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习惯
读书笔记
阅读技巧
阅读效率
读书方法

好书应该怎么读?如何高效的做读书笔记?

思维逻辑性强的书应该怎么读?读几遍?每遍读有什么注意事项呢?笔记又是怎么做的呢?尽管每个人的读书方法不同,我还是希望能够了解大家的读书方法,以改善自己…
关注者
534
被浏览
95,166

29 个回答

为什么大家都只是感谢不点赞呢………
————第一次使用分割线,请多关照——————————————————

几年后再来更新。

在经历过一系列人生中的大事之后,我终于又闲下来有了看书的时间。现在看书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做书面的读书笔记了,因为时间不够用,有工作,有孩子,能有时间读书都已不易。所以我现在的策略是,有感触的句子,直接画在书上,感触直接写在旁边。一遍看完之后,会重新梳理一遍,仍有感触的句子,会打在电脑上,同时记录下感悟。照片里是阅读的叔本华的书。黑色部分是摘抄,省略号部分代表中间还有作者的句子没有摘抄下来,红色部分是个人感触。


以下为原答案:
我的读书笔记是这样做的。


书名,作者,出版社。

摘录:用黑色水笔。记下书中有感触的文字。

点评:用圆珠笔。自己的对这段文字的想法,引申。记录下当时看书的思路。

书评:读书笔记最末处。对通篇的看法,值得借鉴的地方,值得推敲的地方,以及建议自己再读的节段。

这是自己读书好多年之后才调整出来的一套读书笔记格式。每每回看笔记本的时候,都能清晰的记起当时读书时的想法。并且,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见证自己的成长。也许曾经摘录下的文字已经不再有感触,但是自己写下的点评却能反映当时自我的一个心理状态,渐渐的对自己点评的内容又会有新的不同的见解,又可以再次写上新的点评。

希望对你有用。

壮士,请点个赞再走吧!

编辑于 2020-04-02 17:02

听说要写读书笔记时,你可能会冒出这样的疑问:

「我以前也写过,但是太麻烦了,坚持不下来。」

「这也太费事了吧?」

「做这种事有意义吗?」

也许说到读书笔记,你会想到那种为写论文做准备的研究笔记,整个本子上挤满了字,光是看着都让人打瞌睡。但其实读书笔记并不只有这一种,还有比较平易近人的类型,比如:

2013 年 8 月 5 日,我读了《○○○○》。这本书比我想象中有意思。

如果写得这样简单,就更容易坚持下去了。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说「读书笔记绝不是这么肤浅的东西」,但是我认为,就算是这样简单地记笔记,也一定能让你有所收获,因为把读书笔记坚持下去才是写读书笔记最基本的要求。

至于能否得心应手地做好读书笔记,进而熟练地参考记录过的笔记,都是坚持写读书笔记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后才能收到的效果。所以,为了达到这样的境界,一切都应该以「 能坚持下去 」为先。

再以刚才的「一句话读书笔记」为例,这句话并没有给我们多少信息,除了读书的日期是 8 月 5 日、这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以外,什么也看不出来。但是,正是这句话的存在,让这次读书成了一次看得见的体验。

别看只是简短的一句话,写和不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法国文学专家鹿岛茂先生是位知名的读书爱好者,他曾在随笔中这样阐述读书笔记的作用:「图书都是有重点的,没有必要从头到尾详读。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点功夫让自己对读过的书有印象。即使只记下这本书的作者、书名、阅读时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毫不夸张地说,只有 坚持下去 ,读书笔记才能发挥作用。读书时应该时刻记得这个目的,正确地对待写读书笔记这件事。

读书笔记改变读书方法

当你决定以写读书笔记为前提去买书、读书的时候,对读书的认识也会发生巨大的转变(见图 3-1)。

人们经常说「你为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时,才会真正理解它」,把记读书笔记作为目标去读书,得到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当你 以思想输出为前提 去读书时,思想输入的质量也会有所提升,而且亲手写文章的好处比口头叙述要多。

举个例子,我在我的读书法里介绍了一种「 摘抄 + 感想 」的组合方式。书写的确是一道很费时间的工序。谁也不想在结束了繁重的工作之后还要再趴在桌子上抄两三个小时的书。所以,写读书笔记应该尽量从简从速,尽量缩短记述的篇幅,但也要全面地反映文章的精髓。

到底要怎样才能做到既简略又全面呢?

为了写出精练而深刻的读书笔记,你应该在读完一本书以后认真回想需要摘抄哪一页哪一行,思考怎样撰写读书笔记,然后严格地筛选需要摘抄的内容,尽量提炼自己的感想,争取用最短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含义。

「这部分和那部分讲的虽然是同样的内容,但刚才重读的时候感觉这部分更容易看懂。」

「这一页讲的虽然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但如果去掉这部分就没法承上启下了。」

「我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只要摘抄了这一句,其他内容都不用再抄了。」

当你像这样一边思考一边选择要摘抄的文章时,会不由自主地想多读几遍,尤其是对还没有读懂的部分。在不断思考、不断重读的过程中,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读过三五遍了。

如果某些内容你实在理解不了,或者没有兴趣,就没必要写在笔记本里了,只要略读一下就好,不要钻牛角尖。积极地「跳读」和「速读」,保持张弛有度的节奏,可以把更多精力集中在好书的精华内容上。

就这样,读书的目的从「读完就好」变成了「 写读书笔记 」,读书的重心也自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因为读了书而写读书笔记」,而是「为了写读书笔记而读书」。

从一句话开始

写读书笔记也是有窍门的,简单来讲,就是要彻底地专注于「 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 」。

编辑于 2024-03-11 15:35

高效的读书和做读书笔记是分不开的,一个有效的读书方法必然是伴随着读书笔记,一分好的读书笔记也应该要能促进你的阅读和理解。

方法一:划重点式的读书

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有“划重点”的习惯,这本是个好习惯,但是由于缺少目的性,标记又太混乱,到最后发现书里到处都是重点,搞得特别混乱。

所以说,划重点也是要讲究方法的,比如下面的这个方法:

第一步是确定读书目标。在读书前,要想清楚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目标是什么,是要解答某个疑虑,还是要找到某种方法,或者为了教育孩子寻找理论基础,或者写一篇论文等等。带着目标读书,能够快速锁定书中真正对自己有用的内容,避免无用内容,做到高效、准确。

第二步是确定属于自己的“标记语言”。具体来说,就是给不同颜色的笔或标签,以及不同的符号赋予一个固定的意义,比如用红色表示与自己工作、业务相关的重要内容,用蓝色表示好词好句等等,用圆圈圈人名,用方框框地名等等。我们一旦确定了属于自己的标记语言,以后提取信息时就能变得快速且高效。

标记语言

第三步是根据你的读书目标以不同的速度快速阅读书籍。像我的话,通常是以每分钟两千字左右的速度对整本书籍、或某些章节进行快速阅读,在读的过程中,我会找到这本书中我感兴趣的地方、对我重要的地方、或者一些看不懂的地方,然后放慢一点速度进行阅读。或者是对这些内容进行简单快速标记,之后再进行二次阅读或者精读。至于快速阅读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一方面是靠不断地阅读“养”出来的,另一方面是需要刻意训练培养的,比如通过《 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软件》训练掌握快速阅读的能力。

第四步是读完书之后做“索引”。就是根据自己确定好的标记语言,在书的扉页或空白处把你的标记语言写下来,然后在对应的标记语言后一一写下对应的页码。有了索引,以后一旦需要用到书里的相关内容,我们就能迅速定位,提高提取和产出的效率。除此之外,对于书籍中的一些有参考意义的图、表等内容,我们还可以用拍照、截图、复印等方法把这些信息收集起来,方便今后使用。

