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法律
社会
影视评论
十二公民(电影)

如何评价电影《十二公民》?

关注者
3,871
被浏览
1,575,174

416 个回答

感谢邀请,这个片子我当然要说一下

首先,关于美版、日版、俄版的对比分析以及现实联系,请参见我之前写的作品

“暴打女司机”与跨越时代的《十二怒汉》 - 知影 - 知乎专栏

然后,我们说说中国版的《12公民》

公民,字典中的解释如下:“公民,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等相对,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

很难说,将翻拍之后的《十二怒汉》定名为《十二公民》,是为了强调,还是为了反讽。“十二怒汉”很精准的概括了这部剧作的核心,就是源于愤怒导致的阶层偏见冲突。但如果徐昂翻拍此片是为了强调“公民”,不是“怒汉”,那么对不起,我就看见一个公民,剩下的都不是。如果问我为什么,因为除了何冰扮演的8号,其他人并不清楚公民所代表的意义。是的,你有权利,但你也要负责任,要对你运用权利的所作所为负责任。从开场到结束,除了8号陪审员何冰揭示了自己的检察官身份,体现出他的公民意识从何而来,其他人并没有意识到,如果身为一个公民,你该如何谨慎而坚决的使用你手中的权利,又该如何勇敢而明确的对言行负责。

所以,有人质疑这片子没意义,因为中国并无陪审团制度。我想说的是,其实改变制度,成立陪审团并不难,难的是让参与陪审团的每个人,明白这权利的边界,责任的沉重,以及一个公民应该尊重的程序正义。要让大家明白这一点,对现在的中国,我觉得基本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难度。

关于剧情,我不多说,翻拍片也无所谓剧透,我只想说说,哪些是真正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改编。

很多人说,“仇富”是这个片子的核心改编,我不觉得。“富二代”是个有本土特色的标签,但美版原作里,“贫民窟二代”一样是个标签,导致了后面的一系列冲突,俄版则是“车臣”。这是出身歧视的起源,中国版本并未改变这个标签化身份的设定。真正与原作,以及俄版日版都不同的本土改编,是“肆无忌惮”。这个改编相当隐晦,但却很关键。在美版、日版、俄版里,尽管陪审员之间会因为各种偏见相互抨击指责,但非常注意手法和语气。尤其是美版,反对种族歧视、身份歧视的政治正确一再强调,“贫民窟出身就是罪犯的苗子”这样的话轻易说不得,说了就会被大家抗议,甚至一起转身,用无声背对来表示愤慨。

但在中国版里,“河南人”如何如何,“外地人”如何如何,坐过牢的就一定不是好东西……这样的话一再横飞,尽管有人对此表示不满,但无济于事,该说的照样说。直到最后,也并没有人为此而大动干戈。这是电影里的现实,也是电影外的现实,大家已经习惯了。

相对原作对于“公正”和“程序正义”的探讨,这种并未刻意强调,却从头蔓延到尾的“肆无忌惮”,才是本片最值得关注的本土化质问——权利的边界在哪里?你的权利能否践踏他人的权利?

每次翻拍,不同国家的导演总是竭力结合本国社会文化,融入对本国问题的思考。俄国是宗教和民族冲突,日本是女性和阶层压制。《十二公民》的翻拍,清晰的体现出一个事实,就是每个人都在强调自己的权利,而无视对他人的冒犯。以剧中最激烈的3号陪审员,韩童生扮演的出租车司机为例,在一个大家都在讨论问题的场合,他自顾自的拿起纸笔,和对面玩起了游戏。8号愤怒之下过来抢走了他的纸,他却勃然大怒,要求对方向他道歉,而8号并未获得大众的支持,不得已还真的被迫低头道歉了——请问你如此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利,但无视他人的尊严,可曾想过道歉?没有,我有错么?错误都是别人的,我才不道歉。即使在8号道歉之后,3号也没有想过自己引发冲突的举动有何不妥。


同样,10号北京土著对于“外地人”的歧视,对于“蹲过牢”的侮辱,对“我们家孩子没法升学只能做民工”的痛诉,也是典型的“只重视自己权利,忽视他人存在”的表现。你们家孩子是人,别人家孩子就不是人?

这种本土化特色情节,其根源就是中国民众意识中大多只重视“权利”,而无视“责任”,自己的脚跨过了别人的界限而理所应当,别人的脚一旦跨过来就暴跳如雷。自己永远是对的,如果别人反对,即便心理知道他是对的,也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死硬到底,因为“面子”是我的利益,而“正确”是大家的利益。因此从这个陪审团的一开场,很多人就漫不经心,一口断定“富二代就该毙”,喷那些被丑化的标签,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权利,就是没有想过,“富二代”也是一条命,而陪审团正在做的,是法律程序中,对于终结一个生命的抉择,每个人都可能是这个抉择中的对象。

以自我为中心,肆无忌惮,永远充满道德感的俯视。虽然在原作中,3号和8号陪审员也是“有罪”方最为激烈的两个人,但《十二公民》中的这两人,实在是聚集了太多中国人的特征,让这部戏有了本土的灵魂。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没有十二个公民,只有一个公民在引导十一个毫不关心的人,直至最后。虽然算是一个好的启蒙,但《十二公民》这个名字,名不副实。

另一个亮点,是原作中睿智的老者,9号陪审员,翻拍之后,他改变抉择,引领意见变化的理由,让西方法律文化中的“罪”,有了不一样的中国高度——他通过自己在中国独有的“文革”中的遭遇,告诉大家,你们觉得那是“罪”,但我觉得可能只是“罪名”。证明一个人有罪,很难,需要逻辑严密的证据链。但要一个人有罪名,那可太容易了。大家一起动嘴就是,给你扣个帽子嘛。这种行为在中国真不是匪夷所思的童话。也正是这段话,将西方化的“罪”与“非罪”,转化成了中国独有的“罪”与“冤”。很大程度上消解了“富二代”身份带来的现场情感倾斜。要知道,冤,这个词我们从小到大听太多了,谁都可能遇见过。随后5号陪审员,那个一直摆酷,背上有纹身的前黑帮成员,也用自己的遭遇证明了“冤”有多可怕,1年半的冤狱,改变了他一生。“谁管你是不是冤枉的,你终究是蹲过大牢”。冤狱和平反在中国独有的历史渊源,让这个话题在开场没多久之后,就落入了中国语境。

