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沉静如海(电影)

如何评价电影《沉静如海》?

为什么连一句话都没有说的相遇会这么动人?
关注者
339
被浏览
584,306

137 个回答

因为相较于太多人只百分之一相爱却装出百分之百 电影主角百分之百相爱却只能流露出百分之一 但这百分之一的力量已经足够震撼了

编辑于 2016-08-15 23:49
如何评价电影《沉静如海》?
31.6 万播放 · 893 赞同
发布于 2023-05-27 18:39· 30.2 万次播放

沉静如海

我曾忍不住潜入你的房间

去看你留下的信笺

去闻你围过的围巾

去寻找

曾有你睡过痕迹的床

我慢慢爱上你

期待你每晚的到来

渴望聆听你的声音

我微张唇齿

渴望与你交谈

你深情凝视的双眼

让我忍不住与你对视

你英俊的面庞

让我忍不住偷偷看你

我爱你

你是知道的

再见

是我唯一可以说出口的

告白。


如果没有战争

我可能是一个成功的作曲家

遇见你

在那做海边的城堡

你用灵动的手指

弹奏了我最爱的曲目

我想你和我说话

可是你没有

我知道

因为忠诚

我以为

你厌倦我

但当你的气味

流散于我房间的每一寸时

我想

你是否爱我

我试探你

你仓促的逃走

让我了然于胸

于是

你被表哥侮辱

我却没有采取行动

因为不可以

不可以越界

不可以不忠诚

不可以爱你

可我

忍不住爱你

即使你不同我说话

忍不住爱你

因为你惊世的容颜

忍不住爱你

因为你沉静如海的

默默无语

你是知道的

我爱你

再见

是我唯一可以说出口的

告白。

编辑于 2017-12-22 21:54

后续补充,写在回答的头部:想提醒大家不要把这部片子当成纯文艺浪漫爱情片来看,沉迷在各种充满暧昧与爱意的细节里无法自拔。分析这些爱情细节是好的,因为很少有爱情片可以这么细腻这么动人,这部片的细节功不可没。但是,要更加注意到这部片子的悲剧色彩,除了战争使爱情破灭之外,更有战争使人的理想破灭从而走向自我毁灭。这理想所涵盖的范围,大于爱情。要注意男主人公对德法文学艺术发表的演说,及他和同僚争吵以后自我梳理内心,还有女配角一家策划的爆炸案发生后他的表现这三部重头戏折射了他怎样的心理变化。即,不要把爱情从战争的背景中抽离来看,那样就体会不出片子更深刻的含义了。

以下是原回答的分割线。


第一次写影评——真的是太喜欢这部电影啦!

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的情节虽然看似简单,但仔细琢磨还是有不少值得细品的地方。镜头语言也非常洗炼,每个镜头都有它想传达的含义。

电影中女主人公对她表哥和对德国军官的态度和行为形成了一个鲜明对比。比如在表哥工作的农场打牛奶一节,表哥对女主有一些拉胳膊、拉着牛奶罐子不想让她走的小细节,而女主的反应要么是嫌弃地挣脱,要么是爱搭不理。而在德国军官帮女主捡地上掉的鱼一节,镜头有一个特写是两人在地上捡鱼的手。因为前述当天打的鱼并不是很多,可以想见两人若一起捡鱼的话说不定就要往同一个地方捡,从而产生肢体接触。然而镜头特写告诉我们并没有。军官是怎么做的呢?倒不能说他不想接触,而是内心的尊重和内敛的绅士风度让他的手开始待在那里并不敢动,只有女主的手在他的手左右两边快速穿梭。也可以有另一个解释,我觉得也许会更贴近事实一些,就是专程到来想和对方说些什么,但发现对方快速捡拾并没有想和你说些什么,这个时候内心活动全是和情感暗流相关的,来不及想手上的动作。这里女主的表现虽然和打牛奶那节表现类似,肢体语言仍然是看似爱搭不理,但那个斜睨的幽微的眼神出卖了她的内心活动——如果是真的不愿搭理,估计看都不会看上一眼,更别提还是这样的一眼。

同时从海边捡鱼这个场景来看男主专程来到这里是想和女主说些什么的,不然他也不会在捡鱼过程中发现这个愿望不可能实现,因而有那些怅惘的表情,直到女主骑车走了自己才茫然又无奈地起身。他想说些什么话呢?

