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
金融
经济史

1929年股灾(黑色星期四)和大萧条之间是何种关系?

1929股灾 大萧条
关注者
97
被浏览
27,565

7 个回答

谢邀

美帝上世纪20年代,80年代,本世纪前十年出现的经济危机,都一个模样:政府主导的投资减少——实体部门订单增量减少——老百姓的工资收入降低并持续过度消费——入不敷出导致爆发危机。

OK了吗,就是这样一个循环。

股灾是经济危机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PS:推荐看下高连奎先生的《反误导》,里面讲的很清楚。

补充:

汗青

为什么政府主导的投资会减少呢?拿去干什么了呢?镇压?军火?享乐?消费不也是一种投资吗?

何子垠

回复

汗青

为什么投资会减少?这事你就得问政府了,哈哈哈,我哪知道他们用拿钱干什么去了。减少投资,实际上就是放任实体部门自由发展,理想是好的,但没有规划的放任,结果就是一盘散沙。政府必须要提出一条主线,实体部门才能有方向。

美帝经济好的时候,都是政府性投资占主导地位,比如艾森豪威尔修建物理高速公路,才充分刺激了州与州间的贸易往来;克林顿修建信息高速公路,才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政府要做的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

相反要是不做,放任自由,后果就是经济危机。政府减税刺激不了经济,反而造成财政收入的进一步减少,无力供应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需求,更无力再次进行投资。

消费不是投资,因为它是消耗产出和服务,只是能刺激实体部门投资。消费能力下降,就会抑制实体部门的投资。消费能力的来源是工资收入,实体部门订单减少,利润就会减少,工资就会被降低。消费与投资这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源头只有靠政府的主导性投资来解决——政府定项目发订单,实体部门接订单,生产,才有利润,才能发工资,老百姓才有钱去消费,进而促进再投资。就是这样一个循环。

编辑于 2015-05-08 12:41

股灾已经是一系列问题的结果了,也可以说是对当时一些不恰当的政策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预期反应。

只是单纯的讲股灾和大萧条的关系是空泛的,应该看一看自一战后以来美国和世界产业、金融、科技、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1929年美国上任的胡佛总统推行的贸易保护政策是如何最终造成了全世界一发不可收拾的贸易大战,并导致全球经济陷入大萧条的深渊。

详见下文:

一、历史回顾

(一)繁荣与风险共同成长


一战期间的财富累积、科学管理与流水线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以及对外贸易和内需的扩张、政府自由放任的政策导向,成就了美国1923~1929年的柯立芝繁荣,然而这一繁荣背后的隐忧当时却为人忽视。


产业方面,汽车、电器、化学、建筑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但采矿、纺织、造船、铁路的传统工业却停滞,走下坡路。此外,技术的发展及战后外需的减少也致使农业生产过剩,农民收入下降。


内需方面,商家大力鼓吹分期贷款买车,享乐之风和炫耀消费兴起,使得居民债务不断上升;金融监管的放松,推升了股市荣景,但投资信托助推投资者加大杠杆、过度投机,吹大了资产泡沫。


产业结构的失衡、金融泡沫的加剧、贫富差距的恶化,为胡佛时代的大萧条埋下隐患。




(二)保卫金本位与升息


美国股市的繁荣愈演愈烈,1927~1928年美联储由3.5%数次升息至5%,但仍抑制不住股市一骑绝尘地上涨。


而此期间,位于金本位制中心的英国因国内制造业的大罢工、其他欧洲国家央行兑换大量黄金的需求,已连续数年面临资本外流压力,美国股市的疯狂上涨更是将大量的资金都吸引到了华尔街。

英国为制止黄金外流和保障英镑地位,于1929年9月26日大幅升息,30日又从纽约撤资数亿美元,美联储也于30日再度升息至6%。高杠杆投资造就美股的泡沫终难以为继,美股突然崩盘。


但这些,还不是造成股市崩盘的全部原因。一场关于贸易保护政策的纷争,自1929年上半年开始牵动市场,随后更把全球经济推向大萧条的深渊。





(三)饮鸩止渴的贸易保护政策


  1. 一发不可收拾的竞选承诺

柯立芝繁荣让共和党在新任期内轻松掌控国会,胡佛总统于1929年3月上任。为了兑现竞选时的承诺——提高农场品的进口关税以帮助受困农民,众议院于1929年5月便通过了《斯姆特-霍利关税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

然而,这个本意为农业提高关税保护的政策,却因经济开始萧条而引来各行各业的游说和施压,尽管有1028名经济学家强烈抗议,但当胡佛总统最终于1930年6月17日签署时,有20000多种的进口商品的关税被提升到历史最高水平。


2.关税法案的纷争与股市下跌


今天我们观察市场会发现,市场参与者并不会等到重大的政策通过的时候才反应,而是会提前预期政策是否会通过、以及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当时的市场也是如此:



