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热播剧《繁花》的导演王家卫曾说,一无所有的阿宝在十年内华丽转身成上海滩叱咤风云的宝总,“除了他个人的奋斗,还需要时代的加持。”

嘉定,一直顺应着时代的潮动,搏击在时代的潮头。从建设科学卫星城,到如今服务“五个中心”,向着“加快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打造国内生态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引领示范区”等目标坚定前行。

滚滚洪流中,有人乘风而起,有人踏浪前行。他们抓住机遇改写命运,以勇敢与坚韧、乐观与积极的时代精神为底色,始终不弃梦想、接续奋斗。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代代嘉定人满怀赤子之心,如星星点点的繁花般次第绽放、不负时代的胆色担当。

在奔腾年代乘势而上实现自我的,除了黄河路上的“宝总”,还有千千万万人,苏宗球便是其中之一。他于不惑之年毅然舍弃国企“铁饭碗”,推动创办了如今的上海生大企业有限公司,深耕医疗器械、美容美发器具两大领域,在“上海制造”中有了一席之地。

1967年,毕业于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的苏宗球,先后在上海医疗器械厂、上海合金厂两家国企单位工作。由于能力出众,在上海合金厂工作的头两年,苏宗球就进入了总工程师室,担任全厂设备引进和技术改造的分管工程师。

1985年,中央出台《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允许科技人员流动。次年,42岁的苏宗球经过慎重考虑,做了一个大胆决定:离开国企,与其他几位科技人员一同创业。

60平方米的小厂房、6000元的资金和6名员工,在当时嘉定县科委的支持下,后来被称为“三六”公司的上海市嘉西工业技术研究室就这样摸索着运作了起来,这也是上海生大企业有限公司的前身。

缺资金、缺设备、科技成果无法转化、合伙人离开……同剧中“宝总”一样,白手起家的苏宗球开局就是困难模式,但他坚信,只要肯努力,定能踩出一条路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事情于1989年迎来转机。一次,苏宗球将家里的冰箱送去维修时得知,有位一次性染发帽的代理商正在寻求合作商。他一听,马上抛下还没修好的冰箱就赶回去设计样品,争取合作机会。 最终,他 凭借技术优势 成功拿下美 国客商订单。

彼时,由于生产工艺的局限,所有生产工序都必须人工操作,连染发帽上几百个米粒大小的透气孔也全是一个个手工钻出来的 。为了完成 美国客商缩短工期的要求,苏宗球索性住在车间赶工,硬是将50天的工作量提前了20天。 仅仅两年时间,他们生产的一次性染发帽就占领了美国市场85%的的份额,同时还远销加拿大以及英、法、荷等欧洲国家。

随后几年,上海市嘉西工业技术研究室逐渐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外向型企业,1992年更名为上海生大企业有限公司,转轨为首批股份制企业之一。每年,苏宗球都会拿出企业15%的利润,用于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如今,上海生大企业已成为拥有6家独立法人实体公司组成的企业集群,产品行销全国,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美容美发化妆器具产品多年来与欧莱雅、威娜、默沙东等跨国公司合作,成为这些著名品牌公司国际大商业链中的重要供应商之一。

时至今日,1989年的那台冰箱还存放在企业展厅,它见证着一代人紧抓机遇、奋力拼搏的一面,也时刻激励着新生一代心存目标、蓄力前行。

随着电视剧《繁花》收官,这场发生在摩登上海的黄河路故事,也就此暂告一段落。但对于更多人而言,这,是一场追梦之旅的开始,愿我们的人生花繁锦簇、不负岁月。(来自“上海嘉定”微信公众号)

编辑:林馥榆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专题
更多>>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记嘱托·识校训·践青春
声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