虽然电影中没有明确交待各个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比如详细告诉我们捡鱼发生在圣诞节后一天,男主在起居室里端详女主父母的结婚照也是在同一天,是在打鱼回来之后什么的,但我们不妨就设想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同一天好了。圣诞节当天晚上女主来过男主现在住的房间,肯定是被男主发现了的。那个拿起信的镜头,之后男主环视房间的镜头,都说明了这一点(环视房间时,目光最后落在带有褶皱的床铺方向并停了下来。如果这时候过去摸摸,说不定还能摸到残留的体温)。这天晚上,想来他应该没有睡好,可能想了很多关于女主的这一举动意味着什么,怎么向她求证,以及怎么表达自己心意的事情。所以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跟着女主来到她打鱼的地方(如果不是跟着的话就很难想像他怎么知道她今天的行程是这样的,而且还在不早不晚,刚好在她打好鱼要出来的时候站在桥尾),想找个无人打扰的机会说话。然而女主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他才那么失落惘然。可是还不死心,又跟着她回到了家,想说些什么。我们姑且理解为圣诞节第二天军部放假,这天白天不需要工作好了。遇见了凌辱她的表哥,解了围,然而这肯定不是个说话的好时机。所以只能上楼,但在楼梯上还放心不下,或者欲言又止地回望。可以想象这天他心绪依然起伏不定。傍晚在起居室,好不容易再次有了一个可以说话的机会。这次他没有放过,用比平时快一倍的语速急切地表明:“我想和你说些什么,我……”可是不巧爷爷来了,他只好又无奈地悻然离开。

他要说些什么呢?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男女主二人之间的语言对白不仅仅有结尾处女主的一句“永别了”,也有片中男主这句没来得及说完、意味更为深长的话。我更愿意相信男主不是仅仅为了要解释信件,就像别的影评说的那样,而是求证女主的心意和表达自己的心意。如果他说出口了,女主是否还会维持海一般的沉默,或是继续用眼神出卖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她能否接受这份爱意,或者甚至会不会承认自己来过他的房间,承认自己的爱意?如果接受了,他要怎么才能和她在一起,向上级报告脱离部队吗?

想来,这些都是无解的。告白后没有回应,或是无解,会更加令人伤心,所以干脆放弃不说,不了了之。战争背景下,即使爱意汹涌如海,也只能保持沉默,显得风平浪静。这是这部影片想要体现出来的一个悲剧。

从爱情意义上看,这是一个悲剧。然而从男主的心路历程和个人命运来看,其悲剧意义更为深刻。在前三个月的时间里,他向 “屋子里的墙壁”自言自语的都是对法兰西文化的热爱,对法兰西人民的尊重,暗含反战的情绪。与女主的情感纠葛也在这段时间内展开,并在圣诞节这一时间点达到高潮。紧接着,与来访的军官朋友们爆发的一场争吵,则让他陷入对以往不切实际的幻想破灭的悲观情绪中。祖孙二人没人能回答他希望破灭后应该怎么办的终极追问,他只能痛苦地做出唯一的选择:像朋友所说的那样,忠于职守,捍卫荣誉。爆炸前的一段钢琴演奏,对他来说,似爱、美与人性的微风,暂时驱散了他心头关于战争与责任的阴霾。可紧跟着的震耳巨响,则将沉浸在这温馨时刻的人生生地由天堂拉回了现实。这一转换快得令人不可置信,以至于他一时没回过神。