此外,美版中那个浑浑噩噩,只顾赶回家看棒球赛,随意改变自己立场的7号陪审员,也被改编出了很有中国特色的小人物味道。在这里他着急的不是什么无关的娱乐,而是他那一箱子被停水停电的冰棍,是他的生计所在。他着急结束这场他看来毫无意义的讨论,就是为了完成任务,好回去拍李老师的马屁,给水给电,继续他卑微的小商贩生涯。他在扭转立场之前的这一番爆发,虽然还是证明他不关心,也不在乎有罪无罪,但给了这个小人物一个坚实的心理动机,以至于他看起来都不那么令人讨厌了,当然这并不代表他的做法是对的。

另一个出场不多,却隐隐不散的角色,不可不提,就是——李老师。他是这场关于法律和公正的讨论真正发起者,也是掌控者。开场他官腔满满的拉开了序幕,中间韩童生与何冰接近失控要开始斗殴的时候,他出场一句话就镇住了场面,大家恢复秩序他又瞬间消失无踪。大家的孩子是他的学生,小商贩被他的爱人管着,学校的保安就更不用说,这个角色让你想起了谁?相对于原版, 这个威严满满的角色,才是真有味道,也是“公民”不可能出现的一个暗示。你想做公民?你孩子的未来在人家手上呢……

最后,8号何冰在讨论中所说的一句话,也引出了我们这个社会独有的特色,就是“我们不关心过程,我们只关心结果”。陪审团存在的意义,是研究和质疑已有的法律证据,寻找其中的破绽,得出是与非的结论。但3号韩童生的一句话,是很多人的心声,也是我们经常在讨论过程中看到的——“你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那你告诉我是谁杀的?真相是什么?”

陪审团质疑证据和程序,是他们的职责,但破案寻找真相这事,是警察的职责。可惜,大部分人也意识不到,这个责任的边界所在。如果说你质疑?那你就必须给我个答案,那能质疑的人就很少了。而且答案我随手就给出了,那还要警察干什么呢?

总之,《十二公民》的改编很成功,是依靠很多这种本土化的意识和细节支撑起来的,粗看起来好像比较简陋,单调,甚至生硬,不过如果仔细思考,会觉得格外意味深长,水下没有彰显出来的东西,远比水上的多。比如那个广被人诟病的检察官证件一瞥,好像伟光正,但我觉得很悲哀。8号充满公民意识,源于他是检察官,职业素养在那里。但这个社会,有几个检察官啊?其余11个人,算得了公民么?在非常多的细微调整下,《十二公民》这个集中在一个房间里,情节不出奇,完全依靠演员发挥演技支撑,靠对白取胜的电影,成为2015年目前为止最好的非商业片。

这个改编,对得起原作,也对得起观众,对得起演员的努力,对得起所有人。


希望大家尽力进场去看,支持国产佳作。我记得,有人曾经吐槽,“韩国有改变国家的电影,我们只有改变电影的国家”。现在电影在努力改变国家,那么请你支持一下电影吧。光靠电影孤军奋战,那就真的只是一个白日梦。

PS:意外看到有人气愤的指控“这电影抄袭!”这个抨击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感谢用户能有如此强烈的知识产权概念,这是时代的进步。但这部电影是“翻拍”,制作方从来没强调过这是自己原创,而是翻拍经典,肯定也是获得了原著授权的(当然这个我没有证据,如果有人能证明制作方并未获得美国方面相关授权,欢迎出示证据,我铁定支持!)另外这也不是《十二怒汉》第一次被翻拍,俄罗斯,日本,也都曾拍摄了富有本国特色的《十二怒汉》。既然洋人拍得,我们中国人当然也可以拍得,获取授权就好。

编辑于 2015-05-19 19:29

在北京一个咖啡馆里,聚集的几百个导演编剧都在讨论怎么利用范冰冰和鹿晗赚快钱的时候,一位青年导演用心的聚集人艺一身的老戏骨演一部揭示中国人普遍弥漫的“偏见”的毛病的电影作品是值得点赞和观看的。

发布于 2015-05-18 08:14

受友之托,这个周末在北京上海厦门青岛成都杭州等地组织了若干场《十二公民》的观影。说点感受。

这肯定不是一部纯粹舞台化的电影。事实上,徐昂的调度水准,加上影片的摄影运镜,打光,布景,都是最近数年内国产电影中绝无仅有的水准,不仅比大部分的所谓艺术电影导演都要强几个档次,也胜过了很多商业大片的所谓大导演。而表演,那就不用说了,可以说是近年来绝无仅有的可以让我专注并享受欣赏表演的院线电影(《亲爱的》这种只能说演员表现卖力,远谈不上欣赏表演,《万箭穿心》《钢的琴》包括《边境风云》表演水准很高,但享受还谈不上)。就这两点就足以在中国影史留下一笔了。说起来悲哀,最近几年市场如此热度,但过三年回头看,连能在影史上记上一笔的都没几个。

至于说表达的东西,当然有一些遗憾,尤其是最后何冰的那一下,还挺伤戏的,当然这也都是人们能够理解的事情。这就像《集结号》也阉割了很多,甚至可能产生误导结论,但真正明白的人,都具有通感的sense,在看到前面的节奏和表达时自己就能得出和其文本语境真正一致的结论的。这是那一下在根源上所破坏不了的(当然影像叙事上肯定还是一种损害了)。

