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数字
汉字字源
古文字(古汉字)
古文字学

数字「四」的另一种写法「亖」为什么没有流传下来?

「亖」在甲骨金文中特别常见的。「四」又是怎么来的?
关注者
127
被浏览
289,038

35 个回答

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我看沒有人提到——書同文。靑靑子衿雖然說了很多,「亖」本身也有横多、不易和「三」區分等劣勢,但我認爲各位沒有觸及問題的核心——「爲什麼沒有流傳下來」。

「亖」很簡單,所見即所得,就是數字四的指事字,用抽象的四横指代三加一的概念。

https://zh.wiktionary.org/wiki/四#/media/File:Chinese_number_four.jpg

我以矢量圖整理的「四」古文字主要字形見下表:

https://zh.wiktionary.org/wiki/四

可見,商周文字皆作「亖」,春秋出晛了以「四」代「亖」,但實際這時「亖」形還是主流,「四」形僅佔很少的一部分,下文我會詳細統計比例。戰國文字「四」形佔的比重的確越來越大(如果把楚簡那些皆算作「四」形),但如果非秦系的戰國文字正常演變到漢代,不會《說文》都未收「亖」形這異軆(順便一提《說文》古文「四」是楚簡㝡常見的「四」形,雖然仍有小異,楚簡「四」的「囗」不斷開,《說文》古文通常訒爲是戰國六國文字旳孑遺,提《說文》古文「四」基本符合事實,稍有訛變。)

那究竟是什麼使「亖」形沒有流傳下來、《說文》提都沒提到「亖」呢?就是我開篇說到的書同文。更正:《說文》收了「亖」,「亖」是《說文》籀文「四」,《說文》籀文如今通常訒爲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旳文字旳孑遺,「亖」是《說文》籀文「四」符合事實。

我从早期詳細地統計下(紅色方匡指「亖」形,冷色調方匡指「四」形,其中「四」藍色、楚簡㝡常見「四」緑色、「⿻囗八」深緑、「囬」形紫色、「罒」形淺藍):


商代文字

商代金文僅四祀[⿰弋卩]1例,是「亖」形。商代金文中「亖」形佔100%。

商代金文「四」(「亖」):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jinwen?kaiOrder=218

而小學堂收録的商代甲骨文則6例,皆是「亖」形,商代甲骨文中「亖」形佔100%。

商代甲骨文「四」(「亖」):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jinwen?kaiOrder=218

「四」在商代文字總共1(金文)+6(甲骨文)=7例,「亖」形在商代文字中佔100%,「四」形0%。


西周文字

西周金文出晛了6(早期)+7(中期)+5(晚期)=18例「四」,而且皆是「亖」形;周原甲骨文有2例「四」。西周金文「亖」形仍佔100%,周原甲骨文同,「亖」形在西周文字中佔100%,「四」形0%。

(但仍想說金文作爲較正式的書軆,未必反應當時用字的全皃。有當時俗軆已出晛以「四」代「亖」但未影向當時正軆如金文的可能,可能到春秋金文出晛「四」代「亖」時「四」已在俗軆中有很大影向了,注意後文戰國金文和楚簡的百分比。)

西周早期金文「四」(「亖」):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jinwen?kaiOrder=218
西周中期金文「四」(「亖」):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jinwen?kaiOrder=218
西周晚期金文「四」(「亖」):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jinwen?kaiOrder=218


周原甲骨文「亖」

春秋文字

春秋金文共出晛,1+3(中期)+2(晚期)=6例「四」。春秋晚期金文出晛了「四」形。春秋金文「亖」形佔66.67%,「四」形佔33.33%。


春秋金文「四」(「亖」):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jinwen?kaiOrder=218
春秋中期金文「四」(「亖」):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jinwen?kaiOrder=218
春秋晚期金文「四」: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jinwen?kaiOrder=218

戰國文字

戰國金文共出晛1(早期)+2(中期)+5(晚期)=8例「四」,戰國金文中「亖」形佔75%,「四」形佔25%。等等,戰國文字中「四」形怎麼反而比春秋文字少了?別急,這僅是戰國金文,接著統計戰國楚簡、秦簡。

