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2023,定格陇原的点滴温暖-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2/22 18:10:39
来源:新华社

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2023,定格陇原的点滴温暖

字体:

  我在现场,记录瞬间,成为历史。

  从2019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我在现场”栏目,以新华社记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贵采访经历为内容,讲述他们在重大新闻事件现场的所见、所闻、所想。

  2023年,有14位初入新闻行业的大学毕业生从北京编辑部来到全国各地分社锻炼、实践,在新闻一线践行“四力”,裤脚沾满泥土,双手触摸大地,向前辈们学习着去凝固新闻的瞬间,去记录历史。

  从2024年1月31日起,“我在现场”栏目陆续播发这14位摄影新人在2023年的摄影报道和照片背后的故事。希望他们的作品和讲述,能带给您一种年轻且蓬勃向上的力量。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第二天清晨,我和同事赶往现场。在地震灾区的10天,我定格了震后救援的迅速、寒冬安置点的温暖、灾区群众的守望相助……作为在分社锻炼的“新记者”,这样的报道经历,是一年前的我从未想过的。

  2023年12月19日,在甘肃临夏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安置点,消防人员在搬运救援物资。

  2023年12月19日晚,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安置点,受灾群众领取爱心牛肉面。

  2023年12月19日晚,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安置点,小朋友和家人坐在火炉旁聊天。

  2023年12月22日,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大河村安置点,心理治疗师胡瑾娅带着小朋友们唱歌。

  2023年12月22日,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梅坡村活动板房安置点,受灾村民张法土麦在挂窗帘。

  2023年12月25日,在积石山县柳沟乡阳山希望小学,学生们在操场上做操。当日,甘肃积石山地震灾区中小学校开始复课。

  2023年12月25日,震后第七天,灾区中小学校开始复课。清晨,一缕光点亮了领操的女孩,寒冬终将过去,光芒会照在更多人脸上。

  这一年,我定格了陇原的点滴温暖,见了许多鲜活的面庞。他们也如同阳光一般,照亮了我的心。

  读书,他们人生的巧解

  读书,自始自终都是一件单纯的事。以至于它如何改变朱彦军的命运,或是如何成就谢炎廷的人生,都不是他们最初所考虑的。

  初见朱彦军,腼腆、字字铿锵、精神头足。50岁的他,刚刚在《2023中国诗词大会》获得亚军。初中毕业后,他走出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红寺镇魏沟村,在30多年打工生涯中,凭着对诗词的一腔热爱勤学不辍,亮相中国诗词大会舞台一鸣惊人。

  2023年4月12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处演播室,朱彦军(左)受邀参加《育见》栏目关于“世界读书日”系列访谈的录制。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在外打工的日子,难免有孤独和失意,朱彦军选择从诗词中获取力量:“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是他克服困难的法宝;“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他情绪低落时的强心剂;“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他保持乐观心态的动力……

  朱彦军在静宁县图书馆查阅资料(2023年4月10日摄)。

  从农民工“朱师傅”到全国亚军“朱老师”,诗词改变了朱彦军的命运。2023年3月,回到家乡的他被聘用为静宁县文化馆工作人员。

  春日,静宁县城关小学四年级的教室里,朱彦军掏出抄着诗词的皱巴巴的纸条,分享他的诗词学习法。课后,“朱老师”被同学们团团围住,他一笔一画地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朱彦军在静宁县城关小学与孩子们交流诗词和阅读心得(2023年4月10日摄)。

  从探路者,到“秉烛人”,他用诗词点亮了更多人的路。那一刻,我也是被照亮的一个。

  朱彦军在静宁县城关小学和孩子们交流阅读心得(2023年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在这个读书声回荡于城关小学的春日,兰州大学的校园里,谢炎廷正计算着繁复的数学公式。

  这是另一个关于读书的故事。

  出生于1992年的谢炎廷因早产导致脑瘫,在家人的帮助下完成了小学到高中阶段的课程。2011年,谢炎廷参加高考,由于双手萎缩无法书写,苦练答题卡涂卡技能的他在高考数学选择题部分取得满分。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看到了谢炎廷数学方面的天赋,同意他以旁听生的身份入学。