既然我们决定无视这最后的破坏,那徐昂的表达,无论是原作已有的关于法律原则和公正的讨论,还是他根据中国的现状补充的一些更为细节的思考,在文本层面上就是非常厚实的,结论也是很坚实的,但形式上肯定有一些本地化转化时的问题,这些角色力度和本地化消解的问题我认为在技术上是很难避免的。比如老人混混还有小商贩,这些人物因为中国大环境的一些因素,在中国都有极大的设限,不足以立体化人物。anyway,即使有这些限制,至少十二个人物中也有一半人物塑造得非常丰满。

演员们有多好我就不细说了,都是表演艺术家,发挥都很到位,可能韩童生老师最抢眼,角色本身的优势上其实也占了些便宜,当然这个人物也找不到比他更适合的演员。

发布于 2015-05-17 15:17

结论:戴着审查这副镣铐依然跳出了华美的舞蹈,虽然才到五月份,但这部电影肯定是个人国产电影年度第一。关于结尾,关于审查,《界面新闻》的专访讲了很多,贴过来,后面有链接。

上周六在正大星美看的时候,VIP厅全天2场,我那场不超过6个人。现在每天排片7、8场,电影口碑越来越好,豆瓣评分也从7.8到了8.1,欣慰。希望在中国早日看到《熔炉》、《素媛》那样的电影。


《界面》专访徐昂实录:


界面:为什么片名从原版的《十二怒汉》变成《十二公民》?

徐昂:审查通不过。这个问题理论上来说有重名电影不能过,所以最初我们用了《11比1》,通过了,后来又叫《12》,也通过了,但广电局说《12》太不像电影名了。后来我们想叫《12个中国人》,广电局说理论上可以,但会不会让广大观众认为这是一部抗战剧。最终协调所有人意见,定为《十二公民》。

界面:跟原版《十二怒汉》除了名字不一样,在细节上也有很多不同。 比如说像原版12个人是被反锁在密闭空间的,这一版就没有。

徐昂:是这样,其实除了封闭的空间,我们还设计了一个情节是收手机,让 他们不许和外界交流。但这两个设计,检察院提出这是有非法拘禁嫌疑的,最好去掉。

界面:另外,这一版在讨论中途,还有一个老师进来然后又走了。

徐昂:老师是这样,我们在看美版和俄罗斯版的时候,一个是敲门叫了法警进来,另外一个是用遥控的小喇叭叫了外边的也是一个法警。他们是送平面图,送一些物证的。但是我们没有用物证这部分。写中国版涉及到法律问题,检察院跟我们讲,所有物证都是国家机密,是不允许以任何形式让任何人拿到的。所以我们就改成老师。他进来是让“陪审员”的情绪降下来,如果一直是感性的、情绪化的争论,会忽略案情本身理性的部分,所以需要间隔。同时,我们要让观众重新意识到这是一次学校模拟法庭的讨论。老师进来,让“陪审员”把情绪归零,再开始讲,这个设置有实际意义和作用。

界面:就像您说的,中国版的“陪审员”更情绪化,讨论变得混乱无序。有几个人物,比如韩童生饰演的角色,我都不知道他为什么那么生气,这是故意设置的吗?

徐昂:对,在生活里我就觉得有好多人我不明白他为什么那么大火。我觉得中国人的压力状态和西方不一样。当然不是说西方人没情绪,也打,互相也急。但是中国的急是一个长期持续性的。韩童生在片子里一直在急,为什么?这是一个问题。最后才知道,他的问题其实不在案件上,而在生活里,焦虑的原因是他那儿子。因为这个案件谈到了儿子,所以他心里一直有火气在。他一直在说孩子对大人要孝顺。每次的切入点都是单一的切入点,是尊敬,他永远在提这个问题。

界面:所以戏的侧重点跟原版不同?从彰显理性变成父子情感问题?

徐昂:这么说吧。美版在于描述一个真的案子,真的评判和探讨。而在中国是虚构的,是虚拟法庭。这帮人的探讨实际上不能指向判决,他影响不了判决,他能影响的是什么呢,他能影响的是自己。我认为这是中国这一版探讨的意义,中国人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怨气、愤怒。你经常在网上看那种评论,愤怒的特多。他愤怒是说这件事儿有多值得愤怒,还是每个人自己生存的状态,影射到身上以后有愤怒在。所以大家很混乱,一出事儿就开始骂。

界面:往父子关系上去展现,会不会没有原版的格局大?

徐昂:美国的版本,最早的文本也是回归到父子关系。大家看到的电影版,受限于拍摄技巧,不能有太大的片比。那时候想在房间里控制灯,技术上都非常困难,拍的时候省略和简化了很多东西,进院线是93分钟,剪的也厉害,所以电影版更强调案件,人相对来压缩了。俄罗斯版就把人涨出来了,日本三谷幸喜那版也是,英国版也是,人都涨出来了。我觉得这戏做到最佳状态是复杂化,在人的方面复杂化。因为我们作为从艺的人,对法律、制度只能说某种意义上的关心,核心价值和工作重点还是对人的关心,我们不负有任何政治上的义务和责任。

界面:另外中文版在角色设置上,每个人物是否太功能化了?

徐昂:当然,这部电影在角色上一定是功能化和符号化的,我觉得在任何一个版本里边都体现了功能化。没办法,12个愤怒的人,你要设置每个人身上愤怒的原因。9号老头的愤怒是不被重视的,10号一直摇扇子的北京土著,他的愤怒在于资源被争夺。11号保安的愤怒在于地域歧视。每一个人的愤怒基于身份地位社会阶层的不同而不同。

界面:这一版还有一个不同是何冰老师演的8号陪审员,最后揭示身份,他是检察官,是司法者,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有什么深意?