方法二:便签读书法

便签读书法既是读书方法,也是阅读中做读书笔记的有效方法。

便签读书法非常适用于“致用类图书”,也就是读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想解决具体问题并应用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第一步,准备三种不同颜色、约掌心大小的便利贴,一支笔,以及一组多色指示便签。(三种不同颜色便签的用法:便签1,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便签2,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便签3,规划今后要如何应用)

第二步,对书本进行快速阅读,当遇到问题、建议、观点及较难理解的地方就自问:这对我有多重要?若重要就放慢阅读速度来细读。

第三步,在便签1上,用自己的话重述相关讯息、总结对自己的启发或有价值的提醒,写好后并贴在相应的书页里。(如果原书内容简单易懂,就不需要便签1了,只要在重点地点画线就好。)

第四步,针对书中某段信息,问自己有没有相似经历,或听说、看过类似的事,写在便签2上(不要泛泛而谈),再贴到便签1旁。

第五步,规划今后应用,尽量考虑可应用的目标,写下达到目标应实施的行动,写在便签3上(不要只写下决心或感概,要有明确的时间、执行内容和验证指标),贴在书页上。

第六步,在贴满便签的书页上,贴上一张“指示便签”,用来提醒自己这一页有自己的学习资料。

第七步,看完一本书后,把所有便签3拿出来贴在诸如冰箱、墙上等容易看到的地方,用来提醒自己落实行动。(可以将便签3做一些变化应用,比如用不同颜色来代表不同意思,例如黄色表示有价值,绿色表示要尽快行动,橙色表示要再修改等。)

方法三:九宫格笔记

“九宫格笔记”和“便签读书法”类似,是一种将整本书的重点通过一张纸来表现的方法。具体做法是:将一张纸,划分为书名、问题区、概念区、精彩区、待办区等区域。在读完书之后,把相应的内容填到表格中去

九宫格笔记

在读书前,先根据自己的读书目标,结合书籍的目录,提出3-5个问题,然后把问题写到表格的问题区中。提出问题,可以激发我们读书的兴趣,读的时候知道该重点留意哪些内容,更加专心和投入。

在读的过程中,当你读到跟你问题相关的重要内容时,就可以把相应的内容写到概念区,写的时候最好用自己的话来重述内容。对于这些个重要内容,还可以以卡片的形式分别给他们做一些补充内容。当你读到一些让你感到惊喜、意外的地方,就可以把它们放到精彩区。

读的过程中或读完之后,还要规划今后要如何运用书中的知识,也就是在“待办区”写下接下来要怎么做、怎么落实和运用知识。写的时候,最好把计划附上。

方法四:文章或思维导图式的读书笔记

如果想把读书笔记做的更详细点,可以以文章的形式,或者思维导图、知识框架图的形式来做读书笔记。

把一本书梳理成一篇或几篇文章,可以有效加深我们对书籍的理解和记忆。而知识框架图或思维导图,可以让我们对书本主要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更好的把握全书。

首先是梳理一本书的主要内容,或者是你关心的重要内容。在梳理完主要内容之后,还要对书籍内容进行反思,只有包含了自己反思和思考的读书笔记,才是完整的。比如问问自己,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什么?这本书对我的帮助是什么?书中哪些知识是我过去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哪些知识是旧知识有了新的解读等等。这些内容都要写下来,加进自己的读书笔记当中。

至于用思维导图梳理并记忆一本书的方法,可以看看我的文章和视频:

读完书,并有了读书笔记之后,我们还应该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方便自己以后的温习和查找使用。我自己通常是把我读书之后的一些文字笔记和图片笔记,以文件夹的形式存在电脑上,方便我查阅和调取使用。

编辑于 2020-11-20 10:58

和大家简单分享下几种常见的读书笔记方法。

摘录式笔记法

​阅读时,可以把喜欢的描写或者认为重要的内容按照原文进行抄录。抄录时,能加深对文段的印象。很多人可以对读过的书进行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当你做足了量的积累,在写文章或论文时却非常有用。

摘录式笔记很重要的一点是注明原文出处,页数和作者,以便引用和查询。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批注式笔记法

批注式笔记法是在书中标记重要内容的基础上,在空白处加上相关的联想和注释。这种笔记方法的优势在于其便利性,你可以边读边记,一边标注出对你有用的关键内容,一边记录下你的所思所想。

批注的内容可以多样,不管是字词句的理解,还是关键概念引发的思考,还是此时此地的想法,或是联想的相关案例都可以。应用的场景也很多元,不管是文学类书籍的阅读,还是专业的著作,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阿城《遍地风流》

批注式和摘录式笔记的共同优点是简单,但缺点也很明显,这两种笔记方式都是比较被动的笔记方式。这两种笔记方式对知识是「浅层次」的加工(或者说没有加工),不涉及信息的压缩和提取,后续对知识的记忆和提取贡献程度也有限。

康奈尔笔记法

康奈尔笔记法,又叫 5R 笔记法。

  • 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
  • 简化(Reduce):下课以后,尽可能及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回忆栏,即副栏。
  • 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 思考(Reflect):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 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在白纸上画三条线,来区分上课/阅读时,上课/阅读后,和复习时三个时间阶段各自需要做的事情。如下:

用这种方法记笔记,最大的好处就是很好地利用了记忆曲线,并有效加强理解和记忆。让你主动去进行关键词的提取,并及时回忆,加强你对听课/阅读内容的理解。

这种笔记方式非常适合课堂和具体章节的复习,因为每一节课讲的内容比较细分。但这种笔记方式也有缺点,一是它的内容承载量比较小,讨论的层面会比较窄且具体,不适用于构架知识框架。二是它的拓展性较差,当你有新的知识汇入时,很难在原有的笔记上进行拓展。

大纲式笔记法

大纲是结构化的笔记。当我们对书本的关注重点不仅局限于某一个部分,而是想从整体上对整本书的整体框架和逻辑结构有一定的把握时,可以熟练运用大纲式笔记法。

在书本目录的基础上,用大纲的方式将书本的内容进行压缩和呈现,起到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体系化笔记的好处在于,非常有利于复习。当你在进行课程复习,或者回想读过的内容时,可以边看笔记边进行回想。

这种笔记方式可以结构清晰地按照总分关系对所读的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但大纲笔记在某些程度上是受限制的,比如说除了总分关系外,它没有办法表达节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所能承载的元素也有限。

思维导图笔记法

思维导图是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类的想法;它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

思维导图的笔记方式对知识是「深层次」加工,绘制思维导图相当于是对信息重新进行编码,这种加工方式更有利于记忆和理解

《穷查理宝典》

因为你要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压缩,不断地进行关键词的提取,分类、总结概括,类比,发散,找出知识间的内在逻辑。通过树形结构把知识进行串联,在搭建结构的时候,每增加一个主题分支就是一次新的思考和连接。在记笔记的过程中,大脑是高度积极参与的

如何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我们做下简单的解读。

1、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的步骤

  • 根据书的目录,大致了解整本书的内容,确定思维导图的基本结构。
  • 进行泛读,挑出哪些部分值得精读,并大概了解作者整本书想讲什么。
  • 开始进行精读,在精读的时候,画出关键词,在思维导图上进行细节的填充。
  • 填充完成后,进行进一步的删减和整理,最后完成整本书思维导图的绘制。

读书的方式有很多种,但经过这样的一番精细阅读后,相信你对这本书会有更多掌握,读书的效率也能极大地提高。而且,做好这张图后,隔一阵子就可以翻起来复习和回忆,非常方便。


《增长黑客手册》读书笔记


2、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这边想强调的一点是,并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用思维导图做读书笔记,像杂文、散文、随笔之类的文章,一般没有明显的结构。思维导图这种笔记方式更适合用于构建知识体系,因为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你可以:

  • 梳理—构建知识体系
  • 关联—和已有的知识体系产生联系
  • 回顾—加深对知识的吸收
  • 加工—联系实际进行输出

比如说《如何阅读一本书》就非常适合思维导图的笔记方式。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笔记

