天桥底下卖艺的,最大的看家本事,还是“要钱”。角儿们不用要钱,往那儿一站就有人给砸钱,但你们不能乱带入,因为给钱的患者,可不像观众那么文明,他们是真的“用刀投票”的。

还有一点就是,卖艺的霸道要钱,患者拿刀去砍的往往是角儿和腕儿们。

编辑于 2020-03-16 11:01

《中国医生》,小药童昨天已经看过了,对这部影片的满怀期待,也在看完以后,化为心口的大石,沉重又坠痛!


感动吗?两个小时,生命压缩成一个个镜头,抢救工作的紧迫,无奈,家国大爱,溶在眼眶,溶在心中,不感动是假的!

影片很好,家国情怀,有血有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影片中一位父亲赠医生儿子的话),中国人民有心怀大爱的胸襟,迎难而上的毅力,当旗开得胜!

但仔细看整部片子,里面没有中医,没有中医,没有中医。。。

多么心痛的事实,张伯礼院士带领的中医团队去了哪里!

2020年3月23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张伯礼说:


“通过中医进方舱,建立了中医的方舱医院。564名患者没有一例转为重症的。取得经验以后,向别的方舱也推广,一万多名患者普遍使用了中药,各个方舱的转重率基本上就是2%到5%左右。方舱中医综合治疗,显著降低了由轻症转为重症的比例。


数据摆在眼前,在新冠疫情救治中,中医占有不可取代的位置!


而影片中第一次提起中医,是诸多专家领导在新冠死亡率只增不减,愁眉不展中,一位女议员提出:“可以借助中医的力量。”


小药童当时听到这句话,心中一股暖流,我以为影片到这里会承接中医的身影,会有针灸,会有辨证论治,会有清肺排毒汤,会有中药汤剂,会有方舱病房里的八段锦。。。

没有,都没有。

影片记录了很多真实发生的事件:


疫情期间,我们的医务工作者24小时待命,长期戴口罩脸上勒出深深的伤痕,手上肿胀脱皮是真的;

我们在疫情爆发初期,物资紧缺,缺防护服,缺口罩,缺床位,缺氧气是真的;

我们众志成城抗战疫情,用世界惊叹的速度建成方舱医院,所有新冠患者治疗的费用国家一力承担是真的;

我们全国人民万众一心,自行在家隔离,等待春暖花开是真的;

这些拼搏、奋战、热血、情义,都是我们亲身经历的事实!


那么中医呢?中医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刻挺身而出呢?中医药的运用让居高不下的死亡率下降呢?这些也是真实存在的啊。

中医的贡献不是影片中寥寥几句无关紧要的旁白;不是配角的一句“可以借助中医的力量”;不是一个拿在手里的中药汤剂镜头和一闪而过的为患者把脉的镜头可以涵盖的。

中医从不屑于那些噱头,那些沽名钓誉,但是尊重事实,给一个功臣应有的认可,别当做黄粱一梦,梦醒了,什么都不记得。

大国重器,中医在抗疫中留下的浓墨重彩无可取代,希望得到更多的认可,希望被人民群众重视、铭记!而不仅仅是遗忘!

发布于 2021-07-12 16:52

“天天就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就我家庭的责任都没有尽到,我自己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

我现在是主任医师,我们差不多得要用25年的时间才可能培养出来一个这样的。我现在44,如果我要是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中国医生》 ​​​


这就是他们的医者仁心♥

发布于 2020-03-08 13:23

看了几集,符合我对医生群体的认知。

医生:生命的守护神,直接跟生命打交道,风险很大。

教师:国家未来的塑造师,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下一代,就有什么样的未来。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科学素质,对于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这两个职业是比较特殊的。最特殊的是医生,生命与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生的素质和操守一直在提高,现行制度跟不上,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等着慢慢解决。

发布于 2020-02-23 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