徐昂:我提个问题,老版中的8号亨利方达为什么揣着一把刀来,你想过这个问题吗,8号陪审员是做过准备来的,他兜里的刀哪来的?他之前一定是去过那个街区,去想过这个案子,这个人不应该做陪审员,这违反了陪审团规则。如果我们怀着一颗坏心去想,8号如果只是为了给这个孩子脱罪,他的行为值得原谅吗。影片中有一句话,我觉得特别重要,他说,保护我们这个社会的机制,就是宁可放过有罪的人,也不能随意杀死任何一个无辜的人。所以观众原谅了他。但他的行为根本上是错的,是不可以被原谅的,甚至陪审团的讨论结果是该被质疑的。

在中国版里,我直接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到影片最终结束时,我等于告诉观众,整场讨论不成立。不成立在哪?因为8号主导者是司法者。前面的讨论,包括他说的那些话我们都可以重新去思考,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在为检察院的、为司法本身说吗,还是在为那个孩子说,还是为这个案子说。我们设定这个8号陪审员来的时候也带着刀来的,他是有备而来的,为什么?你能看到他头上贴着胶带,因为他挨过打,他在检察院工作时被暴力伤害过,打他的人认为他不公正。12个人里他表现的最理性,实际上他也有愤怒。他的愤怒是被打,所以他也是有备而来的,来跟这些人讨论,让他们发现身上的偏见和错误。

界面:感觉片尾何冰的身份一揭晓,整个片子就反转成主旋律了。

徐昂:对,我觉得当观众看到他拿检察官证件时,有些人肯定第一反应,“我靠,你们这儿演什么呢,这完全一主旋律呀”;但也有人可能会想,那何冰之前的话还值得信任吗。

界面:这个设置,对上,检察院方面会觉得这是主旋律电影,没准还能入选“五个一”。对下,你给了观众调侃你电影的机会。不过这个调侃的设置点跟普通的调侃不一样,有会让某些观众全盘否定这个电影的危险。

徐昂:对,它在西方电影节入围和它被送去“五个一”工程奖实际上是矛盾的。但这是我当时设计这部分想要的结果。如果他真的全盘否定了,我觉得他至少会思考这个问题。8号做的到底对不对,什么部分是可以指摘的,这个指摘的部分我们在生活里边见过没有,如果见过的话,要怎么想。从11:1到0:12,这是一个悖论,是从一个相对变成了另一个绝对,而偏见无处不在。


界面:演员选择上,全部是人艺和国话的演员,基于什么样的考虑?

徐昂:我生活是在北京,我很想描摹清楚我了解的那个部分生活,所以当时就用了我认为能干这件事儿的人。这个戏在拍摄上难度非常大,要形成现场的纪实感,是需要排练的。这是戏剧演员和影视演员的一个区别,他们更惯常意义上这么工作的,在一个相对比较固定的空间里完成表演。

界面:电影看完给人的感觉,有很多临场感,台词非常碎。演员在表演时完全按照剧本来吗?

徐昂:完全按剧本来。没有现场发挥。基本上每个字都是按照剧本演。我故意在往碎了写。我能写的很整,写金句什么的,但我个人感觉这些角色,比如开出租车,他不一定是特别会说话的,巧舌如簧的,或者特别能用精致的语言去聊天的人,是在还原一种他们不太会好好聊天和聊高质量天的感觉。把台词写好不难,但我要刻意在把它降低,写差一点。

我最初还想塑造更碎一点。如果真按照美国版那个演法和台词来弄,有可能呈现在银幕上会有一种特别可疑的设计感。因为我们看到的是黑白片,其实有点原谅那个时代的设计感和文学性了。如果它是一个彩色片,你可能就不会原谅了。《傲骨贤妻》第二季有一集完全是写这个《十二怒汉》的,我看它成为彩色的后,就发现一个问题,如果你特别按照那种戏剧性的方式去做会感觉有点做作。

界面:这是您的第一部电影处女作,从导话剧到导电影,有什么经验可以总结吗?

徐昂:比如说对表演的控制。戏剧是需要向外表达的,很张扬。电视剧也是。但电影是比较强制的空间,观众是被催眠的,用细节上的真实将观众逐渐带入。这可能是我再做时,会跟演员去调整的。当然也很难讲,你看中国的电影,基本上观众比较喜欢的都是往外给的,我们不能说那是好的,有点像电视剧那种表演,更夸张一些。可能有点像大多数人口味都重,都在吃辣一样。

最后上新闻链接:

今日头条【敢于对抗《复联2》的《十二公民》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敢于对抗《复联2》的《十二公民》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toutiao.com/i/group/art

编辑于 2015-05-24 09:04

让长期吃地沟油喝席汤的牧民喝上了一碗健康甘醇的小米粥,即使厨师第一次下厨。

发布于 2015-05-19 10:54

有人说在一个没有陪审团制度的国家翻拍这么一部电影没意义,没土壤,没根基。但是当我看完电影走进电梯时,听到我后面的那对情侣在用很朴素非专业的言论讨论电影反映的“无罪推定”的时候,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员,我就觉得,这比绝大多数国产电影都有意义!