对这本书进行了拆解,可阅读 《如何阅读一本书》。

通过思维导图,不断层次化你的内容,让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紧密,从而做到心中有网,融会贯通。

而且,这种笔记方式是可以无限延展的,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在原来的导图上进行新内容的添加,有什么新的感想和体会也可以加上去。

此外,自我检测和与他人分享是检验你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很好的方式。比如说你可以拿着这张图问自己「这本书主要讲了哪些内容」,也可以和别人解释和分享。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

精读笔记 | 一文读透《金字塔原理》


这样一来,你就要用自己的语言去串联和描述书中的知识,不知不觉中就用到了「 费曼技巧」。


3、用思维导图绘制读书笔记的难点

⊙ 提取关键词

相比于大纲笔记,用思维导图制作读书笔记难度在于关键词的提取。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建议避免使用长句。避免大段文字堆砌能极大地提升整张导图的可读性,而且提取关键词的过程是压缩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思考的过程。

在进行关键词提取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 原则1:运用能阐明关键概念的词,名词为主、动词次之,辅之以必要的形容词和副词。
  • 原则2:精简到不能精简为止

逻辑分类

逻辑分类也是思维导图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除了用「概要」进行归纳和总结,用「联系」来表达主题间的关系外,在思维导图中还可以灵活运用「笔记」、「标注」、「标签」来进行解释和分类。

① 总结归纳

在读书笔记中,用「概要」对各个主题进行总结和归纳是常用用法。「概要」在思维导图总分的主线逻辑上,加上了分总关系。

除了「概要」外,当你想对相似的主题进行归纳,或者进行内容的强调,可以用「外框」把这些主题框起来,并进行注释。

解释说明

用 XMind 做笔记时,当你想详细描述一件事情,但又不想影响整张图的简洁性的时候可以把大段的内容放进「笔记」里。在「笔记」里还可以进行分点阐释,让你的内容更清晰。

「标注」也是高亮主题内容或解释说明的方式。巧妙运用,可以丰富主题的内容层次,也可以避免大量解释说明的文字。

「标签」则可以起到很好的分类效果,也可以用来解释说明一些概念。如果有多个关键词,用逗号隔开即可(最好不要超过3个)。

除了用以上的方法来表达复杂的逻辑关系外, XMind 还支持丰富的主题元素,可以用贴纸、标记、超链接、附件等元素来表达多元的信息。

以上就是五种常用读书笔记方法的介绍,各有利弊,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需求来进行选择。

当然你也可以在不用的阅读场景中混合运用多种笔记方式。比如说在精读的过程中运用批注式笔记法,在进行整本书的梳理时运用大纲笔记法和思维导图笔记法等等。

XMind 免费下载

桌面端(Mac+Win)下载: XMind: ZEN

移动端(iOS+安卓)下载: XMind 移动版 | XMind思维导图

编辑于 2019-08-02 16:31

## 阅读真的很难吗?

阅读真的很难吗?

阅读为什么会难?

其实,掌握正确的方法很简单。

>>关于阅读,有几个误区需要被纠正:

1、 必须承认我们的时间跟精力都是有限的,并不是每一本书每一句话都值得花大把时间去阅读去研究去记忆。

2、 要怎么挑选合适的书籍?M一直相信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并不是照搬作者的知识体系,带着质疑跟辨证的态度去阅读,更容易获取到有价值的知识。相比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我们更需要建立自我导向,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

3、 阅读到底有没有提升?大部分的阅读,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如果这本书在工作和生活中有一丁点的作用,读书的目的就达到了。即便是没有外在的实际作用,在阅读中产生愉悦享受,读书的目的也达到了。

## 什么是高效的阅读方法?

看过不少书,能记住的没多少?阅读速度慢,获得满足感少?这些都是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什么是正确的阅读方法?开始之前,先来了解了解大脑的喜好。

我们的大脑通常喜欢简单的、结构清晰的、带图像的、同时最爱奖励。像思维导图这种可视化的记忆方法,就比较吻合大脑的高效记忆(疯狂暗示.jpg)

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用一些外在或者内在的激励来鼓励自己,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特定的方法来提升与锻炼专注力、记忆力,利用好自己的注意力。

## 四种可行有效的阅读法

据说一年可以读完几百本书的《洋葱阅读》里面,介绍了四种可行有效的阅读方法,教我们快速掌握书中的重点。

>> 一、碎片化阅读

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下,我们每个人的时间都特别的宝贵,碎片阅读无形当中就成为了我们当代人的主要阅读方式。如何把碎片化的知识为我们所用?

在碎片化阅读中就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叫做:阅读概念法。是指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找概括性的名词达到学习的目的。

>> 二、快速阅读

快速阅读一般是适用于我们对这本书不了解的情况下就需要做到快速阅读,用最快的时间去找出我们感兴趣的书。

>> 三、主题阅读

在这一阶段里,我们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领域,然后再在这个领域里长时间的研究,阅读这个领域的更多书籍,慢慢成为这个领域里的牛人。

>> 四、深度阅读

什么样的书需要深度阅读?一种是经典名著,另一种就是关于某个知识阅读过很多书籍,但是还有很多问题不懂,这种时候往往需要深度阅读。深度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某一个概念,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 读书笔记的力量有多大?

书读过之后不久就忘记,要用的时候很难想得起来,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记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忆做不到的事情,笔记往往可以帮我们做到。在洋葱阅读法里,反复强调”输出”的概念,通过消化内容输出笔记,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再度理解与记忆。

用思维导图记录读书笔记,就是一种将知识结构化可视化的不错方式噢

>>高效思维导图软件,推荐给你

编辑于 2022-04-19 09:13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同样需要读很多书,但是,读过那么书,你还记得多少?书里讲了什么内容?你最喜欢哪一部分?这本书对你有什么影响?

这些问题让你困惑之余,也许你会反问自己:难道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吗?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别慌!《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可以帮你解除疑惑。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的作者奥野宣之毕业于日本同志社大学新闻学专业,有过在出版社和报社工作的经验,他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在商务人士中大受欢迎,他还有“笔记本作家”之称,不管是工作还是兴趣,他都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当然记录书单和读书感悟更是如此。

书中讲到奥野宣之创造的一元化笔记读书法,它涵盖了从选书,购书,读书,记录到检索以备重读这五个步骤,提供了一整套科学高效的读书方法。

他倡导有目的性地购书,让读书从一开始就充满主动性;用笔记管理读书生活,养成随时记录,心得体会的习惯;学会摘抄,让原书精髓与自身思维的火花交相辉映;完善整理归档工作,做好的笔记需要反复重读才能凸显其价值。他还从自身经验出发,介绍了19个让读书体验更充实有效的小窍门。看起来方法简单,用起来却很有实效。

本书要教你的并不是单纯记忆书中的内容,而是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智慧”,并得心应手地运用。接下来,来学习这本书的精髓:

一. 一元化笔记管理读书生活

1.读书生活的五个阶段

选书

收集日常生活中所有和书有关的信息,如浏览广告和书评,记录想读和需要读的书,减少与内容乏味,自己不感兴趣的书的接触,提高选书的命中率。

购书

根据自己的需要,检查书籍本身是不是像笔记里写的那样值得购买,从而制作购书清单。这样就不会被书店过度包装的广告所左右,而可以快速自主地找到目标书籍。

读书

在读的过程中,做好写读书笔记的准备。将重要的部分按等级提炼:感触颇深的部分,纠结要不要做记号的部分,做了记号的部分,要摘抄到笔记本里的部分等。

记录

制作读书笔记,记录读书过程中产生的感动和思考,铭记这次读书体验,留下与书交流过的证据。

活用

通过再次浏览读书笔记,在检索和参考的过程中帮助自己获得智慧,得到提升,也方便日后重读。

2.信息一元化

把以上有关读书的所有信息记入同一本笔记,就是信息一元化,具体来说就是把想读的书和读过的书都记在同一本笔记里,不设分册。就像是把所有的卡都放到同一个钱包里,需要的时候只要全倒出来就可以很快找到急需的那张,非常方便。