《斯姆特-霍利关税法》通过进程 vs 美股表现

  • 1929年5月28日众议院通过《斯穆特-霍利关税法》。股票下跌至低点283。
  • 6月19日参议院共和党人重新修改法案。市场受到提振,加之当时工业生产数据尚处于高点,支撑股票涨至9月3日高点380。
  • 10月21日参议院投票64-10限制农产品提高关税,但10月23日有16名反关税议员倒戈,转为支持对加拿大进口电石之关税加倍。股市在当日最后1小时交易大跌,第二天便是著名的黑色星期四。
  • 10月31日胡佛同意推动该法案,外资撤离。股市持续大跌至11月13日的最低点199点,较最高点近乎腰斩。
  • 1930年3月24日参议院通过法案。4~6月股市再度转为下跌。
  • 6月17日胡佛签署法案 。股市短暂回升后,再度下跌。


3.贸易大战之下全球俱伤


自法案被众议院通过开始,各国的报复行动立即展开,纷纷提高对美国产品的税率。法案通过后,35个国家采取激烈的抗议,加拿大,欧洲和其他国家大幅提高对美国进口关税,掀开贸易大战。








贸易战重创美国及全球贸易,自1929年至1932年,美国进、出口额分别下降了近7成,全球的出口额也下跌了6成。


1929~1932美国及世界贸易额



老百姓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股市的崩盘本已使许多人一无所有,关税法案又在一夜之间让进口商品成为所有人(除了富人以外)无法承受的奢侈品。再加上当时胡佛一系列不当内政[注1]的推波助澜,使美国经济陷入泥沼,失业大幅上升。1932年7月8日,股市亦跌到谷底。





[注1]胡佛在大萧条期间实施的主要内政政策

①要求大企业不降低工人工资,造成企业成本过高,工业部门失业大规模增加。

②对本已生产过剩的农业加大补贴及设立价格保护,加剧产能过剩及农民破产。

③成立复兴银行公司,为不景气的企业和公共项目提供贷款和补助,并为各州提供大量失业救济金借款,财政状况迅速恶化。

④加税极大的破坏了私人投资的动力。因经济萧条及危机救助政策,财政赤字严重,1932年通过的《税收法案》全面提高了各种税率,最高所得税的税率重新上调为63%,接近1928年之前的水平;不动产税加倍;企业税上浮约15%,对所有银行支票另征2美分的附加税。


(四)放弃金本位救经济


大萧条很快在世界各地蔓延,英国经济也被拖累,尽管1930年凯恩斯主张推动了减税、扩大政府支出、补贴私人投资等保就业措施,然而效果不彰。


到了1931年,经济和股市的崩溃拖垮了欧洲银行业。1931年5月与7月,奥地利与德国最大的商业银行破产倒闭,英国在欧洲的大量债权遭遇冻结,黄金大量外流,英镑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





为稳定英镑汇率,英国央行开始升息,并进入外汇市场大量干预,黄金几乎耗尽,但仍无济于事。1931年9月20日英国宣布取消金本位,英镑大贬30%,至此,英国获得货币政策的独立政策空间,随后英国的工业增长率先反弹。





在英镑大贬后,多国央行遭受了严重的资产损失。随后多国陆续放弃金本位,贸易战演变成货币战。1934年,罗斯福总统上台,美国也很快放弃了金本位。


二、美国vs英国在大萧条下之政策效果比较


汇总前述的历史过程,再将当时一国的经济表现、政治政策、金融市场之状况归纳为一个三维模型,从中可以看出三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影响及效果。


(一)英国:率先退出金本位,汇率大贬后,央行降息,加之财政扩张及适度的贸易保护措施,帮助英国经济复苏。







(二)美国:坚持金本位、强力的关税保护、美联储升息保汇率,使得美国经济状况在1929年~1933年持续恶化,直到最终也被迫放弃金本位。







三、经济学上的启示


(一)固定汇率丧失自动调整景气功能:

当国内经济不景气时,无法运用独立货币政策,为保本土企业及就业,面临刺激就业与保卫汇率的矛盾,最终贸易保护成为无奈的选择。


反观英国,选择脱离金本位,进而有空间利用独立货币政策使经济快速复苏,但也最终因贸易战演变成汇率战而再度衰退。


(二)贸易保护与报复:

在贸易对手势均力敌,相互的经济来往深入的情况下,最终将因对手的反制,而两败俱伤。


(三)滥用扩大财政之错误

当时美国低利率政策效果不彰,于是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但因大手大脚使用不当,造成财政严重恶化,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只能大幅加税,最后使经济雪上加霜。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谈经论汇】

编辑于 2018-05-23 14:57

I、美国大萧条的原因
自由放任经济导致贫富差距极大。
一场股灾。导致仅有的社会财富被吸干。
市场失去流动性——其实是民众被剥削严重,而无钱消费了。——生产『过剩』了。
市场崩溃。
工商业倒闭停工。银行关门。
大批工人失业。
经济大萧条。
===============
罗斯福上台,罗斯福干了什么?
1. 剥夺一部分富人的财富——令美元一夜贬值40%——说白了就是印票子。罗斯福成功说服资本家接受这个政策:要么拿出一半的钱维持社会运转,要么面临苏联式社会主义革命。资本家选择了前者。
大萧条期间仍旧很富裕的 老约瑟夫·P·肯尼迪在数年之后说道:“在那些日子里,我曾说过我愿意分出一半的财产──如果我可以确定法律与秩序能让我保有剩下的一半的话。”