编辑于 2015-05-19 19:53

可以转载,请先私信我索要下出处。

————

刚合作完 有话说。

尽管出品方有朋友,洗了我整整一个月的脑。尽管我是合作方也是半脑残粉。

尽管我亲眼见证了全场100多号观众,听12个男人叨逼叨俩钟头不上厕所,完事儿不肯走全体鼓掌。

尽管我觉得:编剧真是温文尔雅,制片好气质……我还是尽量客观就“评价”二字,谈一下。

我的评价:

1 这是一部成功的翻拍片

2 这是一部由演员而不是“明星”构成的典型国产片

3这是一部试图跟小白观众谈谈法,谈谈现实但绝不能算普法片。

4 这是一部有良心的,好好做的电影。

1这是一部算成功的翻拍片

说到翻拍片 我们通常直接想到

……更不必说四大名著聊斋志异XX封神榜

口碑稍好诸如:

几乎完全拷贝原版…是没有失,但肯定无功。

(经

@程标 @高西米

纠正:此片并非翻拍片。谢谢)

《十二公民》翻拍自已经被认为是经典的《十二怒汉》,其在本土化衍伸上我认为已经做到了出色。

“富二代弑父”——案例的选择接地气。演员台词的编撰有“人味”、有“方言感”,有让人想一巴掌呼死的二流子。

12个的叨逼叨男人,他们的立场和背景让人亲切:“河南人就是XXX”、“富二代直接杀掉”、“凭什么瞧不起我们有钱人”…不剧透,随便列几个大家也能感受到。

有记者采访导演,问“有些台词很碎是否来自现场发挥”。导演说是严格按照本子,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开车的、小卖铺的人在那样的环境里就是没有足够良好的表达能力,他的思维就是凌乱细碎的。

2这是一部由演员而不是“明星”构成的典型国产片

说这十二位演员都是“戏红人不红”,我觉得苛刻了…人何冰、韩童生等老师也挺红的啊。

我之所以说这是“演员戏”而不是“明星戏”是因为,“演员戏”才会让人有这样的反应:

“啊是他呀”、“啊是内个大宋提刑官”、“奥他们俩主演啊那就放心了”。

他他他——我们记住角色远超过本人的,常常是真正的演员。

我无意批驳“明星”,我也特别爱高颜值,并且不认为二者不可交换。比较典型的我以为是章子怡(对比非常完美和一代宗师)。

————以下有剧透
————以下有剧透————以下有剧透

之所以说是典型国产片,除了前面说到的“剧本本土化”,还有就是被一些声音诟病的“闪闪红光”的结局。

结局里,八号回来拿检察官小本本,说明了自己的身份,也说明了这么几点:

1 我能1:11,我不任性是因为 我是检察官!
2 我公正我懂法是因为 我是检察官!
3 本片里唯一懂法、克制、公正,绝不错杀,绝不漏鱼的人,是检察官!

确实红光一闪。个人对影片中的一些煽情场景无爱,但对这个结尾并不排斥:

合作当天编剧到场解释:这是一种立场的传达。

过往两年,舆论绑架司法的案件有太多。这样的环境里,司法的绝对克制,不向舆论谄媚是很重要的。

我们无意保护药家鑫谁谁谁,也绝不认为法院的死刑判决有问题——但可笑的是:舆论试图代替司法、人治试图干涉客观,全民沸腾的场景。

包括我们爸妈,爷爷奶奶在内的长辈,都在这片沸腾中高举“道德”旗帜,恨不得徒手枪决犯人。

——万一你们错了呢。万一你们错了,对当事人就是一万,就是对不起哎呀你怎么死了。

这一点,其实也恰好解释了我说的 3这是一部试图跟小白观众谈谈法,谈谈现实但绝不能算普法片。

关于4 这是一部有良心的,好好做的电影。

技术上你说场景调度、台词编写、人物设定、情节迭代好;

情感上你说你就是喜欢导演、编剧高颜值;

构成上你说爱导演把原先20-30%的场外戏都一刀剪,漂亮!

演员上你说导演真会挑啊!那个黑帮冤狱受害者是演员自己的二次创作,那位演员说那个纹身是找技师画的,画完三天不敢洗澡……

很多理由都可以支撑:这是一部有良心的,好好做的电影。

最后多说一嘴:

我见证也亲历过司法无力,那种绝望和伤害感是无法形容的。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

一个受法律保护的社会,恐怕并不是“让法律保护弱者”,“让无产代替资本”。而是不论贫穷与富裕,不论善良获邪恶,不论弱小与强大,我们都在一视同仁的法律制度里得到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
如果法律仅仅是“保护弱者”、“呵护弱小”,对不起,我不认为这和当年那啥啥掠夺有本质区别。

《十二公民》在诸多限制下,在西片压境中(我还是不理解干嘛现在公映),没有很多的排片和支持,我们和它合作,也是通过众筹的形式,去先召集它的观众,再去实施点映。做的还太少,这样好的国产严肃电影需要更多票房支持。

它如果离你家比较近,如果你时间也方便,它是值得你去电影院支持下的。

专栏:

zhuanlan.zhihu.com/1080
编辑于 2016-01-13 10:34

两个钟头的电影憋尿看完的,没有一个人的演技跟不上,真是太过瘾了,何冰真男神。


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在迁就中国观众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最后结尾何冰亮身份,查出真凶,一下子矮了,诸位觉得遗憾,我怎么瞅都是一股对症下药的意思。

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即使在今天,理性依然是这个社会非常少见的品质,更遑论西方法律精神了,大学生里,我也没有看到几个。这部片子极其耐心地一步一步跟你讲道理,这种态度让人动容。夸张的冲突和矛盾,还不都是为了照顾观众吗?从来都是烂人养烂片。本身土壤就先天不足,还要小心翼翼规避审查制度给下的绊子,我想想就觉得不容易。觉得和原版差的多,是因为所有的教化都只能从 i 到 i+1 啊!我从头看到尾一直在掉眼泪,想到人家在践行更高的精神,我们还在呼吁基本的理性,在泥里打滚,连基本的“歧视外地人是不对的”都要手把手教。十二公民这个名字起的,真是太过誉了。

编辑于 2016-02-13 03:25

2014年有好几部出彩的国产电影,而且类型各异,让人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希望。《十二公民》就是其中一部。

有罪认定还是无罪推论,在没有陪审团机制的现实下,用政法大学模拟法庭的手法来翻拍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也算是对司法体制的一种思考和探索吧。

