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传统农业模式的局限性,创新驱动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成为引领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引良种育新苗,创新农业模式,加快建设农业强市。

目前,榆林全市播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迈入50亿斤产粮大市行列,分别占陕西省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其中: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099.2万亩、总产量253.9万吨(面积居全省第一、产量居全省第二)。2023年,榆林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6.58亿元,比上年增长4.6%,增速全省第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5元,增长8.1%;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47.82亿元,全市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优态势,交出一份为现代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的新时代“农业”答卷。

航拍农田(陕西榆林市供图)

奠定农业新发展“根基”

近年来,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大力推动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五良”协同,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播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迈入50亿斤产粮大市行列,分别占陕西省的四分之一和五分之一。建立8支技术体系团队在全国创新开展市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建立马铃薯、山地苹果、蔬菜、羊子、玉米、畜牧渔业、小杂粮、动物疫病防控等8支技术体系团队,实现主要粮食作物和主导特色产业全覆盖。建成榆林南繁育种基地,成为全国唯一在南繁核心区建立基地的地级市。

日前,绥德县崔家湾镇沙地红薯的育苗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剪取新一茬的“绥薯一号”种苗。

据了解,沙地红薯目前主要集中在该县内无定河和大理河沿岸涉及10个镇1万多户,其中崔家湾镇作为全县沙地红薯的核心产区已建成集中连片种植基地9000多亩。

截至2023年底绥德全县种植面积达4.8万亩,产量达9.6万吨,产值3.84亿元,亩产从原来的800斤提升到4000多斤,最高产量可达7500斤。去年,“绥薯一号”成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登记为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甘薯类新品种。

绥德县崔家湾镇红薯育苗基地(陕西榆林市供图)

种苗作为农业的“芯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除了“绥薯一号”种苗优质红薯得到大面积推广外,据绥德县工作人员介绍,绥德山地苹果生产区同美国加州蛇果、日本富士等世界上的优质苹果处在同一纬度上(北纬37度),是世界公认的 苹果最佳优生带。温度、日照等7大指标均符合优生区条件,“墕头红”山地苹果已通过了国家质量监督总局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并荣获国家认监委有机转换证书,全面带动提升了绥德山地苹果的品牌形象。

在榆林这片沃土上,一个个良种的选育是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生动展现。去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面积、亩产、总产“三增长”。

绥德县赵家坬村山地苹果树苗养护(陕西榆林市供图)

村企联合驱动兴业富农新“引擎”

近年来,榆林市部分村集体与农业企业开展经营合作,村集体以集体资源、资产参与,农业企业进行种植和经营,这种协同发展模式不但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也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动能。目前,榆林全市累计培育281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87家、市级188家。建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91家,其中省级20家。新创建省级示范社38家,评定市级示范社131家、示范家庭农场227家,全市录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达18154家,农民合作社11071家,均位居全省前列。

自2014年开始,榆林市榆阳区金鸡滩镇金海村马艳美家庭农场从传统玉米种植转移到芝麻香瓜、桑葚、杏子等特色设施果蔬种植,经过不断地学习总结,还发展了休闲采摘、观光旅游、农家乐、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新产业,年接待游客近1000人次。目前,农场年经营收益近100万元,带动周边4个乡镇,100多户农民发展大漠绿色果蔬,户均增收3000-4000元。农场先后被评为“市级示范农场”,“省级示范农场”。

金鸡滩镇金海村马艳美家庭农场大棚(陕西榆林市供图)

马艳美家庭农村负责人杨营:“我们现在主要种16个大棚,包括桑葚种植棚有两个,光这两个棚的话,一年下来(收入)就是12万左右,其他的棚一年收入的话是23万左右,像修建温室大棚的补贴,包括我们政府给我们很大的人力、精力上的扶持。”

“今后,金鸡滩镇将继续扩展村企合作的范围,招引更多经济效益高的农业企业参与经营,进一步促进富民强村、农文旅融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榆阳区金鸡滩镇副镇长朱稳堂说。

科技赋能 描绘现代化农业新“图景”

榆林生态环境脆弱,常年干旱缺水,农业生产条件可谓先天不足。而改良农田、改变耕种方式、提升生产技术等,则是实现粮食保产增产的必要手段。目前榆林市累计建成239.15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粮食产能亩均提高100公斤以上。榆阳区纳入全国整区域建设试点县,是全省唯一、全国仅有的8个试点之一。2022年起市上累计投入6.377亿元旱作节水专项资金,建成高效旱作节水农业113万亩,项目区实现“三节两增”(亩均节水30%、节肥20%、节劳20%,增产20%、增收20%)。特别是实施水肥一体化的靖边县5000亩玉米基地,经全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现场实测,亩产高达1350.36公斤,位居全国“千亩片”单产第二。

旱作农业生产示范基地(陕西榆林市供图)

与巴拉素村的高标准农田相比,这里是旱田,无法进行灌溉。据榆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示范基地采用全膜深沟探墒穴播技术,并使用抗旱保水剂、增施有机肥、机械覆膜等,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干旱缺水的问题,提高了综合生产力,保护了生态环境。

在这片装上滴灌设施的高标准农田上,玉米的亩产能达到1100公斤。从种植到收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巴拉素村党支部书记赵格平称,目前该村已经成立了两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拥有40余台农业机械,覆盖了农作物种植的各个环节,不仅能够满足本村的农业生产,还能为周边乡村提供服务。

在榆阳区古塔镇罗硷村的旱作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农田刚刚被深翻,墒情较好。在这块农田里,即将种植高粱、玉米、谷子等农作物。科技赋能,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的方式,更孕育着丰收的新希望。

编辑:裴伊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党纪学习教育
声动中国
风起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