  课堂上,谢炎廷只能靠一只手固定住书本,然后凭借眼睛看、耳朵听,就这样,走过了旁听的12个年头。

  谢炎廷和同学在兰州大学的教室里上课(2023年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在兰州大学,谢炎廷(右二)和同学们排练“毕业”合影姿势(2023年5月12日摄)。

  在兰州大学,谢炎廷和母亲刘小凤在学校散步(2023年5月12日摄)。

  2023年5月24日,是谢炎廷“毕业”答辩的日子。

  过程并不轻松,甚至略显漫长。他紧张、奋力、专注,汗湿衣襟。母亲刘小凤在旁为他擦汗,博士同学帮助播放PPT,同学们为他记录下人生重要时刻……就像他在论文致谢中说的那样:“每个人都在帮助我,当我感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总会柳暗花明。”

  当天,谢炎廷提交了篇幅长达100页的“博士毕业论文”,顺利完成答辩。

  2023年5月24日,谢炎廷(左)在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进行论文答辩,母亲刘小凤(中)在一旁为他擦汗。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2023年5月24日,完成论文答辩的谢炎廷和母亲一起向老师同学们鞠躬致谢。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12年,谢炎廷给出了数学问题的解。

  读书,它也会给出人生的巧解。

  传承,让遥远的不再遥远

  兰州向西,飞越1100多公里,敦煌莫高窟到了。

  2023年4月25日拍摄的莫高窟窟区。

  它伫立千年,如明珠般闪耀在世界文明长河中。但同时起甲、酥碱等病害也在威胁文物安全。为了让莫高窟“青春永驻”,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开始探索文物数字化保护手段。换句话说,就是把莫高窟“画”进数字世界。

  在大漠深处,我见到了这群年轻人,它们用数字化方式“复活”千年艺术。

  为了不对文物造成破坏,科研人员要提前制定周密的采集方案;在洞窟内,图像采集人员要反复调试相机,选择最佳角度和技术参数,定格壁画原貌;图像处理人员在电脑上“拼图”,凭着经年累月练就的“火眼金睛”,用“绣花”功夫耐心矫正图像,一幅完整的壁画由数千张图片拼接而成,通常需要数月时间;数字化采集制作完成后,创意营销人员还努力设计实用与美学兼具的文创产品……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采集人员熊业腾在洞窟内调试设备,准备进行壁画图像采集(2023年4月25日摄)。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图像处理人员年海丽在拼接壁画图像(2023年4月25日摄)。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创意营销人员廖雪婷在整理文创产品(2023年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文化千年,征程漫漫。

  年轻人们扎根大漠,他们献上青春芳华,同时把过去献给了未来。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创意营销人员廖雪婷从一幅高保真复制壁画前走过(2023年4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来者何人?去西域有何贵干?”

  在“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关城景区出口处的小亭子被游客围得水泄不通。旅游旺季,这里时刻都在进行着特别的“出关仪式”。

  2023年7月14日,在甘肃嘉峪关关城景区,游客在摊位前观看李森手写文创产品“关照”。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光头络腮胡的李森身披甲胄,在景区内扮演明朝嘉峪关最高军事长官,为游客签发文创产品“关照”(通关文牒)。

  “关照”可理解为古时候的“护照”。嘉峪关的游客可以买上一份文创产品“关照”,听“关长”李森宣告自己“合法通关”,模拟一场告别故土、前往西域的出关仪式。

  自2001年起,李森在嘉峪关已“守关”20多年。在他的摊位上,放着一本《西域图志校注》,还有一本册子,全由李森手写,包含嘉峪关战事等文史知识、生僻字、全国各城市古地名等。古地名是李森摸索出的与游客拉近距离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方式似乎在提醒游人,身在关城中,不妨和他一起穿越历史时空。

  2023年9月26日,在甘肃嘉峪关关城景区,李森在摊位前展示文创产品“关照”。

  2023年9月26日,李森在拍摄宣传甘肃嘉峪关关城景区的短视频,他在短视频平台已有40多万粉丝。

  在网络上,拥有几十万粉丝的李森已成为嘉峪关最火的“网红”。远方的游客慕名而来,听关长耐心地为他们介绍:“‘照’是文书、证件,‘关’本意是门闩……”