封闭空间、翻拍剧本,让导演和编剧在剧情的发挥上有些受限。影片的上限完全取决于演员们的表演了。《十二公民》恰好在这方面成功的扬长避短了。

这十二个演员都是科班出生,大多数都有着丰富的话剧舞台表演经验,封闭空间的设定让他们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话剧表演的特点,也就是肢体语言和台词功底。每一个人的表演都服务于这个角色,让这个角色能在短时间内立起来。

但是模拟法庭的时间太短,陪审员的心路变化有些生硬,仿佛是一个证据被打破就立刻改变了陪审员的观点,过度强化了八号何冰的作用,仿佛除了他和三号其余的都是墙头草,区别只是骑墙的时间和方式,人物转换略显生硬。

而且人物设定太过脸谱化,的哥、医生、侃爷、保安,有工作的没工作的,都为他们的职业量身定做了过去的故事和转变的节点。案件中的线索除了用来被击破,还用来顺带扯出陪审员心中的那些阴暗过去,仿佛陪审团还是艺术人生,可以挖挖过去掉掉眼泪。

当然,最后的胜利是剧本的胜利也是角色的胜利,这也是剧本改编后的结果,没法评价,因为一切都是模拟法庭。

总而言之,这部戏最出彩的地方就如他的片名一样,十二公民。

编辑于 2021-11-24 13:06

知乎第二答。


这是一部相当难得的电影,但这又是一部被高估的电影。


个人已经将这部电影称之为“2015年最佳华语电影”,而我相信很快这部电影就会斩获国内的几个奖项。


本片改编自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法律电影(同样也是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的《十二怒汉》,导演:西德尼·吕美特 · 主演:亨利·方达。之前《十二怒汉》曾在07年由俄罗斯导演米哈尔科夫改编,俄版的《十二怒汉》在我看来甚至好过原版,此外06年日本曾经有一版《十二个温柔的日本人》,这片子改动极大,虽然失去本来的味道,但极具日本电影的“罪感”。


本片的改动几乎停留在“符合国情”这个层面上。首先,内容本质上依旧是”少年弑父“;美版是贫民窟少年,有色人种;俄版是车臣少年,少数族裔;本片则是河南富二代,这个设定极具”中国特色“。其次就是电影的缘起,前面的几部翻拍的国家都有”陪审团制度“,我国法律属于“大陆法系”是没有“陪审团制度”,编剧几乎是耗尽心力想出了“法学院西法补考模拟法庭”,这样一个神点子,尽管在现实中这个点子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在人物上的嵌入,堪称本片的亮点:一号呆板走套路的学生,好好先生二号数学老师,三号狂躁的出租车司机,四号房地产商人有个法学院的干女儿,五号曾遭冤狱的混混一连杀气话不多,严谨的六号医生,七号一直想置身事外的小卖部老板,关键先生八号检察官,九号曾经被打成右派,十号则是一个开地图炮的小房东,考不上法政大学的法政大学的河南保安十一号,十二号操天津口音的保险代理人。


单单这十二个形象、性格迥乎不同的人物,几乎涵盖了从社会底层到社会高层的各种类型的中国男人,群戏的设置很考验编剧和导演的功底,尤其是十二个老爷们儿纯通过对话来演俩小时,这对于人物的刻画是相当有压力的,徐昂作为一个电影经验不足的导演,采用了相当笨拙的方式来达成人物的刻画,自白式的发泄,这个是话剧典型手法;也就是说在电影的正常叙事中强行加入了人物的发泄,这计划好几次割裂开影片的叙事,尤其是十号先生在他改票的那一部分,镜头转向远离会议桌的他,灯光,长椅构成的布景简直就是话剧的布景,随后开始“发泄”,而这段发泄纯粹是介绍他为何歧视外地人,为何开地图炮,这全然与案件最后的实质没有关系;可是有几个角色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上的刻画,最明显的就是存在感极低的二号先生,甚至都无法断言他的职业,我们只知道他是一个好好先生。这种人物刻画方式不具有普遍性,在电影中是相当偏门的方式,只要演员的水平不够,这种手法会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全赖,这是一帮中国最会演戏的男人。


全赖,这是一帮中国最会演戏的男人。这是本片几乎最无可指摘的地方。即使如其中较为年轻的一号先生,他也能达到电影上的中间水平;至于其他台词超过五分钟的演员,他们几乎都是在完美的表演,几乎是教科书式的表演。如果说对于一般的演员,观众要关注演员的台词和肢体水平,而对于水平较好的演员,则是要感觉这个演员整体产生的一种“力场”,这种“力场”是有全身心的表演产生的,举个例子,12人刚刚就坐,众人自顾自做事讲话,镜头给了若有所思的八号先生,如果脸部表情能演若有所思几乎是及格水平,但是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此时的八号先生的一只手指一直在快速上下抖动,脸部的表情尤其是咬肌在细微地牵动­­——他在思考如何开口,他在紧张,他不自信,他害怕,他欲言又止。至于韩童生老师演的三号先生,几乎和他近些年演的狂躁中老年没有什么差别,全然如我,所有动作台词都是信手拈来,张弛有度。如果要拿本片来讲演技,几乎可以洋洋洒洒万言有余。十二个演员在话剧舞台的磨练让他们的演技已经足够应付电影。但是,就是因为话剧导演出身的导演,话剧演员出身的演员导致本片挥之不去的话剧阴影。