之后便是由人物心路历程走向决定了的剧情。军官好友的死亡,认清法国人民抵抗的现实,以及之前本已做出的忠于职守的选择,使他决定离开,主动申请到苏德前线(我在 YouTube 上看的是从意大利语自动翻译成英文的字幕,写的是 "I asked to be transferred to the Russian front”,和原著小说的说法一样,就信了。说是被动调动过去的,有可能是字幕有误吧。这一细节很重要,因为如果是自己做出的选择,那么前面他不道别就要彻底离开的做法,以及后面的表演就能获得一个合理的解释。某种意义上,他在主动寻求毁灭。如果是被动调离,与爱人无奈分别,这部电影的悲剧性和艺术性会降一个层次)。当他意志已决,“咚”地一声关上门,坐在将要离开的车中时,只剩下低头沉思,而没有向老房子里张望并表现出对过往生活的太多留恋。当听到女主的“永别了”时,我相信他脸上更多是一种欣慰、安然和理解的姿态,爱情的色彩似乎已经黯然褪去(就像有些同学说的,死而无憾的感觉)。

编辑于 2020-04-27 15:35

有克制的爱最为沉甸和动人

发布于 2015-04-05 22:23

二战时期,法国沦陷。
整个小城笼罩在硝烟战火中,老人和孙女珍妮的房子。
也被德国的军官占领。
珍妮却对德国的军官,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
法国战争电影《沉静如海》,是一部冷门爱情佳作,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2分。
但是因为题材小众,却甚少被人知晓。


说它是战争电影,它几乎没有任何激烈的战争场面;
说它是爱情电影,它克制到男女主角没有任何对白和肢体接触。
导演用舒缓的节奏,巧妙的叙事,阐述了一个爱到深处,却” 沉静如海”的故事。


01,一部被名字耽误的好片子。
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的法国。
女主角是一位钢琴老师妮安娜。
在很多年前,她的父母都死于战场上。
她和自己的爷爷相依为命,搬到了乡下海滨小城的一栋大房子里。
过着平静的生活。
妮安娜平时教孩子们弹钢琴。
风笛舞曲,涤荡着法国式的温馨与浪漫。
她每天骑着自行车去上课,穿梭在乡间小路上,平静而安逸。
战争发生了,法国被德国占领了。


开端处,便是德军的士兵来强行征用妮安娜的房子,想要给他们的上尉使用。
德国副官来到了这一栋两层楼的小洋房,看到了女孩父母的房间,非常喜欢。
看到女孩手里拿着的鲜花,副官说非常好看。
因为他们上尉“喜欢鲜花”。
女孩态度很冷淡,千万般不愿意。
爷爷态度也很坚决,说这栋房子人数太多,没有多余的房间。


但是副官却不以为然,他查询出女孩的父亲在1918年,凡尔登战役中去世了。
还让女孩给上尉准备洗漱用品。
妮安娜和爷爷非常生气,但是却没有拒绝的权利。
没有办法,妮安娜只好撤掉了父母房间里的鲜花。
用“沉默”的方式,来抗议副官的行为,发泄自己的不满。
男主角出场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德国军官没有像副官那样的霸道无礼,反而是高贵儒雅,英俊有教养。
穿着西装革履,彬彬有礼,一进门就给爷孙两人行了礼。
听着女孩的钢琴声,他走了进来,先是问好,再介绍了一下自己。
说他本来也不想来,是被“要求住在这里的“。
女孩虽然不愿意,但是还是带着他上了二楼,进了自己的房间。
上尉对少女表示了感谢。
几乎是军官一个人的自言自语,女孩和爷爷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爷爷看到这里,对孙女士,这位上尉看似还比较“规矩“。
晚上了,女孩在用缝纫机做衣服。
上尉也下班回来了,三个人的沟通,爷孙两人没有言语。
仍然是他一个人的自言自语。
他说,自己通常都是10点钟回家,如果怕打扰到,那就给自己留个后门。
说完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02,“我之所以喜欢大海,是因为它的宁静。“
爷孙两人看着书,对着上尉的问好,头也没有抬起来。
上尉看到女孩的壁画,说自己也非常喜欢法兰西。
自己也曾经在战争中失去了父母,也很珍惜这些热爱国家的人。
女孩喜欢弹钢琴。
但是上尉来了之后,女孩表示,“有他在,就不弹钢琴“。
再次见到上尉,女孩都这样默默无语。
那一晚,海上的风很大。
上尉回到了家,烤了烤火,说了一段很感人的话。
“我之所以喜欢大海,是因为它的宁静。“
“我很荣幸能来到这里,可以结识到一位有尊严的老人,和一位默默无语的小姐。“