戰國早期金文「四」: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jinwen?kaiOrder=218
戰國中期金文「四」: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jinwen?kaiOrder=218
戰國晚期金文「四」: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jinwen?kaiOrder=218

戰國楚簡(帛)中,共出晛了84例「四」,如下圖所示,楚簡㝡常見的「四」(「八」形上部出頭下出頭,緑色)24例,「四」形稍次之17次(藍色),「⿻囗八」16次(「八」貫穿「囗」,深緑),「亖」形15次(紅色),「囬」形7次,「罒」形3次,未細分異軆2例。

戰國楚簡中「亖」的比例的確是大幅減少,但也有17.86%,包括各種異軆的「四」形佔82.14%。怎麼樣,金文很有欺騙性吧,戰國金文「亖」75%「四」25%,而同期的楚簡卻完全反過來了!

戰國楚簡(帛):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huwenzi?kaiOrder=218
戰國楚簡: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huwenzi?kaiOrder=218
戰國楚簡: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huwenzi?kaiOrder=218

但,即使楚簡「亖」佔17.86%,也近五分之一,按慣性的話到東漢《說文》著書時不會完全沒有,㝡多變成少見異軆吧。到氐發生什麼了呢?這還要看也是同期的秦文字:

雲夢睡虎地的戰國晚期秦簡中「亖」完全消失了(春秋秦人還是寫「亖」的,見上春秋中期秦公簋金文)而僅剩「罒」形,所以「四」的其它寫法包括「亖」、「囬」、「⿻囗八」等皆是異于秦文字的異軆了。

戰國秦簡: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qinwenzi?kaiOrder=218

「四」是常用數字,「亖」這穜寫法又和「四」形迥異,所以盡管「亖」有横多、不易和「三」區分等缺點,相當可能是秦統一六國後六國的「亖」、囬」、「⿻囗八」等寫法作爲書同文的一項内容被刻意廢除了,這也就是爲什麼「亖」沒有流傳下來,即使東漢《說文》所收傳鈔古文字有「亖」,隸楷也見不到「亖」了。因爲今文字基本是繼承書同文和秦文字,如果恰巧是被廢除的異軆,就很難意識到「四」有「亖」這穜寫法。


隸楷和《說文》

至于爲什麼秦文字乃至魏晉隸書的「罒」形主流又變回了「四」主佔流,我想可能是以爲二豎和「儿」形、「八」形本來就存在互換,本來就屬于相同筆畫數的不同筆畫處理;而且「罒」本身爲横「目」即「目」的古形,秦文字的「目」包括「睘」、「贖」、「蜀」等皆演化成了豎目,所以「罒」形才可以留給「四」。而隸楷以來出于結構的攷慮,「睘」、「贖」、「蜀」等字復古地變爲横目了,這樣爲避免相混,(可惜隸楷「网、冈」的「罓」頭依然混作「罒」形)「四」也當相應調整。而非秦系古文字確實也是「四」形比「罒」形常見,也可以說亦是復古。

「四」漢典書法所收隸書:http://sf.zdic.net/sf/ls/0201/a41a64188d8653e702145575c31b7887.html
「四」漢典書法所收楷書:http://sf.zdic.net/sf/ks/0201/a41a64188d8653e702145575c31b7887.html
《說文》傳鈔古文字: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xiaozhuan?kaiOrder=218

在開頭我說了「亖」的來源,我注意到題主也問了「四」,我覺得這點靑靑子衿荅得很豐滿了,但是我仍稍微補充下吧。

「四」形是「呬」(鼻息)或「泗」(鼻涕)的象形初文大概無誤,但要注意的是「四」作爲獨字雖然春秋晚期金文才見,但實際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金文中就有「四」形了。「駟馬難追」的「駟」,西周晚期就有了,可以窺見「四」形較早的形態。