与其说称之为话剧电影不如说是电影话剧,首先本片完全符合“三一律”,整个“十二怒汉”系列电影都是符合“三一律”,在整个电影的血统上就更加倾向于话剧,本片的布景太话剧,尤其是在中后部分,十号先生远离会议桌独自坐在长椅上的时候,镜头一转,十号先生颓然坐在长椅上,灯光从顶上和后方打来,四周较暗,这是标准的话剧布景,这种布光在现实中是不可能达到了,只有在话剧上才会有助于的布景。再说全片的镜头运用,我只能说在技术层面上本片是简直就是最低标准,全片最复杂的镜头只有一个环绕镜头,除此之外几乎就是最简单的镜头。这几乎是不可理喻的简单,争吵产生的对立和火药味在平庸的剪辑中消弭殆尽。一个话剧导演到电影导演的转变不是简单地扛起摄像机,走下舞台那么简单。电影涉及到镜头技术和电影叙事语言,不然“蒙太奇”这种技术的产生就不会引发一场电影革命,不然同样的故事不同导演拍出来就是一个样子了。俄版米哈尔科夫展现出教科书版的电影手法,为人赞叹的意识流镜头一下子将原来逼促的小空间拉大到战火纷飞的车臣地区,将短短几小时的讨论时间也拉长到车臣少年的成长;电影就是一个这样的魔盒,空间和时间可以被压缩、拉抻、重叠、错乱、崩坏,如果不能很好操控时间和空间的电影导演几乎是不合格的,在这点上本片的导演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本片的关键内核,或者说是各版翻拍中都会遵循的核心主题就是——任何人都不能随随便便将一个人判处死刑。在法律层面上是基于现代法律体系中的“无罪推定”,哲学层面上市一个人权的完整和自由。有一句说,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有一部属于自己的《十二怒汉》。是的,确实如此,本片给了我们一个响亮的巴掌——十二个人,真正在谈论法律的到底有谁?八号。只有八号。从头到尾其他人所争论的是什么?身份——富二代、河南籍、弑父。这些标签式的推论,都将本案的少年指向每个标签背后的含义——金钱至上、娇生惯养的富二代,肮脏,卑贱、道德败坏的河南人,忤逆犯上的道德罪人——而这一切都不是法律本身的判断,是所有人观念上的误读。以至于当所有的证据开始指向无罪时,十号先生顽固坚持着——“河南人”“富二代”这就是少年的原罪,这已经不再是法律范畴的问题,这已经是民粹主义的歧视。至于最最偏执的三号先生在所有的证据和推论面前,他的理由依旧强大,弑父就是违背道德的行为,违背道德就是有罪。法律和道德的分割是判断法律的成熟的。全片所展示的是一个法律观念尚未成熟的十二个公民。而这恰恰是血淋淋的社会现实。


以上的所有遗憾都是源于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因为这是一部值得期待的电影。电影的导演徐昂是目前最卖座的话剧导演,而十二个演员都是演技过硬的演员。而我更愿意将这部片子当作一部严肃认真在刻画当下社会的世情片而不是一部严肃认真的法律片。这真的是一部剧本扎实的中国特色的片子,“地图炮河南梗”、“富二代”、冤案,这些都是当下中国最为热门的事件,十二怒汉,十二种怒火,这是一个充满愤怒和怨气的社会,无处宣泄,积郁成疾;而片中十二人的发泄就是一场“放血排毒”的治疗,各阶层的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心病:被社会仇富心态误读的四号先生,十号先生在外地人涌入占用社会资源下的恐慌、背负着地域歧视的十一号先生、任人摆布处处讨好的小人物七号等等。对照,共鸣,似乎每一处都是贴合生活,每个人物鲜活自然,对白有趣接地气,这样一部自然不做作的片子真的难得。与其假意迎合不如袒露天真。而且在当下的审查制度之下,导演已经带着镣铐,跳出了一支很华丽的舞。


值得推荐,当之无愧的2015年最佳华语电影。

————————————————分割线————————————

经知友 @陈钰提醒,本答称《十二怒汉》的导演方达是错的,应该为导演:西德尼·吕美特 · 主演:亨利·方达。写时手快,感谢提醒。

编辑于 2015-05-21 15:24

演员浑身是戏。

看《狙击电话亭》的时候惊叹好莱坞可以拍出这种单一场景纯靠演技的电影,《十二》可能没到这级别,但至少值回票价。片中对当下社会的讽刺也拿捏到位,并没有用力过猛。人物塑造不错,镜头里的细节,传达信息也很到位。可以看出本子下功夫了,比那些国内所谓大片好多了。

总之值得去影院看。

吐个槽:看电影时有种知乎讨论问题的现实版即视感。

举几个例子:

1957年...(开始讲故事焦作人了)

“你要尊重别人。”

“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要反对你。”

各种对号入座23333。

编辑于 2015-05-24 13:08

世界上三大军事强国都翻拍了这个剧本…

——————————分割线————————————

另外,美国当时觉得嫌疑犯是贫民窟出身,普遍缺乏管教,冲动,有暴力倾向,易犯罪,所以武断地判其有罪;到了中国嫌疑犯换成了富二代,结合社会普遍的舆论居然毫无违和感呢…

编辑于 2015-05-17 20:53

一帮舞台剧的人,拍出了今年我在电影院看过的最棒的国产电影。我都替中国电影人感到脸疼!

发布于 2015-05-18 00:25

有不少人认为,将影片设置为虚拟陪审团的诸多不合理,我恰恰觉得这个虚拟陪审团设定比原版要好一些。因为在一个有陪审团制度的国家里陪审员们在这里讨论一个案件,如果真是电影里演的这样,我想作为被告的那些人要是知道了心里应该是崩溃的:原来我就是这样被判决的啊!