五个要点

可以书写任何内容,包括日常生活的很多事,如感兴趣的作家名字,印象深刻的台词,别人推荐的书名,一闪而过的感悟等。

按时间顺序记录,不需要分区,也不需要按照书籍的范畴分类,连写法和空间都不需要刻意区分。

附上日期,只要在每篇文章最前方添加日期,并在文字最后加条分界线就可以。注意记录方式统一,不会造成书写混乱,而且标注方式简单,更便于轻松地坚持做笔记。日期一般统一为如下六位数列:181212(即2018年12月12日)

灵活,运用速记或略记,快速大字体记录和简写略写,都可以根据个人习惯和爱好创造出喜欢的方式。

可以粘贴,报纸上的书籍广告和书,评书店里分发的传单,都可剪下来粘贴上去,这种方式比单纯手写笔记更直观,更印象深刻。

二.如何做读书笔记

1.做记号



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觉得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重读,读完一遍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新读一遍,如果仍觉得和好,就把这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标记,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上下两角的几页,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读,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2.利用书签边读边写




准备通读,重读,标记三枚书签,在每道程序中断的位置,放入标签。

3.巧用标记区分对象

可以用不同划线方式对标记对象进行区分。直线:重要,客观重要;波浪线:非常重要;圆圈: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

4.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

即摘抄和评论并存,如葱鲔火锅这道菜中鱼肉和大葱一样的关系。

第一步:六位数日期+书名+作者+出版社

第二步:摘抄(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用“o”表示。

写评论(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用“*”表示。

如图:



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是这本书的精彩之处,这种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是不试试的话,你就无法体会到摘抄带来的惊喜。

摘抄的一般都是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能让自己心动的句子,能产生共鸣的句子,摘抄的过程不仅可以加深记忆,还能变成享受的过程,抄写的同时,那些句子依然让人信服,让人感觉震撼。

手机拍照和截屏的确给我们保存信息带来很大方便,但是迅速保存的内容如果过后不去看,效果为零。抄写的方式听起来老土,甚至有人会骂傻,而且抄完也不会都记住,但是抄写的过程伴随着大脑的思考感情的触动,不知不觉中,这些内容就会渗透到你的思想和情绪里,储存起来,像陈年的酒,长时间不动会蒙尘,但日久弥香,不经意间它已经让你发生变化。

摘抄下来的句子,记得写下自己的评论。可以是当时心情的记录,也可以是读书时获得的感想。人类是健忘的生物,就连昨天吃过的饭都需要认真回忆才能想起来。我们有什么理由去相信自己可以“理解书中的精髓”呢?

我之前经常下班后顺路在我妈家吃过午饭,然后回我自己家休息,一进门老公问我今天吃的什么饭,我几乎每次都不能马上回答出来,记忆力差到什么地步!所以,难怪这些年读过的书,只能说好像读过,隐约记得那个人物,再往下分析,就失忆了。

摘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迸发思想的火花,保存读书过程中的思考,防止与好点子失之交臂。读书时获得的感想还是原创思考的源泉。

利用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就是以书为媒,依靠自己的思考,创造出自己思想的舞台,为日后的认识水平和创作打好良好的基础。

读书笔记会帮助我们改变读书方法,而读书方法的改变会带来思考方式的改变。如果只读书不笔记,只是用眼睛看过,并没有记到脑子里,读再多书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浮光掠影过眼云烟,转瞬即逝。

奥野宣之的这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虽然某些章节显得事无巨细,语言略显啰嗦,但是瑕不掩瑜,书中提出的读书笔记的方法,的确具有化书中知识为我们脑中智慧的神奇功效,这个方法值得每个爱读书的人琢磨和运用。

发布于 2019-07-19 16:29

通过思考去记住知识,而不是刻意去复述和记忆。


传统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大抵上,可以分为三种:

1)关键词。用关键词简要记录下要点,并标注出处和来源;

2)摘录。把整个句子、段落、知识点,直接抄录或复制粘贴,保存下来;

3)标注。在原文或者摘录的段落旁,加上自己的注解和思考。


这三类方法很常规,也很符合直觉,但你有没有发现,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会遇到一个问题:


当笔记堆积很多时,很难有效地进行整理和利用。


尤其当笔记数量达到成千上百条时,这个问题会尤为明显。


要么,就是堆在一边积灰,再也不去翻看它们;要么,就是在需要时怎么也找不到,甚至根本忘了「自己做过笔记」这件事,白白做了无用功。


你或许会说,可以给笔记分类,用层级和树状结构进行管理。但本质上,这并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会把问题复杂化。


举个例子:我今天读到一段数据:

无印良品从1991年开始进军海外,截至2015年,在海外共有301家店;相比之下,优衣库从2001年开始进军海外,截止2015年已有798家分店;而2000年进军海外的大创,则达到了1400家。


我该把这个知识点放到什么分类下面呢?企业?日本?数据?

而当我想用到相关内容的时候,我又该到哪个分类下面去找呢?


本质上,树状分类是一种「还原论」的思维,它认为任何一个对象,都可以被一步步拆解至更小的组成部分。

用这种思维处理文件、思考问题,都很有效,但唯独对知识并不成立。


为什么?因为知识是一种「联系」,它本身就是多元的。因此,你很难把一个知识「纳入」某个分类,因为它建立的联系不同,类别也会完全不同。

同样,标签看起来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实际上,它反而增加了认知和记忆的成本,造成大量的冗余。


如果你试过给笔记加标签,你就会发现:标签更适合的,是用在「封闭场景」。

但针对开放场景,最可能的后果就是,产生一连串层级不明、名称混淆的标签。光是要把它们整理好,都会消耗不少心力。


更别说用它们去管理成百上千、内容繁杂的笔记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这背后的症结究竟是什么?

本质上,它的问题在于:把「收集」当成了「记录」。

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收集,是把散落在外部渠道的资料、信息,汇总起来,转移到其他平台上,从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方便我们去查找和搜索;

而记录,是把你的想法、思考、念头,进行外部化,以便于我们更好地整理思维。


举个例子:做一个项目,第一步先要收集资料,把它们汇总起来,归类放好,方便我们处理;第二步,再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阅读,提炼出其中有价值的信息,把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去归纳出结论和解答。


后者才是真正有用的内容,也才是我们需要重视的。


我很理解这种想法:读到一个知识点,明明作者已经写得非常好了,文辞优美、表意精确,有什么必要自己重新写一遍呢?


再者,自己写的东西,很大概率是不如作者精确的,甚至有可能会出错。把错的东西保留下来,岂不更加有害?

但如果是复制和摘抄,那就只是停留在「收集」而已,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为什么读了很多书,却总是感觉没学到什么东西?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我们只是把书上的知识「收集」了起来,根本没有进行深入吸收和内化。

就像很多人只是在「集邮式阅读」一样,许多人做笔记,其实也只是「集邮式笔记」,本质上只是把内容挪了个地方,并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大脑。


那么,如何从「收集」转变为「记录」呢?

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需要思考的参与。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你无论聊到什么,都能从一个大的体系中拎出相关的东西?如何才能记住那么多的知识?


其实,我根本无需「刻意」去记住知识,我只是不断地对它们进行思考加工。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就自然而然地被记住了。

也就是说,通过思考去记住知识,而不是刻意去复述和记忆。

认知心理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做「加工水平模型」(LOP,Levels of Processing Model,由 Craik 和 Lockhart 提出)。


它告诉我们:是什么决定了信息的储存和提取效率呢?是对信息本身的「加工水平」。

举个例子,像前面这段信息:

无印良品从1991年开始进军海外,截至2015年,在海外共有301家店;相比之下,优衣库从2001年开始进军海外,截止2015年已有798家分店;而2000年进军海外的大创,则达到了1400家。


单纯读这段文字,摘录到笔记本里面,你是记不住的,甚至会忘记「自己曾经看过这段数据」,因为它属于「浅层加工」,起不到做笔记应有的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记住呢?答案是:对这段信息进行分析,让思考参与进来。

比如:

为什么无印良品海外扩张的步调这么慢?有哪些可能的原因?