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jinwen?kaiOrder=4130
西周晚期伯駟父盤金文上的「駟」: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char?fontcode=33.E8D2

趣事:

1、「四」是唯一並非沿用商周文字初形的漢字數詞,其餘的「一」、「二」、「三」、「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皆大軆相同,小異也皆是逐漸演化而來。

2、「五」商代文字早期也有一例寫五横的異軆,十分罕見。

http://xiaoxue.iis.sinica.edu.tw/jiaguwen?kaiOrder=76

3、我有篇文章探討「六」和「宀」的關系,推薦閱讀:


编辑于 2020-04-13 07:10

要不是因为「一」「二」「三」过于好寫,翅扬同样懷疑它们能不能流传下来……

“大寫数字”最早就是为了这仨玩艺儿發明的,「壹」「贰」「参」用为数字的歷史都可以直接追溯到戰国……

更何況隶变将外框确定为三笔之前,「四」的外框都是直接一笔画成一圈的,又比「亖」好寫又更有区分度,真是何乐而不为……

发布于 2024-04-21 23:35

「亖」的甲骨文和金文:

------------------------------------------------------------------------------------------------------

「三」的金文和甲骨文:

--------------------------------------------------------------------------------------------------------

「二」的金文和甲骨文:

可以發現,數字「二、三、亖」如果是「豎寫方式」,連在一起是非常容易混淆的,所以大概在東周春秋的時候,就借同音字「四」字來代替「亖」。

春秋金文中的「四」:

戰國楚簡中的「四」:

戰國睡虎地秦簡中的「四」:

漢代馬王堆帛書中的「四」:

故而從現有證據來看,「四」取代「亖」,在東周已經成型,因為「亖」的劣勢是容易混淆,所以沒有流傳下來。

----------------------------------------------------------------------------------------------------------------------------------------

「二、三」在隸變階段則通過筆劃長短來實現區別,如戰國末的「二、三」:



戰國睡虎地秦簡中的「二、三」

-------------------------------------------------------------------------------------------------------------------------------------------

因為「二」與古文字「上、下」相近,很容易混淆,另外,「一、二、三」有時候也會混淆,有時候就加上「弋」部區別,即字形「弌、弍、弎」,在隸書(今文字)階段以後,能通過筆劃長短、形態很好的區別,這些字也就慢慢很少用,《說文》稱它們是「古文」。

《說文》古文「二、三」

(「弌、弍」古音「聲母」是一樣,類似廣東話的讀音「壓、儀」,也就是「弋」部在「弌、弍」中也屬於「音符」起到表音的作用,故而它們也屬於形聲字。「弎」只能解釋為受「弌、弍」影響的「類化」,也即「建類一首,同意相受」)。

另一個表數字「貳」,其實和「弍」沒有關係,是從「貣」分化而來,

中文大寫數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萬」,除「贰」以外,都是「假借字」,大寫系統是為了防止纂改賬目,大約在元末明初形成。

--------------------------------------------------------------------------------------------------------------------------------------------

西周金文中「上」和「下」很典型的「指事字」,與「二」字很容易混淆:

為了區別,在東周階段「上、下」演變成:


--------------------------------------------------------------------------------------------------------------------------------------------

能很好的區別同形字,明確表達語言是漢字演化的動力之一。

東周時期叫做「軸心時代」,出現像孔子、老子、釋迦摩尼、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思想家,人類文明開始走向成熟,古、今漢字的分水嶺「隸變」正是發生在這一時期:東周春秋的百家爭鳴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黃金時期,大量複雜有深度新思想湧現,這意味著語言的也會隨之變化,那麼,記錄語言的符號文字也會變得複雜、精密,才能實現明確的表達語言,記錄、傳遞信息,否則就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而被淘汰。

羅馬數字中的「4」,也有這個現象:Ⅰ、Ⅱ、Ⅲ、Ⅳ(IIII)

羅馬數字「Ⅳ」其實是用(5-1)來表達(Ⅰ在左邊表示減,在右邊表示加),這也是為了避免與Ⅲ混淆。

「四」的本義是什麼未取得一致,大概有以下幾種說法:


1、《說文》:四,陰數也。象四分之形。

許慎認為像「一個方形分成三份」,以「四條線」此來表示「四」。

段玉裁註解是「謂『口』像四方。『八』像『分』也」,故「四」從「口」從「八」,而「八」是「分」的初文本字。

網絡上的「象形字典」說「四」是「四劃」豎著寫演變過來的,這個推理合理,但是,沒有實際古文字字形支撐,所以不大可信。「象形字典」有一定參考價值,但是很多時候喜歡無憑無據的望文生義。

2、曾憲通等學者認為:「四」象「口、鼻结合部呼出之氣息」之形,是「呬」的初文本字。
「呬」的最高境界,可能是神雕俠侶之小龍女的「獅吼功」:

《爾雅.釋詁》:「呬,息也。」 郭璞注:「今東齊呼息為呬也。」

《方言》:䭒、喙、呬,息也。周鄭宋沛之間曰䭒,自關而西秦晉之間或曰喙,或曰䭒,東齊曰呬。

《說文》:呬,東夷謂息為呬。从口四聲。《詩》曰:「犬夷呬矣。」

那麼,也就是說「四、息」古音相同,中原人將「氣息」稱為「息(䭒)」,齊魯夷人將「氣息」的「息」稱為「呬」。可見「呬、息」是通用字,是由於不同的方言導致不同的造字、用字。


3、萬獻初認為:「四」像「鼻唇間流鼻涕」之形,是「泗」的本字,即:鼻涕,所謂「涕泗橫流」。

這個字必須由「死跑龙套」中的尹天仇來示範!

尹天仇,28歲,「涕泗橫流」中!

距離寫出「成功拯救一個失足婦女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還差看爛三本《演員的自我修養》!

《詩·陳風·澤陂》:涕泗滂沱。《毛傳》註:自目曰涕,自鼻曰泗。

《廣韻》:泗,涕泗也。

李朝威《柳毅傳》:悲泗淋漓,誠怛人心。

《毛傳》說「自鼻曰泗」,可見「泗」就是「鼻涕」。有可能後來被借走表示地名「泗水、泗洪」,導致本義漸隱,漸漸「涕、泗」不分。

--------------------------------------------------------------------------------------------------------------------------------------------

我個人認為2、3說較可信。所以李孝定先生說:「象鼻端有物下垂,不為泗則為息」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

  • 若從許慎《說文》之說,「四」就是非常典型的「指事」字。
  • 若從萬獻初、曾憲通、李孝定、丁山等學者之說,「四」就是「假借」字,「泗」或者「呬」是本字後起。這種「假借」後的「分化」模式和「其、箕」、「然、燃」是一樣的,訓詁學稱為「借義奪正義」或者「久借不歸」:借「四」表「亖」,久而久之,借義取代本義,於是,就為「四」的本義另造一字「呬」或者「泗」,以區別「四」。

--------------------------------------------------------------------------------------------------------------------------------------------

以上古文字字字形引自

1、香港中文大學漢語多功能字庫
2、台灣小學堂

编辑于 2017-11-29 02:10

一:Ⅰ

二:Ⅱ

三:Ⅲ

四:Ⅳ

五:Ⅴ

六:Ⅵ

七:Ⅶ

八:Ⅷ

九:Ⅸ

十:Ⅹ

人罗马也妹吧IIII保留下来啊

什么英雄所见略同

发布于 2024-04-12 15:40

闲来无聊,外国同事要我叫他学习中国字。

我写“一”,“This character means ONE.”

"OK!"

我写“二”,“This character means TWO”

"OK......"

我写“三”,"This character means THREE"

"I got it!"

他说道,拿起笔,写“亖”,“This character must be FOUR.”


如果这字流传下来了,我该怎么说服他?