上尉这一段话,也是意有所指。
大海,看似宁静,实则内心波涛汹涌。
上尉走后,女孩眼神动了动,问爷爷,他“为什么这样看着我“。
爷爷提醒她,把木柴从火炉里拿开,不要让它“白白烧尽“。
提醒她,他们之间的阻碍和界限。
战争中,不同阵营之间的爱情,是不可能有结果的。


上尉已经来了一个月了,但是女孩仍然是沉默不语,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
上尉走到钢琴旁,告诉女孩,自己刚来的那一天,女孩弹奏的是巴赫的曲子。
也是自己最喜欢的一首曲子。
说完了,他也为女孩弹奏了一首钢琴曲。
他们背对着背,女孩坐在沙发上,一旁是燃烧的火炉。
而上尉坐在钢琴旁,是一片冷色调的宁静。
冷暖色调的交织,在他们之间,也划开了一道界限。
两人沉静如海,内在热血沸腾。


音乐,大抵是跨越国界的,最好的交流和沟通。
上尉默默来到女孩的背后,伸出手,想要抚摸女孩的后颈。
但是还是缩回去了。
只说了一句“祝你圣诞快乐“。
这也是两人之间,唯一可能有的肢体接触,却有无法逾越的鸿沟。


03,“再见“亦是永别。
压抑了许久的爱,终究还是沉默如海。
等到上尉出门之后,女孩推开了上尉房间的门。
整齐的房间,一尘不染的摆设。
她看到了一封信,也许是上尉家乡故人写来的。
她躺到上尉的床上,感受他的气息。


直到听到了窗外的汽车声音,她匆忙走开,地上还散落着未来得及收拾的拆开的信件。
上尉似乎明白了什么。
女孩去海边买小鱼,上尉等着她。
小鱼儿掉到了地上,上尉帮助她捡起,女孩仍然是一语不发。
两人的手,始终还是没有碰到一起。
爱情,就在这一次次的沉默中,疯狂生长。


战争终究是残酷的。
身在异国他乡,德国很多士兵被暗示。
上尉的车子,也被人暗中放置了炸弹。
女孩打破了自己“只要德国军官在,就不弹琴“的誓言,用尽全力,弹奏了一曲钢琴曲。
将这个危险讯号,无形中传递给了他。
下一秒,当他跑到后院之后,德国军官的车子爆炸了。
上尉逃过了一劫。


音乐,是无国界的灵魂,可以诠释生命中,最难以诉说的情感。
同样的,爱情也是无国界的。
导演用了三首钢琴曲,逐步递进地传递了两人无法言语的情感。
忠于爱情还是忠于国家。
在这两者之间,两人都有过纠结。
在沉默而汹涌的爱里,让整部电影,都充满了浓浓的悲剧氛围。


上尉告诉女孩,自己要走了。
是要去东线作战。
临走的时候,女孩追着他的车子,两人热泪盈眶,女孩终于开口了。
说了句“再见“,作为最好的告白方式。
无法控制的情感,满脸的泪水。
再见亦是永别。


