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14岁女孩白天只想“躺平” 医生证清白:非懒也,真是病

长江云新闻  2024-01-31 18:21:29
分享到:

半年来总想睡觉的小妍,昨日(1月30日)被医院睡眠医学中心诊断为“发作性睡病”。

14岁的小妍(化名)正读初二,一向勤奋好学的她半年前开始在课堂上打瞌睡。起初只是上午第一节课犯困,后发展至白天近半的时间都在打瞌睡,晚上睡再足也不行,成绩自然受到影响。

小妍妈妈张女士,感觉女儿应该不是懒惰不想学,以为是青春期长身体睡不够。寒假放假在家,小妍也是时时犯困,白天总想睡觉。张女士想趁着寒假先搞清楚睡眠增多的原因,带着小研来到医院咨询。

睡眠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副主任梅俊华详细问诊,小妍反馈之前有多次和同学玩耍时出现双下肢发软无力、下蹲的情况,尤其是哈哈大笑的时候,初步判断符合发作性睡病中“猝倒”表现。

经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多次睡眠潜伏期时间试验以及血HLA分型、脑脊液下丘脑分泌素测定等检查,小妍最终确诊为“发作性睡病”,目前正接受包括药物在内的综合性治疗。

武汉市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多导睡眠监测现场

“青少年白天睡眠增多,或不只是孩子贪睡或者懒惰导致的。”梅俊华提醒,需要到医院进行专科检查予以鉴别,排除各种睡眠疾患如睡眠不足或睡眠剥夺、睡眠呼吸疾患等,心理疾病如情绪抑郁等。

发作性睡病作为睡眠疾患的一种,除了表现为日间过度嗜睡,还包括猝倒发作和夜间睡眠障碍等症状,如强烈情感刺激如发怒、大笑时出现发作性肢体发软无力甚至猝倒;睡眠中醒来时发生的一过性全身不能活动或不能讲话,俗称“鬼压床”;夜间睡眠多梦,夜间肢体活动频繁,可能伴有说梦话、大喊大叫、肢体挥舞等异常动作行为等。

梅俊华表示,发作性睡病可在任何年龄发病,但以儿童青少年为主,第一个高峰发病年龄为 8~15 岁, 第二个高峰发病年龄为 36~40 岁,大多数患者在 15 岁之前发病。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正是生长发育、学习知识和接触社会的重要阶段,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患者的学习和社会功能。

关于该病的治疗,首先要注意保持有规律的、充足的夜间睡眠,白天有计划的安排小睡,特别是午睡。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精神兴奋剂治疗日间嗜睡、抗抑郁剂改善猝倒症状、镇静催眠药治疗夜间睡眠障碍。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发作性睡病在发病数年后,部分患者症状有缓解趋势。

(来源 健康合伙人 通讯员 谯玲玲 王婧 记者 谢青 编辑 叶静)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便民服务

社会保障 交通出行
公积金 公安服务
职业资格 医疗健康
市场监管 法律服务

定制服务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长江云TV(湖北IPTV)