发布于 2024-04-11 16:54

与题目无关,说个有意思的事

我中学母校旧称北京市第123中学,没办法,排顺序正好排到123

当时学校门口那个牌子是竖着写的大字:北京市第一二三中学

可以想象一下竖着写的样子,关键它还不是书法字,就是方方正正的字体

当时学校有个外号叫“六横”中学


找到旧照片了,原来没有“第”字啊

编辑于 2024-04-12 13:27

四比亖更有辨识度,在手写刀刻时代更容易区分不容易出错。

四的起源的观点之一是同音假借,本意是泗,象形字,鼻涕的意思,被假借为数字之后,原字加上了三点水用以区分(或者说分化成了两个字)。

编辑于 2024-04-22 08:50

因为这样竖着写容易和二混淆

发布于 2015-07-06 15:11

因为坚持用n横代表n的做法效率太低了。

记得有一个笑话,有一个老师教小珠写数字,第一天学了一,第二天学了二,第三天学了三。小珠说,世界上所有的数字我都会写了,明天不用老师来了。老师刚走,就有人说要请客吃饭,要小珠帮他写一张请帖。小珠一看,这位客人姓葛!这可怎么办啊?后来小珠靠自己的人脉关系,终于找到一位笔仙,能以每秒G(64)个字的速度写字。笔仙花一秒钟帮她写好了请帖后,她感谢了笔仙并给了600块钱工钱后,感叹难题总算解决了。

刚请完葛老爷子,又来了一位请客吃饭的新人,这次的客人姓歐!小珠只好又把上次帮过她的笔仙喊来。结果笔仙摇摇头说无能为力,歐米伽是无穷的,我写字的速度再快也终究是有限的。无奈之下,小珠只好又去丰都鬼城花巨资买了一个脑子里装了神谕机的AI人,总算是解决了问题。请帖上用1/2^x张纸的面积画上第x条线,这些线越来越密集,根本就没有最后一条线!

歐米伽先生走后,又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姓阿!小珠又让上次的AI人帮她写请帖,没想到AI人也摇了头,说无能为力!阿列夫1个横杠是无法保序嵌入这张有限大的请帖纸的。于是小珠只能说自己输了,确实无力写出天底下所有的数字。

发布于 2024-04-14 17:33

在学校的捐赠勒碑上见过“䦉”字

搜狗五笔dlg打不出来

发布于 2024-03-27 11:05

罗马数字也碰到过一样的问题,4一开始也是写“IIII”,后来也发现了,三杠以上就杠太多看不清了,现行的罗马数字4就写“IV”了。

发布于 2024-04-15 13:24

流传下来了,你就要问,为什么没有五个横的五

有五个横的话,你又得问,为什么没有六个横

亖的最大意义就是,有这个字但是并不常用

它成功的把“为什么没有xx个横的xx”这个问题,停留在了四

发布于 2024-04-14 09:55
  • 「亖」,一一对应,一目了然。
  • 「四」,「□△」、「□八」。
  1. 「□△」,前後囟门,二孔各阴阳二气合为四,如「乐只君子」之「乐」、「移精变气」之「变」。
  2. 「□八」,孔窍吹出来的气,比如烟囱。八→分→吹。《正韵》府吻切,音粉。《尔雅·释器》:律谓之分。注:分音粉,律管可以分气






  • 「亖」,一一對應,一目了然。
  • 「四」,「□△」、「□八」。
  1. 「□△」,前後囟門,二孔各陰陽二氣合為四,如「樂只君子」之「樂」、「移精變氣」之「變」。
  2. 「□八」,孔竅吹出來的氣,比如煙囪。 八→分→吹。 《正韻》府吻切,音粉。 《爾雅·釋器》:律謂之分。 注:分音粉,律管可以分氣。
编辑于 2024-03-28 18:08

我想到一个笑话

天下之姓伙矣 奈何姓万?

发布于 2024-04-11 21:24

石鼓銮车碣中可见“四马其写,六辔沃若”样,时襄公文公未决,但可以说明春秋早期“四”代“亖”已是官方敕定。至始皇帝,书同文,定格百世文字,“亖”遂不传

编辑于 2018-06-22 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