众所周知,苏德东线战场,是二战最为残酷的一场战争。
西线无战事,东线绞肉机。
虽然导演没有交代男主的结局,但是从历史大背景下,也能够看出端倪。
奔赴修罗场般的东线,男主极有可能死在战场。
而女主加入了地下组织,这一段隽永如斯的爱情,也终于划上了句号。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虽无言语,但是你的眼神告诉了一切。
沉静如海。
他们将爱意永远深藏在海底。

发布于 2022-10-27 12:46

沉静如海

最初我被这部电影的标题吸引于是点开视频本来打算看一眼就继续写专栏结果一个半小时一口气看完中间竟没顾上瞄一眼手机朋友圈

故事简单二战时期在法国北方的海边少女简妮和爷爷住在一起她喜欢弹钢琴以教音乐课谋生纳粹进驻小城家里住进来一位德国军官这个敌人身材高大目光忧郁他用法语对她说当我踏进你家你在弹巴赫最清纯动人的一首我最爱的一首

简妮也是清纯动人的姑娘她弹的是巴赫十二平均律的第一首 C 大调前奏曲最著名的一首后来被古诺附加了一条旋律改编成圣母颂我看到这里觉得编剧偷懒竟找了这首尽人皆知的这大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巴赫音乐吧我们的琴童考级几乎每一级的曲目都要在十二平均律里面选一首赋格考考孩子们的多声部合作与感知能力

德国人是纳粹却喜爱音乐他们来自音乐的故乡邪恶与美好就这样集合在一个男子身上让家里的空气微妙起来简妮后来想起来她弹的不就是德国音乐

巴赫沉静如海是时钟在嘀嗒不宁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一共有 48 首一首前奏曲搭配一首赋格曲巴赫不是一个创新者他擅长把一些传统的形式写到精纯他的主题都简洁干练如一个论点之后在不同的声部和调性上反复论证最后再重申论点就像下结论这是一种非常理性的音乐逻辑每个声部每个音都有讲究没有一个音多余没有一个句子可移动可删改并且音乐组织严密而缠绕可供细细聆听追溯每一个曲线的升降游戏

编辑于 2024-03-11 19:46

你爱上一个人,肯定是有原因的。


初到时,他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他们,表现出一个军官应有的绅士和风度,而不是作为入侵者那穷凶极恶的丑恶嘴脸。


他懂得尊重,他称爷爷为“一个有尊严的老人”,称女主为“小姐”,怕吓到他们,他尽可能表现自己的温柔和善意。


尽管知道自己不受待见,他仍旧坚持下班回家后和他们说一会话,其实是他自言自语,因为他明白,女主和爷爷,根本不会搭理他。


他曾以为自己会一直保持对女主的暗恋,直到圣诞节他回到自己房间,看见掉落在地的信件,还有床上略显凌乱的毯子。


那时他才明白,这个平常从不和他说话的女孩,竟然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匆忙又迫切地搜寻他点点滴滴的气息和痕迹。


她在背后贪婪地留恋他的温存,想拥有他的一切,表面上又只能冷冷地拒人于千里之外。


但是他也只能用手抚摸椅背,注视着她白皙如雪的颈项,说着不着边际的话语-----这或许是他离她最近的一次。


她用钢琴声救了他,他在火海中看向屋内的她,火光跳跃中,一切变得闪烁和梦幻。


那一刻他或许在想,余生要多久的时间才能忘记这一幕,但很快他被拉回现实,设法营救遇难的同伴。


他要走了,她第一次从屋里追了出来,泪崩在他面前,第一次 ,也是最后一次和他说了话:


再见。


我想,爱上过雄狮,这个姑娘或许以后都不会再爱别人了。


而他,在枪声炮火中,也许会时常望着遥远的夜空,想起她亮如星辰般的眼睛。

编辑于 2019-09-10 14:26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忘记是谁说的,这句话是这样说的:“世上能打破国界的有两种东西,一种是战争,另一种是爱情。”

这其实是最好的反战片,两个相爱的人却不能白头偕老,正是这种悲剧让我们不禁在追问,是不是这个世界出了问题?问题是什么?正是战争!