这段数据中还有哪些有用的信息缺失了?比如,无印良品开一家店的成本,是否远高于优衣库和大创?

这段信息可以用在什么场合中?我能用它来说明什么?它本身可靠吗?

诸如此类。甚至,你要记录的,不是这段信息本身,而是你这几个问题和相应的延伸思考。


这就叫做「精细加工」。它是把一段信息揉碎、拆开,强迫它跟我们脑中已有的概念建立联系,从而把这个新的知识点「固化」下来,把它牢牢地内化在脑海中,成为一个节点。

到了这里,具体的数字本身,已经不是很重要了。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个节点,从笔记里或原始出处,再次去找到它。

这样,才能真正让笔记发挥起作用,成为连接我们跟实体世界的「联结」。


那么,有什么好的笔记方法,可以应用这个原理呢?


我在 学了很多知识,没多久就忘光了,怎么办?中,提到过一个自己总结的技巧,叫做「知识卡片」。


文章发出后,陆续收到许多留言,都说:试用了这个方法,感觉很赞,能否就这个方法再多谈一些?

所以今天,我会系统地拆解这套方法,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这是「知识卡片」的模板:

我们一项项来拆解。


1. 主题:这条笔记关于什么?


很多人做读书笔记时,喜欢一股脑把信息全部放进来。


比如这么一条笔记:

汤姆·彼得斯在写作《追求卓越》时,研究了43家优秀公司,从中找出8条共性,写入书中。该书因而一炮走红,成为商业管理经典。然而从图书出版至今,这43家公司里,只有15家公司的股票表现优于市场平均水平,有20家公司股票低于市场水平(共有35家公司上市)。


这个轶事看上去挺有意思,你可能会把这一整段都复制下来,放进笔记里。但如果到此为止,是没什么用的,因为过不了几天,你很快就会忘记它,忘记自己曾经记下过这段轶事。

为什么呢?最直观的原因,就是它缺乏一个主题。


一段缺乏主题的材料,是没法在你的记忆里占据一个稳定的位置的 —— 它没法成为一个单独的节点。

用认知心理学的话来讲就是:你没法给它一个编码。


所以,第一步,是给每一条笔记一个明确的、具体的主题,告诉你的大脑:

  • 这条笔记是关于什么的?
  • 是哪一点吸引了你?
  • 它的核心信息是什么?


比如,像刚才这例子,就可以赋予这样的主题:

《追求卓越》的成书过程;

商业管理的书未必靠谱;

一个关于选择性观察偏差的实例;

……


诸如此类,按你的兴趣而定。


不同的主题会有不同的侧重点,故而在记忆里也会有不同的编码方式,会藉由不同的触发点被联想到、提取出来。

但无论是哪种编码方式,储存和提取的效率,都要优于没有编码。


所以,这一步看似简单,但却必不可少。它相当于对这段笔记进行提炼,提取出它的核心信息。


其实,从这一步开始,你就已经开始在进行「精细加工」了。


2. 信息:这条笔记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了主题,接下来,就是对笔记进行剖析和分离。


每一条笔记,吸引你的点可能都不一样。它可能是一段精辟的断言,一个巧妙的观点,一则重要的数据,一个浓缩的片段……无论是哪一种,这一步你要做的,就是把它进行分析,把其中描述的新信息提取出来。


什么是新信息?简而言之,就是你原先不知道、现在知道了的东西,并且有一定的可靠性。

它往往是一些对客观事实的描述,或者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观察视角。


如果一段笔记没有新信息,那它其实就是无价值的。就算写得再精彩,也不过是把你知道的东西重新讲了一遍而已。

比如:

不要拒绝思考。和思考做朋友。
这是我们渺小的生命,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唯一能发出的光。


这段话,有必要记下来吗?没有。因为它没有告诉你任何新的东西,没有提供任何新信息,它只是把你已经知道的内容(思考很重要),重新描述了一遍。


但像这一段:

就像很多人只是在「集邮式阅读」一样,许多人做笔记,其实也只是「集邮式笔记」,本质上只是把内容挪了个地方,并没有真正进入我们的大脑。


这里,「集邮式笔记」对你来说,可能就是一个新信息。那么,你或许就可以进一步去发问:什么是集邮式笔记?它有哪些特征?它的原理是什么?我们如何规避它?诸如此类。

这就可以构成一条有效的笔记。

它会在你的脑海中,创建一个新的节点「集邮式笔记」,并把它跟其他节点联系起来。


这才是我们通过做卡片,需要达成的效果。



3. 思考: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什么?


对一段内容进行「信息分离」之后,你脑海中一定会自然地产生一些想法:可能是对这条笔记的共鸣、感触,也可能是进一步的问题、疑惑、联想到的其他信息,甚至天马行空的灵感火花,等等。


这其实才是阅读时,最有价值,也最值得记录下来的东西。

可惜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急于「把书看完」,或者耽于传统教育「被动灌输」的惯性思维,忽视了这些想法的价值,一心埋头于书中去寻章摘句,任由它们转瞬即逝。

这实在是有点舍本逐末了。


实际上,我自己读书时,一个必备的条件就是「选择大脑活跃的时段」。因为这样才能激发更多的想法。

我的读书笔记里面,绝大多数,都是这些在读书时闪现出来的思维碎片和灵感,而不是书中的知识点。


可以说,我读书的过程,其实就是收集想法的过程。


相比之下,书里面讲了什么,提供了什么信息,只不过是催生和支撑想法的土壤而已。


举个例子:我最近在读一本书《唐代高层文官》(赖瑞和著),这本书是研究唐代官僚体制的集大成作。那么,我有必要把书里的重大历史事件、官员体系等记录下来吗?没有。因为这本书已经帮我整理好了,我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呢?查就行了。

我要记录的是什么东西?是在阅读这本书过程中,所产生的观点、想法和结论。比如:

唐代的宰相其实是一种「使职」,并不是一个实际的岗位。只在有需要时,才让其他官员来兼任。这更像我们所说的「智囊」和「议事会」。


像这条内容,我就可以把它记录在「思考」一栏中,然后从书里找到相对应的客观事实,记录在「信息」一栏里。比如:

唐代的宰相都没有品级,也没有人员编制;
上至一品,下至五品,都有担任过宰相的记录;
……


当然,更细化的,你可以在「思考」中,注明这是作者自己得出的结论,还是你的想法。

我一般会在自己的想法前面,用一个符号「#」表示,以作区分。

同样,你也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和疑惑记录下来。比如:

#这种制度是只有唐代如此,还是其他朝代也有?


诸如此类。

这不仅仅是在记录知识,也是在不断训练和强化你的思考能力。


4. 后四栏:


1)行动/反馈:我要做些什么?


这一栏无需赘述,非常简单,就是接续「思考」:在产生了这些想法和问题之后,下一步,我可以做些什么,来解决问题、完善想法?


譬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就可以写:查阅其他朝代的「宰相」一职。


或者,你读到一个耳目一新的方法(比如本文的「知识卡片」),就可以写:找机会尝试应用。

然后,定期对你做的知识卡片进行检视(一般建议每1-2天一次),把这些写下来的行动,抽空去完成。并把行动所得到的结果,填写到这一栏的「反馈」里面。

这才能使笔记「流动」起来,真正发挥它的价值。而不是一直被「囤积」。


2)钩子:关于这条笔记,我会联想到什么?

这一栏你要记录的,是相关的「关键词」。

简而言之,就是:当我需要提取这条笔记时,我可能会想到哪些东西?