我不知道英美法系国家选陪审员是否真的如此不严格。就像电影里说的,这样的问题就应该吹毛求疵,必须所有的陪审员都应该像4号6号8号那样来讨论案件。而不是在那里大谈自己的经历和过去。据我所知,在选择陪审员的时候,任何由于自身身份和经历可能会对案件造成超出法律因素以外的判定都是不允许的。所以像原版那样反而有些不合理。而十二公民由于是模拟陪审团,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才理所当然,所以才可以花如此大的篇幅来讲每个陪审员自己的一些经历与观点转变的那个过程。

发布于 2015-09-24 16:21

司法的考量和社会的映射

这部电影上映了大概有几个月了,应该在票房没有出什么成绩,没有具体故事情节,没有偶像明星出演,大众不会为这样的电影买单。

但是这部电影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一部只有一个主场景的电影能够拍出这样的效果着实不易。这部电影不仅介绍了西法的一种司法制度,并且反映了当下中国真实的社会现实,并且还折射出了大众普遍社会心理,我觉得靠几个演员用辩论的形式把这三层次如此有深度地剖析开来着实不易。

电影不仅展现了编剧和导演对辩论这一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强的形式的把握,也展现出了几名演员的话剧功底,二号王刚、三号韩童生、八号何冰,十号张永强都是在话剧舞台上颇有建树的演员。

电影里最直接表现的是西法当中的陪审员制度,在发展比较好的美国,陪审员制是体现民主性和司法独立性的重要标志,很多人甚至认为陪审员制度要比民主选举来的更加重要,因为民主选举只不过是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机器来执行对国家的管理,而陪审员制度则是决定了对一个人命运的审判,在人权高于一切西方,陪审员制度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美国选择陪审员是非常严格的,并且有很大局限性,影片中,陪审员对网络媒体各种信息的充分了解,在西方真实陪审制度中是不被允许的,陪审员只能接触案件的相关证据,并且不能和其他陪审员进行私下接触交换意见,这一切都是为了陪审员们做出独立的判断。还有重要的一点是,任何人成为陪审员都会考察这个人的个人经历是否可能和案件有关,是否会影响到对案件的公正判断。

当然在电影中,这些规则都不会被看重,相反电影中角色的设置正是选取和案件本身丝丝相关的人员。因此电影的重点并不是放在在西法的陪审员制度上,影片只是展现出来这种制度的思想和形态,真正精彩的地方是通过十二陪审员对案件的看法,是对社会真实情况的写照,以及对当下人们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真实反映。

影片中的十二个人都是来自不同阶层,职业不同,性格不同,有地产商、有医生、有的哥、有小贩、有保安、有倒爷。影片放在北京,自然而然地把社会的背景也放在了北京,对外地人的歧视、仇富心理、小商贩的生存环境,这些在北京尤其突出的社会问题通过影片中人物对待这一犯罪案件的态度都暴露无遗。

当地人对外地人歧视,小商贩对富裕阶层的仇视,普通阶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鸵鸟思维,曾遇到过不公平待遇的消极心态,在历史中遭受过委屈的经历,当然也有尽职医生这样的正面形象,可以说几乎每个陪审员都反映了一个真实的中国人的形象并且通过他们的身份,如实表现出来了他们对待案件的一种看法,影片在还原社会阶层现实者方面刻画上的非常出色。

然而影片最精彩的地方还不是如实的还原社会现象,这么对不同阶层的人在一开始对一个有疑点的案件竟然有这么一致的看法,这是为什么?影片并没有直接进行回答,但我想这其实是影片给人们留下最值得思考的地方。

影片一上来,十二个陪审员,在各种信息浪潮的充斥下,十一个简单而草率(而他们认为自己是深思熟虑的)的作出了有罪推定,这十一个人有知识分子,有小商小贩,但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没有一个人用更加理性的思维来分析问题,100多年前勒庞的《乌合之众》就很好地描述了这一现象,大众群体在很多时候是非理性,甚至是愚蠢的。

其实现在的社会上非常多的这样的群体性思维时间发生,尤其是群体暴力发生,可能是现实社会,可能是在网络上,人们很容易一窝蜂地倒向一个观点,一个立场,一种态度。大家争相恐后地用身体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一旦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不被重视或者不被得到认可,嘲笑、辱骂,甚至是肢体暴力随之而来。影片中既是这样,十一个陪审员的态度出奇的一致,当有不一致的时候,当中就有人对持不同意见者开始讥讽和谩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我觉得第一点是:越来越多的信息爆炸带来的,不是信息透明,而是更加偏颇的信息不对称。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在医患事件中,翻看所有的媒体信息尤其是网络信息,指向性都非常强。无论是“八岁儿童就诊半小时后在医院死亡”,还是“病患家属抽医生护士耳光”,这样的标题都会引导人们进行判断上的误导,而从引发群体对这一事件的集体推断,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认真的调查和逻辑推到,那么对事情的真实现象进行还原,如同影片中的案件一样,“富二代刺杀亲生父亲”。这样的一句话很容易能够引出人们对这件事情的价值判断。

第二点就是自身遭遇的映射:还是拿医患时间来举例,很多人对医院和医生的指责,并不是因为他们真正认为在医患事件中,医生确实存在失职渎职的行为。他们的判断更多是出自自身看病求医的遭遇,由于在看病求医过程中,遭遇到种种的不公平或者是委屈,自然而然地酒吧平常的不满发泄为某一医患事故的批判。正如影片中展现的那样,的哥对富二代的不满其实是映射的是自己的儿子,10号老北京对外地人的不满映射的是外来学生带给自己孩子的压力。

有了以上这两点,我们其实不难看出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所在,对一件事情的认知需要把注意力放在事情的本身上,要通过真实的证据来对事件进行判断,而不是通过情绪,通过价值观,通过社会信息的导向对一件事情进行判断。

这样的理性无论是司法人员还是社会大众都非常需要,而我觉得这也是现在中国社会非常欠缺的。虽然影片很乐观,在真实社会中情况却不乐观,很少人如此用证据和事实来说话和来辩论,影片里的十二位陪审员实在没有任何利益相关的情况下,进行了如此激烈的争论。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一旦有了利益相关,无论是双方的水军,或者是媒体出于博眼球或者偏袒某一方的目的,那么客观、事实、证据的启用率就更加低了,这就是现实的情况。

很好的电影,演员表现的尤其是争吵中无奈的表现也非常好,正如之前所说,能够在狭窄的空间里有这样的表现,舞台功底相当身后,绝不是充斥大屏幕的花瓶演员能够做到。

编辑于 2015-10-27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