编辑于 2016-11-27 03:50

因为一首曲子去看了一部电影——《沉静如海》,里面女主弹的一首钢琴曲《巴赫平均律》很多人表示欣赏不了,但个人很喜欢古典音乐,每个音符仿佛透露着质感与浪漫,更是静谧与温柔。



为一首曲子寻找一部电影,电影《沉静如海》以二战为背景。

男主是一名德国军官,当时的法国已经被德国征用,这名年轻军官为了方便工作征用了女主家中的房子。



尽管女主和老人都很不愉快,作为战争的弱势群体他们无力反抗,只能服从。

女主的父母在一战中死去,她和爷爷相依为命,她一名是钢琴老师,靠微薄的收入维持生计,和爷爷过着平静且清贫的生活,而这一切因为一个人的来到被打破。



军官住的房间恰好是那父母生前的住所,女孩经常在父母的房间插一束鲜花,这天她把鲜花扔进了火炉里,因为德国军官喜欢花,她们明确不欢迎侵略者。



军官第一次来到家里,女主和她的爷爷很安静,只是保持沉默一句话也不说。

沉默是最大的反抗,没有人会欢迎侵略者进自己的家门,因为战争,他们只能成为敌人,对于敌人当然不用礼貌与客气,而在后续的剧情中女主都在用沉默来无视这位军官。



女主脚受伤,军官绅士的打开车门邀请女主上车,女主像没看到一样走开了,军官并没有说什么最后开车自己走了。



作为战争的强势方军官并没有恼羞成怒,也没有压迫女主一家,他一直保持着礼貌与绅士。



军官每次回来都尝试着与女主一家人谈话,在爱壁炉旁的女主和老者依旧面无表情的沉默。



男主一开始夸屋子美丽,这里的大海漂亮,结果只是一个人的独白与尬聊,后来男主习以为常。



一次他说自己喜欢巴赫的音乐就像他第一次来这里听到女主弹奏的曲子一样,他以前也弹钢琴,确切来说是个作曲家,因为战争家族原因不得不来到这里,其实他并不喜欢战争。



这位礼貌的帅气的绅士吸引着这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因为战争,因为尊严她不允许自己爱上这个男人。



作为战争的胜利者,军官并没有恃强凌弱,他是一个优秀的军人,但不适合侵略者,因为国家,他没得选择。



战争只有立场从没有正义之分,无辜的人没有选择权,个体在国体内只能被迫成为侵略者或者被侵略者。



军官说:“如果可以选择,我不会来到这里!”这就是个体的无奈,也是对战争的反感。

身为德国军官,他表现出的都是善良与友好,即使对方冷脸相对,在他心中所有的爱国者是值得被尊敬的。



军官主动去扶起摔倒的孩子,甚至为俘虏求情,他被上级责怪,他不算是一个合格的侵略者,他却是一个好人。



一个人的绅士与风度都会在小细节中有所体现,例如军官害怕晚归的自己打扫到女主和老人,竟主动要求从家里的后门进入,对于女主来说,让别人走后门是无礼的行为。



在想初中女主逐渐爱上了军官,而这份爱难以启齿,在最后女主穿上了母亲生前的礼服为军官弹奏了一曲,结局女主以钢琴的琴声告知军官有危险从而救了他一命。



军官离开时二人四目相对,女主泪流满面,整个电影女主只对男主说了一句话,不是我爱你而是再见。



所爱隔山海,山海不可平,因为战争、因为立场。二人注定无缘,一句再见已经是永别,从此便相忘于江湖。



《沉静如海》整部电影感情基调平稳且细腻,没有大起大落,这是一部值得静下心去看的电影,爱情不需要言语诠释,已在所有的瞬间流露,原来爱一个人可以面如止水,心如波涛。



爱情并无轰轰烈烈,在男女主的心中彼此已经过完了一生,战争让他们相识、相知、相爱,而战争又让他们别离。



残酷的战争打开了一个国家的国门,而爱情打开了一个人的内心,爱一个人是可以《沉静如海》的。

如果可以!那我希望世界和平!