它和标签(tag)的区别是什么呢?你完全无需考虑层级,也无需考虑类别、措辞、是否重复……只要把你第一时间的直觉,全部写上去就行。整个过程就几秒钟的事。

像这段内容:唐代的宰相其实是一种「使职」,我可能就会写上:唐朝,官员,官僚制度,中央集权,历史逸闻,等等。


而像「许多人做笔记,其实也只是「集邮式笔记」,我可能就会写上:读书,笔记,学习方法,误区,认知心理学,文章素材,课程素材,等等。


这样,需要的时候,搜一下,就能找到你做过的卡片。


当然,这一步起到的主要是辅助作用,帮助你提纲挈领,不要过于依赖。重点是,通过前面几个步骤,把这条信息的「大纲」和「印象」,牢牢地记在脑海里。


3) 出处和时间


这两栏就不用讲了。主要目的是留下原始出处和时间、状态,方便你进行查阅,同时也便于你储存「情景记忆」,更好地再现和回忆起阅读时的原始状态。

到这里,一张「知识卡片」的主要内容,就已经基本完整了。

放一个范例,供大家参考:

最后,再提几点小 Tips:


1)这是一个完整版,一开始上手这个方法,可以先从简化版开始。


怎么简化呢?可以用费曼技巧:抱着「把这个知识点,教给一个零基础的人」的心态,用最简单的语言去描述出来。

在这过程中,写清楚要点、结构、逻辑关系即可。

放一个简化版的范例:


文章来自:学了很多知识,没多久就忘光了,怎么办?

这是针对全文做的一张卡片。


2)不要贪多,每天只做一张卡片就够了。

如果能按这个方法,每天做一张卡片,吃透一个知识点,一年就是365个知识点,已经足够在好几个领域打下坚实基础了。

当然,假如你时间很充裕,可以多一点,但务必保证质量,切勿过度追求数量,陷入「集邮式笔记」的怪圈中。


3)最关键的,是要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一次。


不要偷懒,不要复制粘贴,这样是没有意义的,一定要自己重新写一次。

哪怕只是一两百字,哪怕只保留下原文一小部分内容,也远远优于不过脑子的摘录。


毕竟,输出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作者:L先生说

来源:印象识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于 2021-11-15 11:29

最少两遍吧,这才叫好书。

阅读习惯各有不同,看了一本书后,应该知道这几点:背景、作者、作者想说明什么?大纲和要点,精彩之处。再就是给自己的启发、感动和总结。

在这几方面都比较清晰了,基本上算读懂了。不过好书很难说完全读懂吃透,你看那些经典,注了一遍又一遍,疏了一通又一通,还能各个不同,各个精彩。清晰的理出以上几点,以后看需要再挖掘、补充就是,不要过度追求。

最好是结构性笔记,这样可以有清晰的整体印象,然后再深入细节,如:


参考: 如何用小筑做读书笔记?





小筑笔记 - 有效积累、理清知识、思想、计划

编辑于 2020-03-02 12:36
一年读完了50本心理学好书!高效阅读吸收我是如何做到的?
1653 播放 · 3 赞同
发布于 2022-09-05 18:56

触动点,高效阅读的潘多拉盒子。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以上;但阅读效率低,个人成长速度较慢,苦苦寻找“治病良方”,却始终没有参透,直到近期阅读的内容引发我的思考让我彻底“觉醒”。

一、低效的阅读

对于阅读一本书,我之前的想法很多,这个“多”给我造成了我阅读的一个障碍,比如:

读完一本书,为了获得阅读量,我接着阅读另外一本书;

为了彰显我阅读了一本书,我会想办法用脑图工具制作脑图,以为阅读有了成果,为此沾沾自喜;

为了证明我的“进步”,我会在朋友圈发布我的想法、脑图,炫耀我的阅读成就,证明我的存在与进步;

为了获得“点击”,我甚至会在知识平台发布我的阅读成果。

这看起来很有“成就”,其实就是停留在“表层”的一种做法,徒有其表!

这种做法,我“坚持”了很多年,觉得自己很收获,还沾沾自喜,总喜欢在别人面前夸夸自谈,我读了什么书,里面的内容是什么。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篇文章,它里面简短的内容象一股电流击穿了我的大脑,让我彻底从“自恋”、“自迷”的状态中醒悟过来。

二、阅读的层次

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

看到这一段文字,它“击穿”我大脑的同时,“击穿”了我的自尊,“击穿”了我的认知,“打碎”了我的自傲,让我懊悔不已,让我痛苦万分!这种“痛苦”别人体会不到,时间流失、效率低下、认知缺陷、点状知识等引发的“痛苦”让我难以启齿。

我意识到我还停留在“阅读量”的底层区域徘徊。

其实我是在一直“痛苦”中,我其实没有察觉而已,这是一种【认知】所带来的结果。

这真是一件万分痛苦的事情!

值得庆幸的事,有了痛苦并不代表完全是一件坏事情,反而让我们有了改变的动力,只要有足够的醒悟和反省的动力,反思透彻,让自己彻底意识到这种痛苦,改变之路已经开始启航了。

从时间顺序来看,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如果反过来看,也就是重要程度来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阅读量。

阅读的深度比速度重要,阅读的质量比数量重要。读得多、读得快并不一定是好事,这很可能是自我陶醉的假象。

(一)阅读量

阅读量是一个低层次的阅读,在这个层次,我们往往追求于阅读更多的内容,也就是数量,而忽视或不注重质量,为了阅读而阅读。我之前大部分的阅读就是处于这个层次。

这些年,我购买的纸质书有100余本,电子书有300余本,涵盖心理学、哲学、历史、物理学、传记、经管、人力资源、营销类等,阅读的量接近有30%左右,快的时候一天看完一本书,慢的时候一个月看完一本书,但惭愧的是真正“深度阅读”的书籍不超过5本,从里面真正汲取到的营养知识少之又少,能用到的就更少了。

究其原因,自己还停留在阅读量的层面。

(二)思考量

思考量指的是在阅读过程、结束后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思考的时间、过程、结果,这个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阅读全书后进行思考。

思考的起因可以是作者的某一个观点、看法、文字、图片、视频等,这个起因,我们可以称之为“触发点”。这个节点,我们往往要善于捕捉,避免走马观花,遇到了它,就要“停”下阅读的步伐。

不要小看它!不要小看它!不要小看它!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触发点”是我们在阅读量层次上的其它层次的起始,没有它,后面的内容可以用“空中楼阁”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有了“触发点”,我们就要进入思考的阶段,想方设法进入到深度思考层次,要深入思考它的来龙去脉,查找它的前生今世,想尽各种办法把它搞清楚:

  • 它是什么?
  • 它是怎么产生的?
  • 作者为什么这么想?
  • 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来的?
  • 作者的思考方式是怎样的?
  • 它对于我们的启发是?
  • 我们可以通过它建立一个怎样的思维模型吗?
  • 我们过去的场景中有哪些地方可以应用?
  • 我们未来有哪些地方可以应用?

我讲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

我在上一节生物学的课程时,老师讲到了一个日本的神宫,日本有个伊势神宫已经有1400年历史了,从它的外观看起来非常得完整、完好,非常的惊讶,不象其它历史建筑,如果存在那么长时间,外观肯定会发生变化,不管是新旧程度,还是缺失程度,但它依旧崭新如初。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伊势神宫如此呢?老师讲的这个现象引发了我的思考。

经过多方查阅资料,豁然明朗。“式年迁宫”制度造就现在的神宫。

伊势神宫实现造替制度,内宫、外宫都保有两块相同大小的社殿用地,每隔20年依古法在另一块用地重建社殿并迁祭,称为“式年迁宫”。

破坏】、【重构】两步走,从开始到今,他们依然保持这个规则,延续至今,也就有了今日的神宫。

这不就是【破坏】与【重构】,然后造就一个全新的物体吗?!