2. 分配给穷人——联邦直接雇佣工人发工资建设项目。
3. 制定最低工资、最高工时——减少资本家对工人的压榨,增加工人收入。
4.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令工人短时间失业也有饭吃。实际上增加了工人找工作的谈判能力
5. 建立工会。——更好的保护工人权益。
===========
罗斯福的挽救了资本主义,在1937年,美国经济就恢复到了大萧条之前的水平。
II、凯恩斯主义的缺陷
凯恩斯主义的最大缺陷就是,他就是在拿资本家的钱分配给大众,令资本家利益受损,受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排斥。
所以当代西方资本家培养的经济学家拼命诋毁凯恩斯主义不难理解。——甚至连生产过剩的根本原因——企业对工人的压榨,也根本不敢说。因为社会主义实践在全球性的几乎都失败了——这个世界已经被银行家、金融大鳄控制了,已经容不下第二种声音了。中国很大程度上也资本主义化了,但是远远还达不到美国银行家的期望。

这主要是因为主宰人类物资交换的统治者们失败了,他们固执己见而又无能为力,因而已经认定失败了,并撒手不管了。贪得无厌的货币兑换商的种种行径,将受到舆论与法庭的起诉,将受到人类心灵理智的唾弃。是的,他们是努力过,然而他们用的是一种完全过时的方法。面对信贷的失败,他们只是提议借出更多的钱。人民追随他们的错误领导,被他们当诱饵剥光。没有了这些人民,他们只得求助于讲道,含泪祈求人民重新给予他们信心……货币兑换商已从我们文明庙宇的高处落荒而逃。我们要以千古不变的真理来重建这座庙宇。衡量这重建的尺度是我们体现比金钱利益更高尚社会价值的程度。幸福并不在于单纯地占有金钱;幸福还在于取得成就后的喜悦,在于创造努力时的激情。务必不能再忘记劳动带来的喜悦和激励,而去疯狂地追逐那转瞬即逝的利润。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编辑于 2018-12-31 16:50

1929年的股灾和随后的大萧条具有相关性,他们是美国经济过热和金融泡沫双双破灭的结果,只不过一个是金融领域的,一个是整体经济方面的。

一战以前,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的工业国,随着一战的到来,大量战争物资订单和各国的避险资金蜂拥而至,使美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双双起飞。

各交战国向美国购买战争物资的资金不足,所以都使用了借贷的模式。当时的美国国务卿甚至出面说服总统,让政府主导帮助各交战国拿到“信用”也就是贷款,从而有足够的钱向美国企业购买产品,美国企业也疯狂投资扩张产能,经济发展速度飞快。

股市在这个过程中也是狂涨,原本几十美元的股票,涨到了几百美元,泡沫初现

一战后,本来应该是美国经济的调整期,因为来自交战国的战争物资订单都消失了,企业积累了大量过剩产能,需要国家内部调整。

可是,各交战国还欠着美国大量的战争物资贷款,这就形成了一个国际资金链条:

战败国支付赔款给战胜国--->战胜国偿还战争物资贷款给美国--->美国社会资金过渡充裕--->美国经济过热、金融市场泡沫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社会的财富效应非常明显,经济过热使人们热衷于借贷消费,从而抵消了过剩的产能,金融市场泡沫鼓励了借贷投机行为,社会中充斥着享乐主义。这一切都是各国资金大量流向美国导致的,可问题是这种情况是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的。

要知道各交战国经济本来在战争中就被破坏的很严重,战后本国资金又大量流入美国,这就让各国经济雪上加霜,经济衰退、工人失业此起彼伏,怎么可能一直不停的输入资金给美国呢?

最后各国经济无以为继,资金流入美国的链条必然以各种形式断裂,而美国这会还在经济过热和金融泡沫的虚假繁荣之中不可自拔,没法自我调整,自然就是金融泡沫破灭,社会资金链断裂,经济来一次硬着陆了。

发布于 2019-02-10 21:47

本质都是差不多的,寅吃卯粮,把明天后天挣的钱都放到今天花,把明后天生产出来的东西今天就都买了用了,那明天后天吃什么去?

发布于 2019-01-03 21:55

经济危机==〉所以股灾,所以大萧条。

经济危机的原因?有一堆理论分析,没有全对的,也很少有完全不对的,本来就是个复杂系统的复杂原因导致的复杂现象,不可能是简单的直接的因果关系。

发布于 2015-12-03 21:45
20世纪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华尔街股市崩盘,“大萧条”席卷全球
928 播放
发布于 2021-10-29 15:16· 59 次播放
(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