编辑于 2021-10-07 09:33

又重温了。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那么,爱情是什么样的呢?一定是和肉欲,婚姻,孩子这些绑在一起的吗?这部电影告诉我不是,电影完美诠释了那句话: 爱是想触碰却又收回的手。

电影里,二战时期,Werner是名德国军官,虽然他并不认同军队很多理念,但国家与家族带给他的身份以及责任却逃不掉。Jeanne是战败的法国一个小镇上的姑娘,对敌国军人自然谈不上好感。

听从上级的安排,男主住进了女主的家里。

两人初见时,Jeanne在弹奏巴赫的曲子,我总觉得,那时,当Werner轻轻推开门,看到眼前这位弹琴的姑娘便已有了好感吧。之后的日子里,Jeanne和祖父,一直都是冷淡对待,不和Werner说一句话,但Werner倒是颇有耐心,早上出门,晚上回来,总会和他们道好,寒暄几句。

一天天过去,这对年轻男女之间状态渐渐有了变化。

Werner会从窗户看向她,会想要载她一程,会在烤火时眼神总是看向她,会在圣诞夜看到她的颈部线条想要触碰,会看到信件掉落,想知道她的心意,特意去桥边见她,但终没说出口,会听到她的挣扎声音奔跑过去,但因为身份原因,只能默默走开,忍不住再回头,会看着她父母的结婚照,想要说件事,却被打断,会听到她终于又弹起了钢琴,驻足,微笑,会看着她被士兵驱离的身影,在车内回望,会在道别时依旧绅士,看着她的眼泪,回以饱含情感的眼神。

Jeanne一开始对这位德国军官没有好脸色,渐渐的,感受到对方的风度与善心,便有了少女心动的表现,她会开始期盼等待他的回来,会开始在意自己的形象,会偷偷问小男孩他说了什么话,会在圣诞夜穿上妈妈的裙子,不去参加弥撒,等着他,会偷偷进入他的房间,闻着他的围巾,躺在他的床上睡着,会在他和朋友争吵后感到迷惑时,流露出共情的眼神,会看到有人放炸弹,第一时间想要告诉他,会故意弹起曲子,救他,会在听到他要离开时留下眼泪,会在跟他说出的唯一一句话“再见”时,泪流满面。

电影里,很多次,他们都有沟通的机会,但终究什么都没说出来,两人,都明白,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份情感只能克制,但最后,我也认为,两人都已经明白对方的心意了。他们呈现了爱情的另一种样子。

电影结局到此其实挺好的,毕竟联系实际看,再往后,男主去的苏联战场,德国惨败,想必生还的几率很小,女主最后为了国家,成为了反抗组织的一员。这才是她的责任吧,如果真和德国军官感情流露了,战后法国对此类女性的清算也很残酷。

他们这份情感,正如大海,表面看似平静,也许内里早已波涛汹涌,要学会倾听。

电影通过这对男女遗憾的情感,也反应了战争残酷的一面,可是,我还是要说一句,太虐了!战争使得他们分离,可没有战争,他们几乎不可能相遇呀!没有想到,一部男女主几乎无语言交流的电影,也能这么虐!

来张戏外的照片,挽救下破碎的心!