生物学中说人的细胞每天破坏、重构并且日复一日循环中,从生物学的角度,生命的基本单元细胞发生了变化,我们这个人就变得不同了。

今天的“我”跟昨天的“我”竟然不是同一个“人”,生物学真是有意思了。

这不就是【破坏】与【重构】,然后造就一个全新的人体吗?!

我们的人体外观、外貌没有变化,导致看起来我们今天跟昨天是一个模样。

由此看来,世界也是无时无刻在变化之中的,变化也是一种生存法则。

大到宏观世界,小到微观世界,无时无刻处于变化之中。

正是因为变化才让世界走到现在,也让人类从一种生物化进化为人类,也让人类社会从采集狩猎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一直到现在。

正是因为变化,经过长时间的进化,也让植物被人类驯化成为我们人类种植的农作物,也让人类的人口数量大量增长到现在的规模。

《人类简史》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说法:到底是人类驯化了植物,还是植物驯化了人类?

不管怎样,【破坏】与【重构】依然在进行中,且永不停息。

通过以上的思考,我们就进入深度思考,让我们大脑能“飞”起来,飞到前,飞到后,飞过高山、海洋、草地。。。

(三)行动量

有了思考,止于思考,还会停止我们阅读的脚步,我们要继续向行动量这个层次进步。

人类的大脑中有许多神经元链接,我们平时工作、生活的表现就是它们在起作用,我们要通过行动这个阶段,形成新的神经元链接,把过去一些不好的神经元链接断掉,也就形成了一些新的思维方式,也就会产生新的表现,通过持续不断的行动,就会固化新的思维方式,我们所看待事情、处理事情的结果也因此会与之前不同。

在这里,我们要不断通过“刻意练习”来锻炼形成新的思维方式,这里介绍三种方法:

(1)21天定律:主要是养成简单的行为习惯,就是每天定点定时来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来养成日常的行为习惯,21天后,就会自然形成的习惯;比如每天6点早上起床,每天闹钟6点,21天后,去掉闹钟就会自然醒;

(2)1万小时定律:主要是应用于掌握有明确规则的技能;比如人力资源、市场、销售、财务、技术等专业技能,需要长期来锻炼,并且不断地进行固化升级,使自己的技能与经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高境界、高水水平的技艺;

(3)训练思维模型:解决更复杂而又含有不确定性因素的问题。这是一种高手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段,把一些处理事情的关键节点串联起来形成一种做事的方法,然后提炼、修正、固化,形成自己处理事情的一套思维逻辑,遇到事情时通过这种逻辑处理,实际上就是形成了思维模型。

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三种方法来不断进行思考行动,形成新的思维方式。

(四)改变量

有了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这个过程,改变量就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了。

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用三种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形成新的思维方式,随着我们的思维方式的改变,我们的行动也会发生改变。也就是思考量越多,思维方式的转变,我们的习惯、做事方法改变的越多,那结果就会发生转变,开启新的人生,从此与众不同。

最后,我们来把它形成一个思维模型,希望对你我有一点点启发。

发布于 2023-12-11 06:45

读书有啥用?读什么书?怎么读书?

这几个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久,大约3年前我才偶然想明白。我庆幸自己能走出误区,因为自己走过弯路深知不易,因此希望能给曾经同样迷茫的朋友一点启发。之前,我也尝试过给身边的一些年轻朋友一些引导,实践证明还是有价值的。因此,我花了几天时间回顾了自己走出阅读误区的历程,全文一共约8000字,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见: (1/3)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第二部分见: (2/3)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读书何益

今日分享第三部分(完结篇)约2300字:《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书要怎么选?怎么读?


四、如何读书?

选书尤为重要:要以拜师、交朋友的态度,慎重选书

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选书第一要广博,不同的学科如同一块块拼图碎片,一扇扇窥探世界的窗口,一件件解构世界的工具。尤其是已经过长期的时间检验,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的学科。通过广博的涉猎了解这些重要学科的重要思想和思维模型,把我们的知识框架逐渐完善,如同组成木桶的一块块拼板,任何一块的缺失都可能造成整体功能的失效,所以要广博,少缺漏。

选书第二要找塔尖、拜大师。高山仰止,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更广阔。一门学科,通过这个领域的大师能够更快、更准确、更完整地建构起基本的概念。大师之所以为大师,在于其浸淫日久、在于其博采众长、在于其高山仰止。学有何用他们知道,什么重要他们知道,哪里有坑他们知道。大师在前引路,有事半功倍之效——对于新手入门尤其重要:有利于正确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架构,正确入门、基础扎实,可受用终生。

选书第三要抓线索。广博阅读以完善思维框架、问道于大师以快速入门之后。往往兴趣来了、困惑也来了。若想要往下深入、继续探索某个学科或问题,此时,选书的线索就很重要。我的心得是“选书如挖矿”,与史航老师的“株连九族”之说异曲同工。一旦你发现一本好书,或者一位大师,往往他书中的摘引作者、他的朋友圈,甚至是他的“对头”,也都是厉害人物,这些是很重要的“矿脉”线索——既然你已挖到“黄金”,你发现的通常是一座座相互勾连的矿脉,轻易放弃可就亏大了。

对于选书的具体建议呢?对于刚入门的朋友,我的建议是从传记、书信和历史入手。传记推荐《富兰克林自传》、《邓小平传》;书信推荐《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历史推荐《明朝那些事儿》;以及《把时间当做朋友》。几本书之后,或许你就会发现读书的益处和乐趣了。另外再推荐几本很重要的书:查理•芒格《穷查理宝典》、《思考快与慢》、《错误的行为》、《王阳明全集》;推荐两位导师:查理•芒格和梁启超。

对梁启超先生的评价很有争议,这里不做太多讨论。只说简单几点,第一,他是真正学贯中西融会贯通、窥探到智慧之门的大师,不止于国学历史而已。第二,他著述宏富,他留存的家书、讲演,国学、历史著述,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学习材料。第三,可为良师。他是“人才经济主义”的奉行者,主张因材施教,9个子女皆成大才,在各个不同领域都很出色。第四,他一生坦荡,是个诚实而有趣味的人,可以为良友。


有效阅读的建议

从我个人的阅读经历主要得益于两点:一是一般性的阅读,比如新知识的入门、或者热点新书,第一遍阅读的首要目的在于从整体上理解这本书的框架和作者意图。阅读时速度要快,中间不做过多停留,不理解的地方也不过多纠缠,一遍读完发现该书确实有价值有启发,可再选择性深入探究。

二是主题性阅读,通常是遇到一些疑惑,为解决具体问题之时。为了寻找答案进行针对性的阅读。比如在读《明朝那些事儿》时我对王守仁“知行合一”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为此多方查找、翻阅了十余本相关书籍,最后得益于《王阳明全集》和梁启超先生《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等书籍的交相印证基本明白了其主旨。

主题性阅读是带着问题读,为了解决问题,需要对同一题材、关联知识、相同时期的若干材料,了解、查证、辨析、比对,以求深入、准确的理解,包含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主要特征,是极重要、极难得的思维梳理和心智提升过程。主题阅读是不达目标不罢休,这个阅读过程既充满枯燥艰辛,也有时而会意的怡然自得、寻他千百度一朝得解的豁然畅快。

主题有大小,主题阅读就有难易。相对泛读或一般性阅读而言,主题阅读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题阅读之前需要对“选题”进行判断:相关吗?重要吗?是否值得深入研究。判断的依据在于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你的目的是什么。博学有益,但也要有所专精。精力过于分散,则流于博而不精、浅尝则之,好高骛远却眼高手低,不可不慎重。