 2023年9月26日,李森在甘肃嘉峪关关城景区与游客合影。

  2023年7月13日,李森结束一天的工作离开甘肃嘉峪关关城景区。

  丝绸古道两千里,文明交汇五千年。

  遥远的千年文化,此刻已经不再遥远。

  共处,“植”此新绿

  黄河蜿蜒,夏日秘境。

  玛曲,藏语意为“黄河”。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黄河命名的县,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被誉为“黄河之肾”。

  一匹马在玛曲县阿万仓湿地上吃草(2023年7月6日摄)。

  卓玛加布就生活在这里。

  “拔草的人个子长不高,弄脏河水的人眼睛会疼。”58岁的卓玛加布从小听着这句藏族谚语长大。潜移默化中,护草护水已成为根植在他心中的朴素信念。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玛曲湿地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沙化退化现象,水源涵养能力下降。

  卓玛加布熟悉这里的每一道“伤疤”。

  2003年,他投身于草原沙化治理和捡垃圾的工作中,曾带着家人、村民徒步430多公里,沿着黄河玛曲段,白天捡拾垃圾,夜晚扎帐篷就地过夜。40多天的时间,一行人装满了整整16车垃圾……

  多年投身沙化草原治理的牧民卓玛加布在黄河玛曲段干流沿岸一处沙化草原治理点查看他参与种植的植被生长情况(2023年7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斌 摄

  这只是追寻新绿的一个缩影。

  沿着黄河前行,到了玛曲县欧拉镇黄河沿岸,牧民们正在补种固沙植物。拌匀、翻土、播撒草籽,阻沙林带已显雏形。一个藏族小女孩懵懂地跟在一旁,学习这里的生存之道。

  牧民在玛曲县欧拉镇黄河沿岸一处沙化草原治理点补种草籽(2023年7月6日摄)。

  这是玛曲县欧拉镇黄河沿岸一处沙化草原治理点的草籽(2023年7月6日摄)。

  远处,经过二十多年的治理,黄河大桥下草盛花繁,绿色翻涌。近处,蛇皮袋里装满希望的草籽,旁边放着小女孩温热的奶瓶。

  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养活一棵树的难度不亚于养一个孩子。

  2013年前后,甘南州实施了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措施恢复草原生态。玛曲县内曾经满目疮痍的沿黄沙化带如今绿意盎然,黄河径流量较十年前增加18.7%,水源涵养和生态功能得到有效提升。

  这片土地正被温柔地治愈。

  拼版照片:上图为2011年6月10日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城郊的黄河大桥附近拍摄的大面积沙化退化草场(新华社记者聂建江摄);下图为2023年7月6日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城郊的黄河大桥附近拍摄的沙化退化草场已经复绿(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这一年,鲜活的人带来了鲜活的感动,点点滴滴汇成了奔流不息的时代长河。与此紧紧交织的是我年轻的生命,它充满激情地跳跃在摄影的道路上,与时代共舞。我会永远记住这片美妙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那些挥洒汗水的勇敢面庞。

  陇原大地,未来还会再见!

  扫描下图中的二维码,观看方欣2023年的其他报道: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方欣

  编辑:章磊、邵泽东、尹栋逊、吕帅

【纠错】 【责任编辑:刘子丫】
      深度观察
      • 新华全媒头条丨 科技创新助力安徽加快高质量发展
      • 权威访谈丨 深学笃行“厦门实践” 为美丽中国开新局 
      • 经济参考报丨 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观察
      • 新华每日电讯丨 迟到40年的团圆
      • 新华全媒+丨 数字技术“复活”约五千年前南佐聚落遗址 
      • 追光丨 谱写青春之歌 “小雪团儿”闪耀“十四冬”
      • 解局丨Sora来了,会砸掉谁的饭碗?
      • 秀我中国|“抬”起来表演的社火
      • 古建有言 礼义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