编辑于 2021-05-24 02:47

之于战争,对阵双方;之于立场,势不两立,而在这沉静如大海的战争的表面下,是暗流涌动又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爱。在战争面前,是选择忠于国家还是忠于爱情?大义与小爱,二者不可得兼。战争中的爱情,或许是太多的无奈,我有我的忠于和信仰,你有你的伤痛和无法忘却。可我的心压抑着又渴望着,爱在不经意间无声无息地滋长蔓延,不会因为沉默而消弭。战争将我们隔绝,而爱情却悄无声息地荡气回肠着。

故事发生在二战,法国沦陷。男主角是德国的上尉,彬彬有礼;女主角是法国的钢琴教师,恬静迷人。他们的最爱,是巴赫。是巴赫让男主钟情让女主倾心。他们在全片只有片末的唯一一句对白,“再见”。整部电影如诗般隽永,沉默,无言,只有简简单单的独白,但大音希声,这种爱含蓄却深沉,男主角的自言自语,女主角的欲言又止,心上的交流早已胜过言语。

PS:男主角是德国军官,禁欲系真的超级帅,脉脉含情的眼神,简直秒杀少女心。女主角总是一副欲言又止克制克制再克制的忧郁脸,真的好令人心疼。

PPS:不只是共情,看完也会让人思考当无法超越大义,无法背弃忠诚时的另外一种爱情的形式。

编辑于 2016-10-06 22:17

有一种爱,初遇便注定别离

沉静如海,咫尺天涯

一直都有听说这部电影,却一直没敢看,我喜欢德国。从战起1938开始,我便改变了对德国的印象,吾之忠诚即荣誉,这些带着绅士品格风度翩翩的容克贵族军官们,变成了我心中的男神,而这部电影,更是打造了一个在两个阵营中,弥漫着淡淡忧伤与刻骨铭心爱恋的故事。

女主是个长的颇有些孩子气的女孩,而男主,绅士的军官,战争非我所愿,但我要忠于我的职责。两颗柔软的心不可避免的相互吸引,却又不得不推开,在他们说出了第一句也是最后一句永别了的时候,我相信很多人在刹那泪如雨下,连个拥抱都不曾有,只有两双饱含热泪盈满感情的双眸,就代表了最想说的话,一切尽在不言中。我爱你,但是不能在一起。这种克制隐忍的爱,双方都忍受了,也都明白了。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彼此放手。女主为什么最后选择地下党,我想,没有办法选择,一切非我所愿的时候,选择自己应该忠诚的吧,忠诚于职责,忠诚于国家。

话说,男主真的好帅好帅啊⁄(⁄ ⁄•⁄ω⁄•⁄ ⁄)⁄,就是发际线有点高……看的时候弹幕一直在说还是不要脱下军帽,这点我好赞同

编辑于 2017-06-19 23:47

爱是想触碰又缩回手。

发布于 2017-06-18 14:50

初见,熟悉的旋律响起,让我想起过去那般自在日子,他乡遇故知,我很好奇她是谁?一步步慢慢靠近,真相越来越近,我的心跳也越来越快,好像有什么即将来到。

我见到了她,她是这样的美,映入眼里,留在心里,不声不响地到处都是她的影子。

我喃喃自语,她沉默。但我能看到她眼底的光,我们是一类人,热爱艺术,渴望和平,向往温馨的生活。

圣诞夜,我多么想轻抚她的丝发,抬起的手不甘地放下。我可以为她赶走狂徒,却不能给她一个疼惜的拥抱,我可以猜到她的来意,却不能让她靠近,我可以和她告别再见,却不能给她安稳的未来,不能吻干她的泪痕,不能再看她一眼。

窗外的轰响打断了琴声的美妙,也击碎了我的梦。她在我面前,我懂了她的曲,知了她的意,也明了她的沉默。可是我的梦啊,就真的伴着响声锁进了过去。我们之间,不止是她的沉默。

当沉默不再沉默时,就已是分别时。

我们以这琴声相知,以这琴声结尾,兜兜转转,却回不到当初。我想,她或许是爱我的,可此刻的我,不是不爱,而是无法再爱。

如果可以,我想再看她一眼。

发布于 2018-03-11 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