什么才是真读“懂了”?——谈谈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启示

我们常听到这么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似乎很有道理,似乎我们大多数人都曾这样。

“听过很多道理”——这是“知”的问题;“过不好这一生”——这是“行”的问题。直白来说:道理都懂,但就是做不到。

这是真的“懂”了吗?当然不是。只是你觉得好像听起来很有道理,没办法反驳罢了。你有想过“道理”背后隐含的取舍吗?你了解需要为之付出的代价吗?你想过其它可能的结果吗?你对此有所准备吗?如果付出没有结果你能接受吗?——落子无悔并不容易。知其艰危仍不挫屈,知所得失仍不移其志,这是坚持;否则只是无知者无畏的鲁莽罢了,所以才会“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知行合一的启示在于,“知”是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去探求辨析的,需要用“行”之实践来检验修正的。不是只有“实践”才是“行”,“学问思辨”也是“行”;不通过学问思辨和实践的检验,那不是真的“知”,只是你以为自己“懂了”。知行本为一体,不可分离。

读书也是如此,只“读书”显然是不够的。阅读的过程需要比较、辨析,需要交相佐证,需要多问为什么,需要结合自己的阅历、经历或者观察相互印证,一者可去伪存真,二者可加深理解,三者可纳入自己的思维框架之中,真正的把知识变成能力,变成明辨决断的智慧,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读书笔下要勤。首先,笔记要勤。重要的知识,疑问,心得启发,需要及时记录,分门别类以便检索查阅,把厚书读薄。进而,笔耕要勤。其一,学有所得需要归纳整理,珠玉虽多,需成串才有其用。其二,以教促学,用输出来检验和提升学习的效果——这是来自费曼学习法的启示。既能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也是“既以与人己愈多”;既能磨练提升自己,也能积极影响他人。


本文完结,感谢您的阅读。

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编辑于 2021-12-22 07:48

读书 1,看简介 2,看目录。 背下目录,泛读全书。

发布于 2016-05-23 15:54

分两步~

1直接圈书,画书,划线,

2对重点记忆的知识,记在本子上。

以《春秋左传注》为例







发布于 2018-12-06 14:03

要想知道怎么读书,首先我们要知道读书是有层次的。

美国教育学家艾德勒把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

基础阅读就是最初级的阅读,认识文字,知道文字的意思。我们最初在小学学习语文时,就是在做基础阅读。

检视阅读指系统化略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学生时代的阅读理解,通过快速阅读,我们要知道文章在讲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

分析阅读则比检视阅读更进一步,通过它能对整本书有更为精准的把握,可以更了解整本书的构架,即“提要钩玄”。

主题阅读被艾德勒视为最高层次的阅读,不仅仅是针对一本书,而是一类书,可称之为“研究性阅读”。

好书要怎么读?——先略读

一定是要先检视阅读和分析阅读。我们也有对应的说法,即略读和精读。

先说略读,略读的步骤很简单。

先读书名,知道这大体是本什么书;再读目录,了解整本书的基本架构;如果有序言和索引,再看看这些;最后按照书的顺序快速通读,可以跳读。

对于读书来说,略读是非常重要的。

略读是筛选的过程。先略读一本书,你会发现这本书对你来说到底有没有读的必要,或者只有某部分需要读。

对于一本好书,略读也尤其重要!

前三步让你对整本书心里有数,通读则是为了避免出现读了就忘这种尴尬的情况。

我们在读书时,往往会非常贪心,想要在第一遍读的时候弄懂所有不明白的地方。

这一点在读古文和外文时尤其明显,因为生疏,所以我们习惯逐字逐句阅读,很多时间都花费在查资料和搞清楚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

结果往往是进度缓慢,弄明白了一个点,却不记得整体在说什么。

书读起来很挫败,接着读也就变得困难。所以在第一次拿到一本书时,不要给自己定过高的KPI,不要有“给我一小时,我要知道这本书所有信息!”的霸道总裁般的想法。

你只需要做个摸鱼的侦探,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发现这本书的主题——它在讲什么。其他的事情,比如一些细小线索则不归你管。

这中间如果遇到了一些很难的问题,先记下来然后忽略,继续去发现主题,不要分心。你要相信,第一遍,即使你只读能读懂的地方,你不会一无所获。

通读结束后你会发现对于整本书,你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

好书怎么读?——再精读

如果你通读完,认为某一部分或者整本书还有必要读下去,这时会才需要精读。一些读之前认为的好书,略读之后可能发现并非如此,此时也不需要精读。

一定一定不要认为所有的书都需要好好读,强迫自己完整读完一本书。

精读时,需要你从头到尾、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细细咀嚼,这时候,你要当个尽职尽责的侦探,疑惑的地方就不可忽略了。

张载曾言:“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不懂的地方你需要去查阅字典、翻阅资料,了解语法等等,这些知识积累下来,都是你的收获。下次再碰到时,就不用做重复的工作了。

精读时,不仅要知道这本书讲了什么,还要知道它各个部分讲了什么,是如何讲的,每一部分之间又是如何联系安排的

它跟我们学生时分析文章结构很像。

我们要知道这本书是总分结构,还是分总结构;总的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每个分论点是怎么论证的,每个论点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等等。

这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想要快速掌握这种类似拆分的精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转换角色”

假设自己是作者,而不是读者。如果你来写这部分,你会怎么写,写出来是什么样子的,你先自己去列一个大纲(这里的大纲不单单指整本书的,也指某一部分,某一章节,甚至某一段落的)。

列好之后和所读书的大纲去进行对比,发现差异。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你需要重点研读、学习的地方。

这种方法在最开始时很费力,但是做久了就不需要每次都去列大纲,你会自然而然地知道作者的思考布局到底是怎样的。

完成这一步,也就完成了精读的二分之一。余下的二分之一是判断作者所说的是否有道理和分析这本书到底和你有什么关系。

这二分之一是你把"作者的变成自己的"中顶重要的两步。

你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去判断作者所说是否真实在理。为了作出这个判断,你会被强迫去思考很多东西,或许需要回忆自己的很多经历,或者需要去阅读很多书籍来支持。

这一过程中,你的所有行为都变得主动。主动意味着思考和深层次。

“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你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联系自己的生活,找到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思考书中所提是否与这个问题有关,若有关,是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呢?

赵周老师曾用杜拉拉升职记做例子,拆了一段杜拉拉向领导汇报工作的对话,让大家回答这段对话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首先,赵周老师让大家回忆自己是如何汇报工作的,效果如何,和杜拉拉的汇报有哪些不同,是否能够借鉴她的汇报方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回答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将行和读的距离拉近,知行合一似乎也变得容易起来。

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你才真正地读透了一本书。

好书怎么读?——反复读

用这个方法的典范,就是苏东坡。

“但卑意欲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次读之。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其所求者尔。

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人兴亡治乱圣贤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事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

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按照他的说法,一本好的书包含多个内容,一次是没办法读懂消化的。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只读一个主题。

把这个主题研究透彻,再返过来重新读这本书,此时的侧重点就是另一个主题。如此多次,读下来的效果绝对好过一次。

读书又该如何做笔记呢?

知道读书方法后,对应的笔记就很简单了。

1.结构笔记:

笔记最右侧:按照精读时拆解的本书的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逻辑,依次写下来。

笔记最左侧:可以写下你自己的大纲

笔记中间:分析对比两边的不同,得出结论。

2.灵感笔记

读书时你会有很多突然产生的想法,对照书中的点记录下来就可以了。

3.读书笔记

这里特指完整的输出——比如文章,PPT等。

整理你的结构笔记和灵感笔记,强迫自己去写,模仿作者也好,自己写也好,写完一定有收获。

————————————

打算建个读书社群,以转换角色和输出为目的,如果你有兴趣私信我吧。

或者关注公众号:镖师穆不让,回复【读书】,领取关于读书方法的电子书吧。

编辑于 2019-10-02 09:10
阅读进阶系列④:教你读书笔记的中级写法 —— “点评”
6612 播放 · 2 赞同
完整版

对于阅读学习型的读者,或者当阅读专业性比较强的书的时候,中级阶段的“点评”法会比较适用。在上次介绍的“抄袭”法的基础上,欢欢老师在这个视频中,又详细分享了点评式读书笔记的三种写法。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通过写读书笔记自我提升!

编辑于 2021-10-29 21:47· 128 次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